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研究领域

Research field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领域 > 德育理论与学校德育变革 > 正文 德育理论与学校德育变革

德育所成果51 | 刘长海等:课程思政元素的类型解析与整合应用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 日期:2022-07-22 浏览:







刘长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马伟杰: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原 方: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载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摘要:价值属性是课程的本质属性,各学科课程均包含丰富的价值观元素,能够对学生的价值观生成与建构发挥引导功能。课程思政元素是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蕴含的价值观,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揭示是构建课程思政系统的首要条件。文本类课程思政元素体现在教科书及作为教科书编选依据的法规、培养方案等文本之中;过程类课程思政元素贯穿于以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为主线的师生课堂互动过程之中。课程思政功能的充分发挥,要求将分散的课程思政元素有机组织起来,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即以“五爱”为主线澄清课程思政目标体系,全面把握课程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实施体系,优化育人生态完善课程思政支撑体系。


关键词: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元素;文本类课程思政元素;过程类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体系


针对“教书”与“育人”、“求知”与“立德”相割裂的问题,教育部大力倡导课程育人、课程思政。2017年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主张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2020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进一步主张“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在两份文件中,“课程育人”和“课程思政”大致同义,都是从“使人向善”[1]的道德视角来理解“育人”,强调课程教学要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价值观引导功能;而《纲要》对课程思政的明确阐发,相比“课程育人”而言是更为“简明有力的理念化表达”[2]。当前,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研究领域,然而,对于课程思政元素的内涵与类型的专门研究还没有细致展开。本文拟从分析课程的价值属性切入,展开课程思政元素的类型解析,以期为构建相对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扎实推进课程思政提供理论支撑。


一、课程的价值属性:课程思政的学理根源


为什么说课程具有价值观引导功能呢?“教育本身是价值之物”[3],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载体”[4],课程在本质上具有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功能。以特定时空背景中的任何一所学校为例,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开设或者不开设某一门课程,以这种或者那种方式开设这门课程,教师以这样或那样的方法来组织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施这门课程的教学评价,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相关主体的价值选择。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课程在本质上不是价值无涉的,价值属性是课程的本质属性。


价值属性体现在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和方法选择、课程评价的全过程之中。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这一经典论著中,泰勒提出了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四个基本问题:“1.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2.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5]接下来,泰勒围绕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四个步骤展开论述,价值观则贯穿于每一个步骤之中。在确定目标阶段,泰勒指出教育目标可以来自于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以及学科专家的建议,强调“每种来源都具有某种可取的价值。在规划任何综合性课程计划时,必须考虑到各种来源”[6],进而主张依据哲学和心理学对三种来源所建议的目标进行筛选,认为“教育哲学的要务之一,就是概述出人们认为对令人满意并有效的生活来说不可缺少的价值观”[7],而“明确了学校哲学所陈述的或隐含的那些处于重要地位的价值观,我们就能对原先列出的教育目标进行精选”[8],“那些与学校哲学相一致的教育目标将被确定为重要目标”[9]。基于泰勒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教育目标的确立是相关主体依据学校哲学所包含的价值观对备选教育目标进行筛选的过程,课程目标、课程意义、课程标准等概念在源头上渗透着价值属性。在教育目标确立之后,教育者需要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评估学习标准的有效性,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折射着价值属性,“有助于”“有效”“评估”等概念就体现鲜明的价值导向。特定价值观以及基于特定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对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具有统率作用,学校建构的课程体系、设置的分科课程乃至个别教师所实施的某个单元或课时的课程教学最终都将依据其对于实现教育目标所发挥的作用得到价值评判。


泰勒的观点并不是他的一家之言,而是代表了众多教育学家的共识。斯宾塞开章明义地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强调“最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个或那个知识有没有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主张依据“为我们的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这一“衡量价值的尺度”,来“弄清楚各项知识的比较价值”,从而“制定一个合理课程[10]。杜威主张,“一个课程计划必须考虑课程能适应现在社会生活的需要;选材时必须以改进我们的共同生活为目的,使将来比过去更美好”[11],并且指出“在规划课程时,必须优先安放必备要素,而后安排特殊元素。凡是在社会方面最基本的事物,换言之,凡是和最广大的社会群体共同参与的经验有关的事物,就是必备要素”[12]。诺丁斯将幸福作为生活和教育的目的,基于“对那些值得赞美的需求和道义上合理的需求进行教育和引导”[13]的立场分析了家政学、友谊、自然等主题,“以幸福的目的来分析、评价我们的工作,进而引领我们的生活”[14]。以上观点虽然各具特色,但在强调课程的价值属性方面是共通的。


