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研究领域

Research field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领域 > 德育理论与学校德育变革 > 正文 德育理论与学校德育变革

德育所成果64 | 杜时忠:新中国德育理论的奠基者——胡守棻先生德育思想研究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 日期:2022-12-09 浏览:












杜时忠: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




原文载于《中国教育科学》第5



摘 要:胡守棻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德育理论家,是新中国学校德育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把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学说与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相结合,阐释了新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他凝聚全国德育研究的精锐力量,主持编写新中国第一部《德育原理》教材,建构了德育原理的基本框架,奠定了德育原理的独立学科地位;他带领德育研究团队,三十年多年持之以恒坚持开展德育实验研究,研制大、中、小学德育大纲,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推动学校德育整体改革,建构学校德育整体体系。他秉持科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他生活清贫,关心国家,热爱家乡,捐款赠书,兴教助学;他的道德境界、教育情怀和德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学的宝贵财富,值得传承和弘扬。


关键词:胡守棻;道德教育;德育原理;德育一体化


胡守棻先生(1908-1994),是我国著名教育学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胡先生是河南汝南县人,在读高中期间,就参加了进步的读书会,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初步影响,参加了革命活动。1930年,考入国立暨南大学文学院教育系。毕业后,先后在暨大实验中学、上海洋泾中学、河南信阳师范学校以及重庆中华大学、河南大学和暨南大学教育学系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到复旦大学教育系任副教授,并兼任上海正风中学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一直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工作,先后任副教授、教授,曾兼任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理事,上海教育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德育原理学科规划组成员等。[1]


胡守棻先生是新中国德育理论的奠基者。1957年出版《中小学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2],是当时最为系统地阐述新中国道德教育的著作之一。1963年,在他的倡导下,《华东师大附中、附小思想品德教育实验大纲(草案)》问世。同时,他作为主要执笔者,参加了刘佛年先生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教育学》(讨论稿)的编写,承担了有关思想教育的三章。[3] 1978年到1980年,接续60年代的德育实验研究,他领导研制了《思想品德教育实验大纲(草案)》。[4]1983年以后,他主持国家教委“六·五”重点课题:“中小学德育大纲实验研究”。1985年,由他主持审稿会议并审定全部书稿的《德育原理》出版,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德育原理》教材。[5]1986年,在他主持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上海市中小学德育大纲(试行稿)》经上海市教育局批准,在全市200多所中小学试行。1988年后,胡先生已是80高龄,仍然一边指导德育原理专业的研究生,[6]一边开展国家教委“七·五”重点科研课题“学校德育整体改革的研究”。1989年,他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德育原理》(修订本)出版,[7]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国家教委一等奖。1992年,他主编的《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一书出版,[8]这是“七·五”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胡先生对新中国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卡连柯的教育学说与中国本土的教育实践经验相结合,阐释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新道德与新德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政治、教育、教育研究都进入了新的时代(陈元晖先生语)。[9]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根本性质与根本方向上提出了告别传统道德、传统德育的要求,理所当然地要求批判旧道德、旧教育、旧德育。然而,批判不是目的,建设的任务更为重要而且紧迫。就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来说,新的社会制度、社会实践把旧的腐朽的社会风气涤荡一空,国家是昂扬的,人民是向上的。那么,反映和体现新制度、新实践的新道德、新德育究竟有什么本质内涵?有什么样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它与中国几千年的旧道德、旧德育有什么不同,存在什么本质差别?对于学校德育来讲,又如何去培养这种新道德?显然,这是新中国教育、新中国德育面临的重大挑战,更是新中国教育学、伦理学面临的重大挑战。当时,新中国实行的是“一边倒”的政策,全面学习苏联,学习苏联教育和教育学,学习苏联的德育理论与德育经验。在此情势之下,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加里宁、凯洛夫等人的理论被介绍到中国,并风靡一时。那么,中国的新道德与新德育是否苏联德育理论和德育经验的照抄照搬?


