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博士 > 博士 > 正文 博士

2011级 傅淳华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日期:2015-01-05 浏览:


傅淳华 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电子邮箱:fuchunhua161618@163.com


教育经历:

2007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

2010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

2014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

201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结束博士后研究工作。


研究领域: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德育原理、比较教育等。


学术论文:

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教师教育研究》、《教育学报》、《教育发展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多篇。


研究课题:

主持完成或在研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北京市哲社一般项目等。


主讲课程:

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等。


毕业论文:学校制度生活研究


导师:杜时忠


摘要学校制度生活研究,体现着转型时期教育发展的本然要求,是当前学校教育实现自我发展的关键所系,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在传统的学校教育理论中,往往在促进学生发展方式的认识乃至实践等方面有着榜样化、集体化和科学化等倾向,而这无疑严重忽视了学校制度生活所应具有的教育意义。而在当前的学校制度理论中,往往存在着分立化、简单化、孤立化等倾向。在此背景下,学校制度生活理论应运而生。但是,当前的学校制度生活理论在如何理解生活乃至学校制度生活、学校制度生活的影响机制、学校制度生活的价值立场等方面,还有着可以提高的巨大空间。通过对“制度”、“生活”等前提的研究,可发现两者从根本上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而正是这种内在的相通性,使得“制度生活”得以为人所认识和接受。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度生活指的是国家及其代理人所构建或予以认可的各种正式制度之中人所展开的学校生活领域。而要充分地理解学校制度生活,其相对概念——学校非制度生活,也有必要加以全面认识。总的来说,要理解学校制度生活与学校非制度生活之间内在的、根本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把握,即学校制度生活向学校非制度生活的扩张以及学校非制度生活对学校制度生活的同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制度生活先赋地肩负着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责,正是基于对其在“促进人的发展”此一过程中的作用过程的思考,全面探询学校制度生活促进学生个体与学校群体发展的机制成为一种必要。具体而言,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学校制度生活以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为切入口,可分为强促进性机制和弱促进性机制。而对于学校群体的发展,学校制度生活则以涉己和涉外为基本区分,涵涉保护性机制等多方面的机制。在对学校制度生活促进机制进行微观的考察之后,对学校制度生活进行宏观的道德立场的反思也成为必要,尤其是作为“一切德性的基础”的公正德性,更应受到全面重视,必须得到教育实践领域的全面贯彻。但通过对教科书的整体分析,学校制度生活的道德立场并不能得到全面的贯彻。而此类作为的道德后果,就是学校领域中“平庸之恶”的泛滥等。由此,反思当前学校制度生活现实的种种问题,改革是必要而迫切的。总体而言,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即重塑伦理观念、创生公共领域、确证改革义务。


关键词:制度;生活;道德;学校制度生活  


上一篇:2010级 唐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