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研究人员

Academic team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团队 > 研究人员 > 副所长 > 正文 副所长

刘长海
来源: 日期:2021-04-10 浏览:

刘长海博士,山东东营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先后获文学学士、教育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学位,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访问学者研究,曾赴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学校德育处借调工作,兼任湖北省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等。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四项,世界银行资助课题一项。主要研究方向是学校文化、班级建设、教学改革、家庭教育。


一、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2001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士学位。

200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200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2006年至今,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2009-2010年,国家公派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

20123月至20128月,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学校德育处借调工作。


二、教学工作

承担教科院硕士研究生课程《德育原理》(含班主任工作和大学德育专题)、《教学论》;承担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课程《家庭教育学》。


三、人才培养

指导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


四、主要科研成果

出版专著:

《杜威德育思想与中国德育变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智慧父母育英才:成功家教的36组密码》(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年版)。

《跟杜威学做小学教师》(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中学教师》(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发表学术论文:

1.《面向现代化教师学生观的转变》,《天津教育》,2001年第5期。

2.《学习型教师:当代教育的必要选择》,《中学教育》,2002年第12期。

3.《道德教育的广度批判:杜威德育思想及其启示》,《教育研究与试验》,2004年第3期。(本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4年第9期全文转载)

4.《新课程到底怎么”——关于教学方式变革的追问》,《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13期。

5.《关于伙伴教育的理论构想》,《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第5期。

6.《伙伴教育:现代教育理念的乡土化阐释》,《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8期。

7.《美国品格教育质量标准介绍》,《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第3期。

8.《服务学习的理念和流程》,《福建教育》,2005年第1期。

9.《论服务学习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高教探索》,2005年第3期。

10.《学习雷锋回到雷锋》,《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13期。

11.《学习型教师:当代教育的必要选择》,《中学教育》,2001年第12期。

12.《家长如何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动力》,《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12期。

13.《论道德教育中的平民思维》,《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4.《大学服务学习的综合教育价值研究》,《江苏高教》,2008年第2期。

15.《论转型期社会风气与美德培养的关系》,《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5期。

16.《系统论视野中的德育实效性问题》,《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7.《追问助人的能力——兼论道德教育的边界》,《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

18.《德育课程变革的史学演绎》(书评),《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第6期。

19.《学校文化视野中的学校核心价值观探讨》,《中国德育》,2007年第12期。

20.《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教育学报》,2007年第4期。

21.《学校文化传统与学习型组织的冲突及其化解》,《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7期。

22.《转型期低学历农民工教育需求与供给调查报告》,《教育与经济》,2009年第3期。

23.《伙伴协作:教育学者与中小学校的应然关系》,《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3期。

24.《学校文化自觉:培植真实的新型学校文化》,《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10期。

25.《呼唤学校文化自觉》,《人民教育》,2009年第7期。

26.《成就有德性的教育:论做中学与教育中的道德原理的关系》(杜威诞辰150周年专稿),《中国教师》2009年第19期。

27.《家庭生活中的成长密码》(连载),《中国德育》2009年第4681012期。

28.《杜威的实用主义道德观及其德育思路》,《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29.《论德育变革中的制度建设问题》,《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3期。

30.《走班上课背景下的美国中学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福建教育》2012年第24期。

31.《说教与体验:哪个更能影响学生》,《中国德育》2012年第5期。

32.《主题班会展示如何走向表演化误区》,《班主任》2013年第9期。

33.《破解学校内部制度建设迷局》,《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第3期。

34.《师德建设的语境障碍及其突破》,《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24期。

35.《不要把感恩教育变成道德秀》,《人民教育》2014年第1期。

36.《校规:惩戒权与学生权益的平衡》,《人民教育》2014年第8期。


五、承担课题及经费

1)主持全国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田野调查的中美学校文化比较研究,课题批准号:12YJC880055,课题经费7万元。

2)主持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2012年度委托课题中小学纪律规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经费10万元。

3)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08年度课题以核心价值观反思为基础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EEA080239,课题经费1万元。

4)主持世界银行2008年度资助课题农民工教育需求及其供给研究,课题经费5000美元。

5)主持湖北省教育科学2006年重点课题科技发展与中小学课程改革,课题经费1万元。


六、培训项目与社会服务

多次承担各种培训项目的教学工作,主要擅长主题:

美国优秀教师的工作方式及其启示

中美基础教育的20个差异及其启示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思路创新

学校文化自觉与学校特色创建

家校合作的机制创建与家校关系重建

校本科研指导与教师科研能力培训

智慧父母家长研修系列课程


七、联系方式

EMAILchliucn@hust.edu.cn

QQ625380297

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uchanghai

邮寄地址: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刘长海。邮编430074




上一篇:程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