以徐特立[10]、周原冰[11]、胡守棻、王焕勋[12]、黄济等先生为代表,一批学者先后都投入到道德教育研究之中,力图解答时代难题,力图建构新中国自己的新道德与新德育。1957年,胡守棻先生编著的《中小学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下简称《道德教育论》)出版,即是这种努力的突出代表。该书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说明什么是道德,什么是共产主义道德,以及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意义和任务是什么;第二章,“中小学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内容”;第三章,“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方法”;第四章,“中小学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方法中几个主要问题”。《道德教育论》一书的特点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回答了新中国的新道德就是共产主义道德。与我们今天通常见到的德育原理著作和教材不同,《道德教育论》把道德作为论述的逻辑起点。而对道德的论述,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坚持社会道德观、生活道德观、能动道德观和进步道德观。胡先生指出:“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各种标准和规则的总和”;[13]而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和反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改变了,道德的观念和行为标准也就跟着发生变化”,[14]“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基础,反过来,它又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基础。”[15]那道德与经济是不是同步发展的呢?他的认识比较清醒,认为“道德随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稍迟地变化着。”[16] “道德的发展往往落后于经济的发展。”[17]新中国的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段的道德有着本质的不同,”[18] “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道德;它继承着和发展着以前的先进伦理体系中和道德标准中最好的内容;它是未来全人类的道德;它符合人类走向共产主义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和方向,并为加速这一过程而服务。”[19]判断人们行为道德与否的标准是什么呢?他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在我国目前,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和保卫世界和平的行为,都是道德的;否则,都是不道德的。”[20]共产主义道德作为最高类型的道德,已经完全变成现实了吗?胡先生一方面肯定其正在全国得到实践和推广,另一方面,也实事求是地承认,它“还没有在人们的一切实际行为上取得统治地位”,相反,资产阶级道德、封建主义道德“还有相当大的市场”。[21]由这个判断出发,合乎逻辑地得出提出了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系统阐释了新中国的新德育,即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任务、内容和方法,为中小学教师开展德育实践提供指导,是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广泛欢迎的“一本好书”(黄济先生对本书的评价)。[22]胡先生指出,对教师来说,开展道德教育就是“完成培养道德的知、行、情、意四个方面的任务”。[23]主要内容即“五爱”国民公德、自觉纪律、集体主义精神、坚强意志与性格等方面。关于开展道德教育的方法,胡先生首先强调了多样性。他说:“由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任务的多面性,由于新生一代个性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因此,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方法也具有多样性”。[24]接下来分别论述了常用的德育方法,即说服、示范、社会公益劳动、生活制度、练习、奖励与惩罚。最后,提醒广大老师,“不能把其中任何一种方法孤立地运用,……它们经常是结合运用的”。[25]为此,提出了选择和运用道德教育方法的七条原则,要求创造性地运用道德教育方法,因为“教育的对象,是最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活生生的人”。[26]


第三,论述了道德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道德教育论》的主要目的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实践,然而,本书有相当的理论含量,论述了一些德育基本理论问题。胡先生承认人的成长的复杂性,认为人的成长受多方面的影响,这为他后来开展德育实验研究奠定了认识论基础。在学校德育功能观上,他强调德育主导论,指出“把新生一代培养成社会主义社会会面发展的新人的光荣任务,是由我们学校、家庭、少年先锋队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学前和校外的教育机会来完成的。但是,在新生一代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主要和决定作用的,无疑地是学校。”[27]认为学校在全面发展新人的培育中,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对于传授知识与培养品德的关系,他认为德育是灵魂,指出:“如果学校,只单纯地注意传授知识,忽视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那就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性。……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就会失去了灵魂,就不成其为共产主义的教育和教学了。”[28]此外,对集体主义与个性发展的关系,纪律与自由、民主的关系,严格要求学生与启发学生自学的关系,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关系,运动式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的关系等,都有中肯且给人启发的论述。



