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基地动态

华中师大德育所第三届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 日期:2022-01-03 浏览:









2021年12月31日,由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先队研究基地、湖北省少儿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学术年会顺利召开。本次年会主题是“新时代境遇下的德育变革”,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武汉市教科院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长、教师等近200人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加。






本次年会为期一天,分四个时段进行,由杨炎轩教授、卢旭副教授、重庆工商大学赵昌汉教授、德育所博士生姜子豪主持,共计19场报告。



杜时忠教授为开幕式致辞,阐明两个“样子”。一是个体的“我”的样子,体现为作为教者需教书育人,作为学者需探索教育奥秘和真理,作为行者需关心社会、敢于发声。二是德育所共同体的样子,其作为温暖的大家庭需同舟共济,作为学术共同体需传播真理,作为社会一份子需承担社会责任。杜教授提到,在过去几年德育所通过参与制定国家德育政策,走进中小学德育课堂,协助进行德育建设和改革,发挥了德育所的重要作用。


时段一


程红艳教授分析了2000年以来的德育政策,阐述了教育部的角色,揭示了德育课程体系等研究结论。程教授认为德育政策的动员和激励机制不够,导致实施效果不佳。因此,她建议应从权责关系、配套制度、政策执行的社会基础等方面入手以寻求改进之策。


刘长海教授从杜威的习俗观和宗教性思想两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问题:“杜威排斥过习俗吗?杜威的‘宗教性’思想发生转变了吗?”他认为,杜威一贯着眼于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或道德责任来阐述教育的道德目的,不能以“前后分期说”来论述杜威德育思想。


王一凡研究员介绍了武汉市德育评测的发展过程。基于评测点的逻辑框架和遴选观察点,教科院通过传统纸笔考试数据、网络搜索和爬虫数据等方法采集了多方面数据,分享了如“笑脸”系统、学生着装颜色等实践方式,为德育研究提供借鉴。


周小李教授采用身体、符号与剧目三个维度搭建高校学生爱国情感空间表达的分析框架。通过分析1999-2019年的高校学生爱国案例,她指出空间表达呈现出集体出场与空间转移的特征,体现了“恨与爱”的情感框架并渐趋图像化,并出现了“快闪政治”这一新型剧目。


时段二


杨炎轩教授认为分析师德失范行为需要关注教师个体与学校组织管理等因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压力。杨教授指出压力是由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引起的,其产生既涉及教学,也与考核及主体认同有关,同时和社会与职业认同紧密联系。


以大学生为研究样本,李伟副教授从气质、学识、思想、情感、能力、学习等方面对高中班主任的专业形象做了整体性探讨。他分析了高中班主任专业形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进一步阐发了其存在的问题,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改进策略。


傅淳华副教授认为教师共情源于人类遗传,依赖于主体意识并受制于环境影响,其对象指向学生且基于实践。他建议教师应“量体裁衣”地予以学生共情反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学习共情知识并培养共情能力,避免滥共情、过度共情和缺乏共情等现象的产生。


付辉博士认为中小学班主任现场学习力表现为倾听力、对话力和自我重构力,将班主任的学习现场分为班级管理、班主任会议、聆听专家报告、观摩学习等四类,并指出班主现场学习力的提升需养成学习意识、自觉意识、成长意识和目标意识。


徐龙博士总结了农村教师流动问题中的三重误区,体现为“为农村人而留”“为农村教育事业而留”“为自身的发展而留”。他认为农村教师的留守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公共政策需要讨论的是在边界意义上是否存在制度因素导致劳动力流动不充分。



时段三


杜时忠教授指出,要以道德的制度培养有道德的人。关于制度选择,杜教授从国家政治、国民品德和道德教育三方面强调民主的作用。在制度实践方面,杜教授介绍了道德两难法和公正团体法,以北大附中的民主改革为例,提出“理想能否照亮未来?”的疑问与憧憬。


喻学林教授从新时代青年肩负的民族复兴大任及面临的精神成长挑战出发,指出志气、骨气和底气三者共构一体,形成青年人精神的“元气”。他认为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很强的精神唤醒作用,是涵养“元气”的重要支撑,也是激励青年奋力拼搏的不竭动力。


张添翼副教授从生活德育论、情感德育论和公民教育研究三方面反思本土德育理论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制度德育可以对此做出回应,并指出建构制度德育论需要道德、人和制度三层资源。此外,他解析了制度自觉的内涵。


伍学明校长基于光谷四初的教育实践分享了好习惯、仪式感及文化德育的经验,阐发了该校为人真、做事真、教育真、教学真及求知真的“真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为中小学德育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时段四


通过分析《丧葬理词》,博士生雷康华认为苗族的死亡哲学思想受到儒家、道家以及阴阳学说等思想的影响,通过“遗言”来维系家庭伦理,包含苗族祖宗灵魂之地和土地崇拜的思想。对苗族死亡哲学思想的挖掘,有助于培养民族共同体意识。


博士生潘小芳基于对考试制度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思考,阐述考试制度导致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从个人及制度层面分析了竞争性选拔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风险。她建议应重构考试制度的双重价值,构建多元复合型的考试评价体系,从而规避考试制度的道德风险。


基于已有研究,博士生刘志芳指出学生在考试型社会下身体自由、精神自由和心灵自由受限的困境。她认为学生在考试中失去对自我的支配与掌控、认同通过考试获得功名背后的逻辑,并从认识、实践及主体三方面探讨了考试型社会下学生自由复归的具体途径。


博士生杜佳慧从中观德育理论出发,阐明区域德育的独特优势。但由于区域部门涉及范围甚广,导致区域德育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责任意识淡薄、德育资源损耗及不当德育生态和政策等方面的困境。她认为可从理念、实践及制度三方面寻求突破。


基于一线的调查,博士生钮烨烨指出当前学科德育存在资源利用、活动设计、系统构建等方面的问题,并由此阐发了“T态理念”的概念和模型。学科德育“T态理念”的推行需横向广泛联结资源,纵向渐次推进活动,追求横纵协调以保证有效性。


基于学校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异象,博士生成传春阐明人文关怀即像“人”那样对待每一个人。他认为学校需要调整教育理念、目的和方法,将人的发展视作教育的终身目的。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避免对学生机械规训。


15F52

闭幕式由程红艳教授做总结发言。程红艳教授表示,此次德育学术盛会是情感和智慧的集结,以分享思想、凝结记忆的独特方式辞旧迎新。她指出德育所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其意义在于坚守与传承。程教授分析了不同年龄段的学术风格与存在的问题,希望研究者对学问精耕细作,提高研究的对话性与学术性,实现学问和人生的有机融合。最后,她展望德育所团队的未来,为与会师生送上诚挚的新年祝福。
















上一篇:沙龙 | 德育所2022年第二期学术沙龙简报
下一篇:华中师大德育所师生祭奠鲁洁先生逝世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