教育学家们对课程之价值属性进行的分析具有普遍适用性,任何社会的课程、课堂都会以这样那样的特定价值观为准绳。王策三先生指出,“社会需要和可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决定课程的因素或影响课程的决定性因素”[15];陈桂生先生指出,课程“实际上是依据教育价值与教养价值形成的对教与学的规定性”[16]。由此可见,价值属性是课程的本质属性,每门课程必然包含丰富的价值观元素,能够对学生的价值观生成与建构发挥引导功能。面对每一门课程,我们不仅要看到该课程直接传递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挖掘该课程拥有的育人资源或者育人元素。


据此,笔者将课程思政元素界定为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所蕴含的价值观,将课程内容中的课程思政元素统称为文本类课程思政元素,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统称为过程类课程思政元素。笔者认为,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中蕴含的价值观为课程发挥价值观引导功能(或称思政功能、育人功能)提供了不竭的资源,对课程思政元素的类型解析是构建完备的课程思政体系的首要条件。


二、文本类课程思政元素解析


对于分析课程思政元素来说,对于教科书的文本分析显然必不可少。对于大学教学来说,教师对学生的教导、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均受到教科书的指引,针对某门课程发放的教科书是组织教学的核心文本,作为教科书编写依据的教育法规、培养方案等文件则可以看作规范教科书编写和使用的政策文本。笔者将课程内容理解为教科书及作为教科书编选依据的教育法规、培养方案等文本,按照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尝试对文本类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解析。


首先,《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对人才培养规格、教育内容的规定体现国家意志,为全国所有高校的教科书编写提供了基本遵循。我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规定明确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指明了育人方向和重点。具体到高等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等。这些规定为高校人才培养确定了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基本价值立场。


其二,大学章程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内容的规定体现大学和院系对价值观引导的使命自觉。我国各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均体现“为国育才”的社会本位立场,如北京大学于2007年提出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7]。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应用的高级技术人才,促进我国信息化社会早日实现”,对毕业生的期望是“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18]该方案对课程体系和学分的规定细化阐述了各门课程的价值观引导职能,如公共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历史的观点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能够用科学的思想方法看待科技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平台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进行较为深入学习和研究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科学方法、基本能力和技能培养”[19]


其三,根据法规和政策编写的教科书为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细致指引。“只有当知识被赋予某种价值性、功能性及方法性属性才能成为课程”[20],每一本教科书的编写者都会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来阐述该课程的重要性,指出学习该课程对于造就本领域专业人员所具有的积极贡献,期望借助教科书“让学生尽可能了解本学科的现实任务和实践价值”[21]。就文本内容而言,教科书在专门领域为学生提供有助于参与职业分工和社会生活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文本。就文本形式而言,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呈现方式等也往往有着厚重的价值意蕴,体现国家、民族的审美取向。同时,教科书中部分文字内容还以直白的方式传递相应价值观。除了在序言、前言、导论等处清楚阐明本门课程或者该教科书的社会价值之外,一些教科书会在正文中结合实例细致分析本学科知识的社会贡献,在学科史部分讲述杰出科学家为祖国发展鞠躬尽瘁的事迹,在单元作业中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或者小组合作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等。


从教育法、学校政策到教科书构成一个自顶层至基层、从抽象到具体的金字塔,对于落实每一门课程的思政或育人功能来说,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我们将《教育法》看作学校办学的准绳,将专业培养方案、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等文本看作大学对学生及社会的承诺的话,那么,一所合格的大学、一位忠于职守的教师对学生实施课程教学的培养过程必然贯穿着价值观引导。这并不意味着大学教师要将“爱国”“诚信”等代表价值观的词汇随时挂在嘴边,给每节课贴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标签,而是因为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在本质上是“有用的好人”[22],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是能够为社会发展创造价值、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人。从理论上来讲,只要学生掌握了每门课程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愿意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为社会做贡献的实际行动之中,这门课程也就发挥了课程思政功能。