二、 凝聚全国德育研究的精锐力量,主持编写新中国第一部《德育原理》教材,建构了德育原理的基本框架,推动德育原理成为独立的学科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德育学科的建设历程大体以改革开放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没有独立的德育学科,德育思想和理论是作为教育学的一部分见于教育学的教材和著作之中,比如在刘佛年先生主持编写,1963年完稿、1979年正式出版的《教育学》中,德育部分是以“思想教育”的三章而存在的。[29]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教育学科的恢复和重建,德育原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德育原理》的出版。当时的《德育原理》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1985年出版,它是国内最早的德育原理教材,胡守棻先生主持全书统稿会议并且最后审定了全部书稿;[30]第二个版本1989年出版,是第一版的修订版、升级版,由胡守棻先生担任主编。这部教材的作者来自华东师大、南京师大等八所院校,“编写力量十分恐怖,几乎汇聚了我国当时所有的德育学者。”[31]东北师大的王逢贤先生、南京师大的鲁洁先生都参加了审稿会,“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32]这部教材在德育原理学科建设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王逢贤先生评价它是当时“最新最有分量” 的德育原理教材;[33]黄向阳则认为,“这部教材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德育学者的理论水平,并且奠定了此后数十年我国德育理论的基本框架。”[34]在笔者看来,本书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体系完整,视野开阔,彰显了德育原理之“大”。本书开篇即自豪地宣布:“德育原理(或称德育论)是普遍教育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组织部分,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5]从建立一门独立学科的高起点出发,全书分为四篇十九章,四篇即理论篇、实施篇、借鉴篇和方法论篇,十九章则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从德育原理的学科总论(研究对象和任务)、德育基本理论问题(德育本质、德育功能、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与社会发展、德育与个性发展等)、学校德育实施(德育原则、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组织形式、班级德育、德育管理,难能可贵的是,尽管当时还没有出现互联网,还没有网络社会一说,但本书辟专章论述了“德育网络”,即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是“一种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组织体系”[36]),到古今中外的德育思想、德育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方法论基础,以及世界性评价难题——品德测评量化。这与其说是一个教材框架,不如说是一个独立的德育原理学科框架! 今天德育原理的各分支学科,如德育学科论、德育哲学、德育过程论、德育课程论、德育管理论、比较德育论等,在本书中均可见其端倪。


本书视野开阔,博采众长,对于中国古代和外国的德育思想理论和德育经验,不是一味地“批判”、“斗争”,而是专门安排了“借鉴篇”,以三章的篇幅旁征博引。“在简介和述评中或作为思想资料,或作为经验教训,或作为某种论据;对于国内外同行的有益见解,或直接吸收,或作为一说,纵横比较,顺理成章,扩大了德育原理的知识容量。”[37]


第二,界定概念,厘清范畴,追究学理,促进了德育原理之“精”。如果说,1957年出版的《道德教育论》重在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道德教育之“事”,那么,1989年的《德育原理》则重在探究学校道德教育之“理”,体现了强烈的学理追求。此前,德育原理的一些概念、范畴、名词、术语等,随意性、模糊性的解释和使用比比皆是。《德育原理》则对一些常用但不规范的概念、范畴给予了明确的界定。比如,德育究竟是什么?在外延上人们有不同理解,本书则明确强调“它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总称。”[38]确定了德育的外延之后,本书则进一步探讨德育的内涵,从转化论的立场来认识德育的本质,指出“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教育。”[39]从这一德育的本质内涵出发,接下来探讨了思想品德的要素、结构,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顺理成章、一气呵成。本书还区分了两种活动(德育实践活动与德育研究活动),厘清了两种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与培养过程),深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的政策依据、心理依据、社会依据和学科依据,使德育研究逐步走出了政策解读和工具论证模式,而逐步走上了科学化的轨道。德育研究的科学化转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正如鲁洁先生所指出的,“……紧跟政治,德育学就不可能成为一门学科,不能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努力把德育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它,既不是对党和政府的政策的诠释,也不是直观经验的描述。”[40]王逢贤先生认为《德育原理》“比较正确地处理了德育学理论与德育经验、思想、政策的关系,……在揭示德育规律上这是一本科学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均达到较高水平的力著。”[41]


第三,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成就了德育原理之“新”。1980年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的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人们思想解放,心态开放,心情舒畅,奋发向上。以胡先生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德育研究者们,乘势而上,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大胆创新,提出并探讨了一系列的前所未有的德育新课题,如德育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德育与改革开放、德育与生产力标准、德育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德育与和谐个性,思想品德的结构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德育内容序列化,德育过程的特点、性质、矛盾和规律,德育网络,品德测评量化,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在德育研究中的运用等。他们不仅敢于提出新课题,而且对新课题的论述也富有新意,填补了德育原理的空白。比如第八章,专门论述了德育内容的序列化,既承认人们对德育内容序列化的疑虑——似乎不可能制订一个相对稳定的德育大纲,承认这种疑虑的合理性;同时,又从社会历史条件的稳定性、德育内容本身的层次结构、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以及中外德育实践的有益经验等方面,着力分析其实现的可能性,解答了人们的疑虑,并且提出了三种可能的德育内容序列化模式。[42]



