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保罗·弗莱雷. 被压迫者教育学[M]. 顾建新等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86.
[2]Hannah. Arendt. The life of the mind[M].San Diego, New York, London: Harcourt Brace&Company,1978:4.
[3]汉娜·阿伦特. 反抗平庸之恶[M]. 陈联营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59.
[4] ]汉娜·阿伦特. 反抗平庸之恶[M]. 陈联营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32.
[5]汉娜·阿伦特. 反抗平庸之恶[M]. 陈联营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24.
[6]傅淳华.论学校制度情景中的教师平庸之恶[J].教师教育研究,2013(4):1-6.
[7]高德胜.再论道德教育与道德冷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5):1.
[8]高德胜.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J].教育学报,2009(3):76.
[9]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38.
[10]汉娜·阿伦特. 反抗平庸之恶[M]. 陈联营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0.
[11]恩斯特·卡西尔. 人论[M]. 甘阳译. 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128.
[12]汉娜·阿伦特. 反抗平庸之恶[M]. 陈联营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15.
[13] Kant, Critique of Judgment[M].Translated by James Creed Meredit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2:124.
[14] Hannah Arendt, Lectures of Kant’s Political Philosophy[M]. Edited and with an interpretive essay by Ronald Beine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89.
[15]汉娜·阿伦特. 反抗平庸之恶[M]. 陈联营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94.
[16]闫兵、杜时忠. 教师道德敏感的生成性制约及其超越——基于布迪厄“实践逻辑”的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2016(18):80.
[17]卢梭. 社会契约论[M]. 李平沤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