三、过程类课程思政元素解析


学生很少阅读相关教育法规,大学章程和培养方案对课程的规定以及编写者精心撰写的教科书文本也可能在教学过程中被师生搁置一旁,这些都说明,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仅具有潜在的育人价值。相比之下,蕴含于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更为丰富,也更为重要。以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为主线的师生课堂互动过程不仅直接决定着文本类课程思政元素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发挥育人功能,而且该过程本身承载着大量有待发掘的价值观“代码”。基于教学观察和理论反思,我们可以对过程类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如下解析。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包含丰富的价值观元素。就内容而言,教师在师生互动中的一言一行提供了有待学生觉知、判断、领会的丰富符号,教师在课堂内外向学生呈现、讲授的内容,教师与学生研讨的主题,教师在师生互动中使用的话语和非话语交际方式及具体内容,“即便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全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及对学生成长耐心指导的举手投足,也都是课程思政所要追求的天然构成”[23]。就方法而言,教师采用的教导方法反映不同的育人指向,例如,在常用的教导方法中,讲授法偏重于信息获取,比较强调教师权威;讨论法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较好地体现师生平等;实验法鼓励学生动手尝试,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虚拟情境解决有挑战性的问题,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优点。在课堂上,教师组织教学和评价学生学习进展的具体方式也传达着学生观、评价观等重要价值理念,在大班教学、小班教学、分组教学、分层教学、个别辅导之间,在强调标准答案或鼓励不同方案的作业和考试之间,在不同学科的不同作业量及考试方式之间,渗透着太多细微而深切的价值差异。


其二,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和实际达到的学习结果在日积月累中实现价值观塑造。价值观“不能在物质上取出或插入”[24],学生是本人价值观的主动建构者。在课堂上,学生在听讲、记笔记、预习、复习、提问、实验、讨论等环节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直接决定学生实际经验、领悟或者掌握的具体内容。从认知层面来看,学生对教学主题的掌握程度将决定他们在未来对本专业工作的胜任程度和基于本专业工作服务社会的能力。从情感层面来说,学生对教学内容及学科的兴趣、对本学科先驱人物事迹的认同等将决定他们在未来将本专业工作看作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的宝贵平台还是仅将其看作不得不从事的谋生手段。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成功或失败体验、人际互动经验都会深刻地塑造个体的为人处世风格,影响未来的众多行为选择。


其三,教师、学生、学校乃至社会的若干因素会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价值观成长产生影响。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勤恳敬业、关心集体、爱党爱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真备课上课、关心尊重学生、遵守教学常规、创新教学方法等均能够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本人的知识储备情况、健康状况、情绪状态、价值观念等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主观因素,必然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相应作用。课堂教学中的同伴互动、同学的课堂表现会影响学习者本人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教学空间的宽敞整洁程度、温度、采光、噪音情况、空气流通情况及新鲜程度,教学设备的种类与现代化程度,教学时间长短、课时数多少及具体分配情况等均承载特定价值观,折射学校对学生、科目的重视程度等价值观。社区与学校的关系,社区居民的文化层次、职业类型、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一个国家或者全球范围内流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均不同程度地渗入课堂,成为影响教学过程开展的重要元素。


综合考虑文本类和过程类课程思政元素,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紧密相联,但又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非刻板传递教科书文本内容,而是会对文本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修改、删减或者增添。教学过程的具体展开方式所实现的价值观引导可能与课程内容的期望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有时是在预设方向上增加了价值观引导元素,如教师结合本人求学经历鼓励学生刻苦钻研精深学问;有时是删减了文本中隐含的一些价值观引导元素,如教师会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再次挑选,一些蕴含于文本内容之中的价值观元素可能因为教学过程的具体展开方式而受到忽视;有时则会传递一些与预设方向存在偏差的价值观元素,如由于课堂纪律监管不严而纵容学生上课“开小差”显然不利于培养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


四、课程思政元素的整合应用


课程思政元素的分类解析表明,每一门课程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渗透着丰富的价值选择,蕴含着近乎无限的育人潜能。要想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必须将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有机组织起来,把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勾联成“多种要素、多个方面、多种层级、多个环节构成的体系[25],使不同元素有效关联起来,相辅相成。