三、 秉持科学精神,三十多年持之以恒坚持开展德育实验研究,研制大中小学德育大纲,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努力建设学校德育的整体体系



胡先生认为,“教育科学的生命在实验。……青少年的思想问题和教育问题非常突出,非常重要。那为什么不做实验呢?”[43]基于这样的认识和信念,从1963年到1992年,胡先生带领德育研究团队(可以视为最早的U-G-S协同研究),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开展德育实验研究。一方面,研制大、中、小学德育大纲,力图实现德育内容序列化;另一方面,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他们在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基础上,最早提出了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统一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教育影响的“大德育观”,努力建设学校德育的整体体系。其开展德育实验研究的时间跨度之长,研究人员之广(由华东师大德育团队开始,发展到全国协作[44]),研究成果之丰(既发表了论文,也出版了系列专著),综合影响之深(国家教委根据实验研究的结果,1988年发布《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之后正式颁布《小学德育纲要》(1993)《中学德育大纲》(1995)),在新中国的教育实验研究中,并不多实见!


胡守棻先生作为主要执笔人,1986年发表了《小学、中学、大学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大纲(第三稿)》[45](以下简称《大纲》)。《大纲》指出,尽管当时《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但这是对所有学校的共同要求,“而大、中、小学的学生,他们处于不同的品德发展水平。即使同一教育阶段,也因年级高低不一表现出发展方面的差异。因此,《大纲》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把党和国家对儿童青少年在德育方面的要求,具体化为多种层次,并把它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多水平合乎规律地统一起来。”[46]基于这样的认识观念和实验研究的目的,《大纲》把大中小学贯通起来,既注意到德育内容的前后联系和一贯,又顾及到大中小学不同教育阶段和同一教育阶段中不同年级的教育重点。对小学,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对中学和大学,则分年级,分别提出了不同侧重点的教育要求。《大纲》还提出,“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到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结合。教育方式方法要启发、疏导,不要空洞说教和单纯禁止;”“既把学生看成客体,从实际出发,又把他们看成主体,尊重和发挥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结合起来,既防止教师包办代替又避免放任自应对的两种偏向。”[47]此外,《大纲》还对如何开展德育试验,如何观察、记录和分析研究,如何积累研究资料提出了明确要求。


如果说《大纲》力图解决的是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纵向衔接的问题,那么,“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研究”要解决的则是诸种不同的德育影响,如何统一协调形成教育合力,如何建设“高效德育场”即横向贯通的问题。[48] 1992年,在多年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胡守棻先生主编的《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出版。本书从德育的社会性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规律,以及系统论的哲学立场,阐述了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书还首次从理论上界定了德育一体化的内涵,并以个体社会化理论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两个层次,特别提出德育一体化要实现德育改革的四个突破!


本书认为,“德育一体化,全称为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网络系统。它是指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在德育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网络,形成教育的正向合力,统一协调地开展德育工作,发挥德育整体效益,加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49]德育一体化有两个层次,一是各种教育力量在德育观点和目标上的一致性,即认识和观念上的一致性;二是指组织结构的统一协调性,即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同步协调的德育组织体系。本书以学校德育整体改革为目的,强调一体化的学校德育改革力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那就是:[50]变看管式教育为自主式教育,变运动式教育为系列化教育,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变单一化、平面式教育为多渠道、渗透性教育。本书在总结实验学校开展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分章论述了学校教育与德育一体化、家庭教育与德育一体化、社会整体影响与德育一体化、社区教育与德育一体化,等。


如果联系教育部2005年才发布文件,即《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首次就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做出说明、提出要求;如果联系近些年来成为教育研究热点的德育一体化(德育目标一体化、德育课程一体化、德育队伍一体化、德育实施一体化、德育评价一体化等[51]) ,我们不得不承认,胡守棻先生所带领的德育团队所开展的德育大纲和德育一体化的实验研究,确实是领先于时代的开拓性研究!

