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基地动态

华中师大德育所2022届硕士生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 日期:2022-05-21 浏览:
















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院2022届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于2022年5月20日下午在田家炳楼403室顺利举行。本次答辩会由卢旭副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刘长海教授任答辩主席,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周小李教授、卢旭副教授、张添翼副教授和孙银光博士为答辩组成员。德育所全体硕博生现场观摩学习。





王丹妮:《儿童孤独的教育学研究》



王丹妮的论文着眼于儿童孤独蕴藏的教育学意义,关注孤独对儿童成长与发展的作用,以生活体验研究为主要方法对儿童孤独的发生进行了现象学还原,并辅以访谈法和文献法,深入探寻了儿童孤独体验的发生与特点、儿童孤独的多方面影响及其发生机制,并基于以上内容分别从树立正确的儿童孤独观、缓解儿童孤独的消极影响和发挥儿童的积极影响三方面提出儿童孤独的教育启示。


针对王丹妮的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孙银光博士认为该论文采用现象学的方法研究儿童孤独,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新颖性;但需进一步探究儿童孤独的心理学基础,并深化对现象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周小李教授指出,答辩人要注意对访谈对象的筛选与访谈材料的编码,关注儿童孤独与成人孤独的不同之处,并提出问题:儿童孤独感有哪些外在表现以及如何识别孤独感?张添翼副教授指出文献综述部分需进一步深化,厘清研究对象反馈的信息是否符合研究范畴。卢旭副教授建议将儿童孤独感体验与教育学视野相结合,进一步探究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将孤独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促进儿童的发展,发掘孤独的教育性。刘长海教授指出要强化研究方法与资料使用的规范性,且论文对儿童孤独的发生设定了先验性的前提;撰写论文时笔者最好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马双:《成长需要视域下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审视与改进》


马双分别从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不足四方面进行答辩汇报。论文基于成长需要理论构想了少先队活动课程,描述了成长需要视域下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现状,审视了少先队活动课程目标、内容和资源存在的问题,并从组织、辅导员和队员层面探析问题成因。最后提出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改进要围绕少先队员的成长需要、队员主体性的发挥和辅导员引导力的提升三方面进行。


针对马双的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张添翼副教授认为,答辩人需要对论文的细节进行修改,同时斟酌论文的部分结构布局,并思考相较于八年级,为何七年级少先队员成长需要显著性较低。周小李教授指出,语言表述要严谨,并建议思考初中阶段与小学阶段少先队员成长需要的区别。卢旭副教授建议答辩人思考,基于儿童成长的需要,成人应如何满足适合儿童成长的需要。孙银光博士指出,答辩人需进一步明晰胜任需要的概念,抓住少先队活动课程问题与原因的本质,并建议斟酌儿童低层次需要与高层次需要的关系。刘长海教授指出,需进一步规范论文格式,并建议思考活动课程中活动内容、活动目标与活动资源三者逻辑顺序设计的缘由。





易欢欢:《密集型家庭教育方式的现实弊端与改进策略》


易欢欢从研究思路与过程、论文框架与内容以及论文总结与不足三方面进行答辩。首先,她对“密集型家庭教育方式”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以流程图的形式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过程;之后,她展示了论文的四部分框架,尝试在中国文化大背景下分析我国密集型家庭教育的现实样态、突出弊端和形成原因,并从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缓解教育制度环境压力和健全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三方面提出改进策略。最后,答辩人分析了该研究的不足与局限之处。