(一)以“五爱”为主线 澄清课程思政目标体系


“知止而后有定”,要充分发挥课程的价值观引导功能,研究者必须对价值观的内部结构进行细致探讨,知道为了什么而出发。作为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价值观的关涉面非常广泛,自成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在价值观系统内部,不同价值观处于不同位置,可以大致划分为核心价值观和一般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在价值观体系中那些全面的、辐射力强的、对个人和社会影响深远的内容,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一般价值观则散居于核心价值观的外围,辐射力弱,不够稳定,缺少规则。《纲要》强调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体现了突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培育的立场,提示了有侧重、有区别地开展核心价值观引导和一般价值观引导的工作思路。


课程思政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应该有所侧重,不能把核心价值观和一般价值观混为一谈。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是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在开展专业实践和进行人生选择时所应遵循的价值观主线,讲政治是“课程思政”的灵魂[26]。“五爱”具有内在统一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能够最大化地维护人民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定领导者,党的领导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持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可靠保障。“五爱”要求公民高度重视个人所应承担的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愿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做贡献,将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以“五爱”为主线,遵纪守法、礼貌友善等价值观如鱼骨状分布在这一主线的周围,指引公民的具体行为选择。“五爱”是纲,纲举则目张,一个具有坚定“五爱”信念的公民会在成长过程中持续反思自己的行为选择,逐步领会并遵行各种一般价值观以改善实践。因而,课程思政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应该善于把握“牛鼻子”,把工作重心放在“五爱”的培育上,不应该眉毛胡子一把抓。


课程思政对不同类型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也是有区别的。“五爱”关涉公民的人生道路选择,事关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课程思政对这种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可以理解为方向引领作用,要解决的是信不信、爱不爱的原则性问题。我们可以将公民在“五爱”方面的表现划分为三个层次:优秀或高尚的公民具有浓厚的家国责任意识和为社会服务的意愿,愿意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需求之间优先满足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合格的公民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愿意通过在社会中进行合法劳动赢得个人的幸福生活,通过利他行动满足利己目标;不合格的公民无视他人和社会的正当权益,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侵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对于事关人生方向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者的使命是指引正确方向,确保全体受教育者成长为合格公民,推动一部分受教育者成长为优秀公民。一般价值观涉及公民的具体行动选择和行动效果优化,课程思政对文明礼貌、珍惜时间等一般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可以理解为细节完善作用,要解决的是有没有做到、能不能做得更好的策略性问题。在受教育者选定正当的人生道路之后,课程思政所发挥的细节完善作用可以让个体人生更加幸福,让个体的社会贡献更加丰实。反之,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道路作为前提和保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珍惜时间、讲究礼节但仇视社会的人对社会的贡献极有可能是负数。由此可以进一步确定,课程思政的首要着力点是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领,而不是对于一般价值观的细节完善。


(二)全面把握课程思政元素 构建课程思政实施体系


课程思政元素具有多样性和弥散性,根据系统论思想及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全面把握课程思政元素,具体分析每一种元素的价值观引导功能,据此展开有机组合,努力在课程教学中构建全面高效、环环相扣的育人系统,最大化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就某一种核心价值观或一般价值观的引导和传递来说,若干种元素均可能有所贡献。就“爱国”来说,教育法规和教科书普遍定位于传递为祖国服务的意识,培养参与国家建设的能力,一些教科书还会就“爱国”的内涵与事例进行直接阐释;教师会以身作则,数十年如一日地投身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钻研,向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及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在课堂上讲解知名人士爱国报国的感人事迹;带领学生走进田野,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回应一线实践的迫切需求;支持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从细节处培养家国意识;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抱负,给予适当的指导;学校会在教学楼张贴、推送与国家发展大计相关的新闻和倡议;一些同龄人对社区和社会的突出贡献会激励其他同学;大学及所在地区获得的国家荣誉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总之,教育者可以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多种元素持续推动学生建构参与国家建设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观念和素养,使文本类课程思政元素与过程类课程思政元素相辅相成,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价值观。


同样道理,每一种思政元素可能导向不同类型的价值观建构,此时,需要分析这种思政元素的具体属性与发达程度。有时,这种元素可能产生即时、多向而高效的育人功能,如一位学识渊博、品行卓越的教师进行的短短几分钟的发言,可能促使学生思考国家利益、人生真谛、学问境界、为人处世方式以及提升语言修养、注重仪容仪表等细节问题,从多角度推动学生成长。有时,这种元素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缜密的表达会促使学生形成严谨治学的态度,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犯的轻率错误会导致学生产生对学习和研究的轻视。