 

四、  结     语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命运,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胡先生出生在专制王朝穷途没路的旧时代(1908年),生长、求学于落后与先进、黑暗与光明激烈斗争的民国,当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他已过不惑之年。他与同时代的仁人志士一样,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探求真理。他既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旧习惯、旧教育,也满腔热情地参与到新道德、新教育、新学校(他曾担任过中学校长)的建设之中。一方面,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教育理论,学习当时苏联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出版《新教育概论——马列主义的教育理论》[52];另一方面,即使在“一边倒”的政治气氛中,他仍然保持清醒,努力结合中国的实际,试图建设新中国的新教育、新德育!他不辱使命,编写出了新中国体系最完整的德育原理教材,奠定了德育原理的独立学科地位。他对教育科学有坚强的信念,早在1960年代即开始探索德育一体化,足足领先了五十年。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德育理论家,他不仅研究新道德、新德育,而且身体力行实践新道德、新德育。在那个知识分子普遍清贫的年代,他“多次捐款赠书,支援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53]笔者在读硕士期间,胡先生已是耄耋之年,但是他仍然坚持亲自给我们授课,每次课前都给我们发当时最新、最完整的学习资料;他十分关心学生,时常到学生宿舍来看望我们,了解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由于十年浩劫,他的专著并不多,而且还一度被迫中断德育实验研究。然而,他是不停歇的德育思想者、研究者,也是行动者、实干家,真正地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他是用人格、用生命在书写真正的教育学、德育学!这是中国教育学的最为宝贵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参见《沉痛悼念胡守棻教授》,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年第4期。

[2]胡守棻编著,《中小学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新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

[3]这本《教育学》在1963年即已成书,但来不及出版,直到1979年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即: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教育学》(讨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1972年,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合并,统称为上海师范大学,直到1980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

[4]华东师大教育系德育研究小组:《思想品德教育实验大纲(草案)》,载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新时代的道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26-41页。

[5] [30]《德育原理》编写组:《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前言”

[6]笔者1986年报考华东师大教科院二年制的研究生班,被破格录取为德育原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胡守棻先生、余光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德育原理,1989年获得德育原理硕士学位。与我同届的还有徐月和师兄,我们是胡先生的“关门”弟子。我们毕业时,胡先生已经是81岁高龄。

[7]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 [48]胡守棻主编:《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9]陈元晖:《中国教育学七十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5期。

[10]徐特立:《论国民公德》,《人民教育》1950年第3-5期。

[11]周原冰:《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

[12]王焕勋:《论新中国的道德教育》,载中国人民大学研究部编《科学集刊》第一集,1951年9月出版。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27] [28]胡守棻:《中小学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新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1、2、13、6、7、8、14、101、152、165、9、10页。

[22]黄济:《对〈中小学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意见》,《读书》1958年第11期。

[29]参见: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教育学》(讨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

[31]黄向阳,《从道德教育论到德育原理——德育理论寻脉记》,《中国教育科学》,2021年第2期。

[32] [35] [36] [38] [39] [42] [44]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前言”,第2、1、222、3、150-158、151页。

[33]王逢贤,《德育工作科学化与德育理论建设——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读后》,《现代中小学教育》。

[34]黄向阳,《从道德教育论到德育原理——德育理论寻脉记》,《中国教育科学》,2021年第2期。

[37]王逢贤,《德育工作科学化与德育理论建设——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读后》,《现代中小学教育》1990年第3期。

[38]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40]鲁洁:《回望80年——鲁洁教育口述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33页。

[41]王逢贤,《德育工作科学化与德育理论建设——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读后》,《现代中小学教育》1990年第3期。

[43]胡守棻:《两点希望》,《教育研究》1980年第5期。

[45] [46] [47]华东师大“学校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大纲研究”协作组,《小学、中学、大学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大纲(第三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6年第2期。

[49] [50]胡守棻主编:《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61-67页。

[51]参见叶飞、檀传宝:《德育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基础与实践路径》,《教育研究》2020年第7期。

[52]胡守棻著:《新教育概论——马列主义的教育理论》,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

[53]参见《沉痛悼念胡守棻教授》,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年第4期。




上一篇:德育所成果66 | 杜时忠:道德从何而来?
下一篇:德育所成果58 | 刘长海 马 超:科学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是德育生态优化的重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