针对易欢欢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孙银光博士肯定了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且论文工作较为扎实,但也指出应慎重考虑将育儿经济学理论作为本文理论基础的价值;另外,他建议将其他教育方式与密集型教育方式作对比,考虑其所出现的社会背景,并且结合《家庭教育促进法》、“双减”等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卢旭副教授认为,答辩人需要对论文部分细节进行修改,同时建议重新斟酌家长教育焦虑与密集型家庭教育方式的关系。杜时忠教授建议比较国内外密集型家庭教育方式的异同点,并进一步说明该种教育方式如何带来社会不公。周小李教授认为,论文题目中的“方式”在文章中没有体现,另外建议结合《家庭教育促进法》说明密集型家庭教育中哪些教育行为触及红线或值得倡导。张添翼副教授指出该研究要进一步界定密集型教育方式,并建议细化不同类型密集型家庭教育的弊端。刘长海教授认为,答辩人对密集型家庭教育方式的定位和立场不够清晰。





李盼:《小学少先队“红领巾奖章”制度研究 ——以武汉市W小学为例》


李盼从研究缘起、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不足三方面进行答辩汇报。她首先阐释“红领巾奖章”制度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并对“红领巾奖章”制度的发展沿革及其对少先队员的积极影响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红领巾奖章”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了重构“红领巾奖章”制度的三点措施:完善学校的奖章制度、提高队员的内在动机、改善辅导员的激励方式。


针对李盼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其论文内容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周小李教授建议放入奖章的图片以更直观的形式呈现出“章”的样子,并提问如何用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来看待奖章制度?杜时忠教授建议思考奖章制度能不能增强光荣感这一问题。卢旭副教授建议答辩人论述一下论文的创新点。孙银光博士提出了以下问题:对于不同年纪的学生,如何设计出有层次性的奖章制度?如何提高初中阶段奖章对少先队员的吸引力?刘长海教授认为论文对奖章制度的批判性有待加强,访谈对象的编码可以简洁化,并提问如何从人本主义角度对奖章制度进行分析?





答辩现场风采——教师





刘婕:《校园欺凌旁观行为研究》


刘婕通过调查发现小学校园欺凌旁观者主要分成四种类型:道德认知模糊型、道德情感冷漠型、道德知情缺失型、道德行为怯懦型。小学校园欺凌旁观带来不利影响有两个方面:在个体层面上,校园欺凌旁观强化欺凌者的欺凌行为、增加被欺凌者的负面体验、助长旁观者的道德冷漠;在组织层面上,校园欺凌旁观会使得班级内不安氛围蔓延、降低学生对学校组织的认同感。影响小学校园欺凌旁观行为的因素有个体经历、同伴距离、权威教导、管理角色以及情境中旁观群体的规模。基于此,她从学校、家庭、社会等角度提出了若干教育改进建议。


针对刘婕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其论文内容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孙银光博士指出答辩人要进一步明确校园欺凌旁观行为与道德情感冷漠行为间的关系,说明不同年龄段小学生校园欺凌旁观者的特点及其指导要点。卢旭副教授提出儿童在校园欺凌中如何自处的问题。杜时忠教授就小学校园欺凌旁观者的特性,以及小学校园欺凌旁观行为出现的情境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周小李教授指出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校园欺凌行为出现的时间、地点。刘长海教授认为研究中的校园欺凌旁观行为缺乏操作性界定,他建议答辩人以校园欺凌旁观者的行为为研究对象。






董桂丽:《学校公开课制度对小学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董桂丽分别从选题与研究问题、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结果和总结四个方面进行答辩汇报。她首先阐明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念界定、研究设计,并对涉及到的问题和方法进行预先假定和建构;其次,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分析学校公开课制度的实施现状,客观呈现公开课实施现状、新手教师参与情况、新手教师态度几个方面对公开课制度的影响;最后从公开课制度的价值、规则、实施程序和评价几个方面探析其构成机制。


针对董桂丽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张添翼副教授指出,论文在公开课影响方面阐述有限,建议进一步区分和论述公开课制度的积极、消极影响。周小李教授认为答辩人对制度的研究有待加强,并且提出问题:衡量教师专业发展核心要素有哪几个维度?小学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又有何特殊之处?杜时忠教授询问答辩人是否亲身参加过公开课?公开课具体有什么类型?孙银光博士指出,论文一方面在内容中没有具体体现出公开课制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机制分析属于理论分析,应对其位置进行调整。刘长海教授提出问题:公开课制度对于没有被学校选定进行公开课的教师来说公平吗?同时建议答辩人选定一所学校进行扎根研究,会比现在广撒网式的研究更加深入、更有研究价值。