打好课程思政组合拳需要注意如下要点。一是加强理念宣讲,提升各学科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责任意识和主体精神,突出强调过程类课程思政元素,引导教师认识到教学过程对各种价值观的培育功能,走出仅就课程内容的字面含义狭隘理解课程思政的思想误区。二是提升格局意识,努力做好从入学到毕业、从开课到结业的整体课程思政规划,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家精神、劳动精神等贯穿于各学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伦理价值,避免在课堂上刻板灌输美德条目、将课程思政等同于在一节课上抽出三五分钟进行价值观说教。三是落实细节完善,开展课程教学的价值观省察,分析蕴含在教育法规、培养方案、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考试方式之中的各类思政元素,努力革除潜藏在课堂常规中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合的落后元素,逐步彰显每一堂课的思想指引功能。


(三)优化育人生态 完善课程思政支撑体系


课程思政旨在“发挥课程的价值教育功能”[27],建立“立德”和“求知”的有机联系,是对高校教学改革提出的高阶要求。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困局,“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顽瘴痼疾在评价领域仍然积重难返,教育市场化、管理行政化弱化了高校行政机关、后勤机构对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的服务职能,这些弥散在课堂上空的环境因素对课程思政的全面开展造成了严重阻碍,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和有力应对。


一是用好评价指挥棒,推动立德树人切实成为大学和大学教师的本职主业。第五轮学科评估方案突出强调立德树人,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学生培养质量置于显著位置;《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在教师评聘过程中严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突出教书育人实绩,提高教学业绩和教学研究在评审中的比重。这些文件传达了国家层面对于立德树人的重视,必将成为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的重要力量。


二是加强主体性培育,引导大学教师自觉响应时代召唤,主动担当育人使命。大学教师整体上学历高、素质高、个性鲜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高度自主性,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不能过分倚靠外力强制,而是必须增强大学教师的育人自觉,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专业教学要发挥人文化成功能,不仅阐明专业知识的工具价值、操作价值,而且澄清其伦理价值、社会价值。要将习近平教育论述学习、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教师培训体系,促使教师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端正态度,提升在课堂教学中贯穿立德树人的德育素养[28]。知名学者、学科带头人、党员教师要带头投身课程思政建设,讲好课,育好人,带好育人、科研、社会服务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团队。


三是做好系统嵌套,让高校思政体系成为课程思政的强大后盾。高校管理者和教职员工要细致分析大学生活蕴含的价值观影响因素,通过贴近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尊重大学生合理需要的方式对大学生活进行调整和改善,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思政体系,使大学生活具有更为立体丰富的教育意义,让大学生感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依托“爱与被爱”的良性互动推动大学生走上完善自我、服务社会的康庄大道。要促进课程思政建设与高校思政体系建设相辅相成,最大限度地激活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乃至全部学校生活中的思政元素,使课程思政在课内外、校内外、线上线下多种“课堂”形式同向同行的背景中更加顺畅地实施,同时也使深入开展的课程思政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6.

[2][23][25]沈壮海.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理解和推进课程思政[J].教育研究,2020,(9):19-23.

[3][16]檀传宝,主编.教育思想的花园:教育基本理论前沿讲座[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372,16.

[4]庄志军,苏显春.论课程的本质及课程育人途径[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8,(12):1-4.

[5][6][7][8][9]泰勒,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5,35,34,38.

[10]斯宾塞,著.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11.

[11][22][24]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9,378,16.

[12]DeweyJ. Democracy and education[M].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16.225.

[13][14]诺丁斯,著.幸福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59,237.

[15]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98.

[17]曹郁.北京大学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的“订”与“立”: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视角的考察[D].北京大学,2009.1.

[18][19]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6级培养方案及指导性教学计划[EB/OD]. http://www.cs.tsinghua.edu.cn/publish/cs/4842/2010/20101216135850856721408/20101216135850856721408_.html,2020-9-30.

[20]郝德永.“课程思政”的问题指向、逻辑机理及建设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21,(7):85-91.

[2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6(前言).

[26]鄢显俊.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实践误区及教育评估[J].思想教育研究,2020,(2):88-92.

[27]高国希.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提升[J].教育研究,2020,(9):23-28.

[28]檀传宝.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J].教育研究,2007,(4):32-34.






上一篇:研究生论坛17 | 卢迎丽 程红艳:“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变革的困局与突围
下一篇:研究生论坛15 | 刘艺琨:后疫情时代学校公民教育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