孙文静:《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表演现象研究——基于拟剧理论视角》


孙文静分别从绪论、正文及结语三个方面进行答辩汇报。基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她对学校少先队活动三种课程展开研究分析,主要回答了四个问题:第一,表演要素在少先队活动课程中如何体现?第二,表演会对少先队产生哪些影响,以及存在哪些不足?第三,不足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改变表演的不足?第四,少先队活动课程表演过程中的真实性如何体现?


针对孙文静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孙银光博士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文中“表演”的定义是什么?与日常生活中的表演有哪些区别?二是哪些少先队活动行为可以被称为表演?以及少先队为什么需要表演?杜时忠教授指出,论文应该针对少先队活动课的表演进行研究,而不是对活动课程的表演研究。周小李教授认为,论文从拟剧理论视角对少先队活动课进行了另一种话语解释,但是没有明确地说明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张添翼副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不同主题的少先队活动课是否有不同的表演特点?二是从辅导员的角度来看,可以针对文中的问题提出哪些改善策略?三是少年儿童为什么不喜欢少先队活动课?刘长海教授认为文章研究的问题不够清晰,并提出询问,应如何理解“表演不足”这一概念。





彭予曦:《小学中高年级少先队员政治启蒙的路径研究》


彭予曦通过利用生态系统理论和政治社会化研究成果,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少先队员政治启蒙的路径该如何开展进行了探索。文章将儿童的政治启蒙路径分为家庭路径、学校路径、同伴群体路径以及大众传媒路径,从四大路径依次分析儿童政治启蒙的效果。并聚焦于各具体路径的动态作用,为帮助少先队员实现政治启蒙提出了优化策略。


针对彭予曦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张添翼副教授建议其再进行细致的通篇校对,并指出辅导员这一角色应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微观系统而不是外围系统。周小李教授指出,文章的逻辑存在一定漏洞,困境里面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不对应,框架不够清晰,希望其思考论文的研究意义。孙银光博士对问卷的样本量代表性提出了质疑,并希望其思考家庭能不能、如何能开展政治启蒙的问题。刘长海教授建议其在论文的书写中,对策部分不要引用访谈内容,重视论文格式的规范性问题。






吴女生:《新一轮中考制度改革研究——以湖北省宜昌、武汉两地为例》


吴女生通过分析文本以及对来自宜昌、武汉两地的若干名初中一线教师进行深入的访谈,来了解新一轮中考制度改革相关政策在湖北省是否得到落实、改革目的是否实现。最终文章指出了当前湖北省新一轮中考制度改革存在标准化评价违背人发展的多元化需求、新一轮改革未能削弱中考的高利害性和高竞争性等问题。而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考制度背后的教育分流制度因素、制度“失调”因素以及“考试社会”大环境所导致。


针对吴女生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了评价与提问。孙银光博士建议将题目改成区域比较研究,因为其样本的选择难以代表湖北省;并且提出两个疑问:一是能不能结合职业教育法的颁布谈一下中考制度的发展方向,二是怎么看待中考和高考接轨的必要性问题。张添翼副教授指出中考的性质决定了其竞争性和选拔性难以变更,他希望知道新中考制度改革后学校做出了哪些变革,相比之前是否有明显变化和积极意义。刘长海教授对于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能否达到中考制度改革目标提出了疑问。


针对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的问题,答辩人分别阐述了自己的理解。


最后,刘长海教授宣读了答辩组成员商议结果,一致同意通过研三同学的毕业论文答辩,并期望他们能够针对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作出进一步修改,为自己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上一篇:沙龙 | 德育所2022年第七期学术沙龙简报
下一篇:沙龙 | 德育所2022年第六期学术沙龙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