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基地动态

沙龙 | 德育所2022年第十二期学术沙龙简报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 日期:2022-10-08 浏览:












2022年10月7日,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22年第12期学术沙龙在田家炳楼624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由博士生刘志芳主持,杜时忠教授、卢旭副教授、张添翼副教授、孙银光博士和德育所全体硕博生参加。


本期学术沙龙有两项议程:一是博士生潘小芳小论文汇报:《能力平等视域下教育质量公平的意蕴及其实现》;二是研一学生读书分享,王静:《规训与惩罚》、吴静仪:《伦理学是什么?》、龚丽冰:《教育的情调》、王健怡:《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01 论 文 汇 报






潘小芳:《能力平等视域下教育质量公平的意蕴及其实现》



博士生潘小芳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论文内容,分别是问题提出、结构内容、当前困惑。


第一,问题提出。她指出新时代教育公平需要转向教育质量与公平耦合。因而她通过借助阿马蒂亚·森和玛莎·纳斯鲍姆的能力平等理论来探讨能力平等视域下教育质量公平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


第二,结构内容。她的论文分为“教育机会均等”及其局限、“能力平等”及其意蕴、能力平等视域下教育质量公平的三重意蕴、能力平等视域下教育质量公平的分配原则、能力平等视域下教育质量公平的制度保障五大部分。首先,她引用罗尔斯、科尔曼、胡森的观点阐明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并指出教育机会均等理论的三大局限,接着引出阿马蒂亚·森和纳斯鲍姆的能力平等正义理论弥补、拓展平等的论域。其次,她从底线层次的能力、较高层次的可行能力与高阶层次的能力集合三大层面对能力平等视域下教育质量公平进行论述。最后,她对促进教育质量公平的现实问题提出两大举措:一是提出缩小学生能力差异的三大分配原则,二是主张构建多元的制度保障,构建教育质量公平评价标准、监测体系和问责制度。


第三,当前困惑。她提出关于理论、题目、论证的三大困惑。


针对该论文,与会师生积极思考,互动交流,提出了诸多恳切建议。


博士生姜子豪提出,论文中选用的能力平等理论与要论述的教育公平问题是否匹配?其次,他认为论文中提到需要国家提供外部条件,这属于被批判的机会公平,且能力平等并非制约教育公平的根本问题,分配不均才是更主要的因素。






杜时忠教授认为能力平等理论适用的领域需要再思考。它是否能为教育公平提供理论支撑?从主体角度而言,即个人能力角度而言,平等很难实现,且以能力平等去弥补机会均等的不足是否可行。另外,杜时忠教授对论文第三部分的内容提出建议,他指出“意蕴”一词太过宽泛,建议在论文撰写时注意语言表述的精炼性和准确性。


张添翼副教授认为能力平等理论偏社会学理论,且认为教育能否承担实现学生能力平等的责任这一问题存疑;他建议重新思考论文的写作起点:机会均等这一目标我国是否已经实现?本文对教育机会均等是处于哪一层面考量?是宏观上每个学生都有入学的权利;还是微观上,在学生受到学校教育的均等?如果教育机会均等还未实现,现在谈能力平等是否成熟?


孙银光博士则指出阿马蒂亚·森的这一理论(the capability approach)在翻译上存在争议,能否指代“能力平等”有待考量;其次,思考教育公平问题是具有现实价值的,但要从现实问题入手,而非单一的理论论证,凸显论文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最后,他建议文章可从“构建能力导向的教育公平观”入手,落脚到促进现实教育质量公平的具体举措。


杨坚博士也指出,学界对能力平等理论尚存在争议,若要在论文中作为理论基础,那需要对其合理性进行说明。


卢旭副教授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在理论上,他认为不宜把某理论设为靶子,以批判的态度建立自己的理论基础。第二,他指出论文对现实问题的关照并不清晰,教育质量公平这一表述是否正确?教育质量应该也包括公平这一维度。




02 读 书 分 享







硕士生王静:《规训与惩罚》



王静从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著作的内容、感悟与思考三方面进行分享。


首先,她简单介绍了《规训与惩罚》的作者米歇尔·福柯的生平以及本书的写作背景。


其次,她以惩罚方式的变化、规训制度及三种规训方式、全景敞视主义这三大主题对全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概念进行说明。在惩罚方式的变化方面,她以文章所举事例介绍了惩罚方式的历史演变,即从酷刑到“温和”的惩罚。在规训制度及三种规训方式方面,王静分享了福柯关于“规训”的观点:“规训其实也是体现着权力,规训权力更是一种特殊的权力技术,既是权力干预肉体的训练和监视技术,又是制造知识的手段,是知识-权利的结合体”,并介绍了三种规训方式。在第三部分,她重点对“监狱”机制、现实生活中的“监狱”、全景敞视监狱进行介绍。


最后,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王静提出了问题:福柯对“权力”是采取积极态度还是批判态度呢?







硕士生吴静仪:《伦理学是什么?》



吴静仪从作者简介、内容简介、启示和疑惑三方面进行分享。


首先,吴静仪向大家介绍此书的作者,哲学博士何怀宏,并阐述自己选择阅读这本书的原因。


其次,她选择全书的部分章节,从伦理学的对象与问题、伦理学的性质与关联、道德判断的根据、道德原则的论证、道德义务、道德情感、全球伦理这几大维度对全书的观念概念进行梳理。对全书内容,她做了如下三条总结:第一,当代的道德问题是道德共识的危险;第二,伦理学是关于对象、性质、判断、原则、情感、义务的理论;第三,伦理学的价值是构建规范,包括全球伦理,底线伦理的规范。


最后,她指出阅读本书有两点收获,一是遵守道德义务和葆有道德情感是极为重要的;二是伦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社会和谐、稳定和幸福。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伦理学能够为教育提供怎样的学科视野?







硕士生龚丽冰:《教育的情调》



龚丽冰从作者简介、内容简介、阅读赏析、读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分享。


首先,她对此书作者马克思·范梅南、李树英,及其相关著作做简单介绍。


其次,龚丽冰介绍了有关教育现象学的内容和教育现象学关注的五大问题,指出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探讨成年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她对本书内容进行梳理,总结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即培养教育的敏感性,发展教育机智,寻找教育的情调。


再次,她以书中的例子为引,从三个方面对本书进行赏析。第一,她指出教育工作者应摒弃对学生的主观臆断,摆正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角色,而非警察、法官、管理者;第二,她认为教育者应该充分体贴儿童;第三,她对纪律的内涵进行分析,认为遵守规则的动机是出于需要遵从和负责任的情感,强调“纪律”需要通过体验和感受了解,而不是通过思考和推理获得。


最后,她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反思,指出本书的生活情境大部分是西方的,其中关于西方国家“教师专业化运动”将教学和教育分开的做法值得深入思考。同时,她认为本书的作者之一是中国学者,那么可以在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如运用汉字的字源作为案例。






硕士生王健怡:《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王健怡从作者简介、内容概要、收获与思考、读书疑惑四个方面进行分享。


首先,王健怡以“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前任数学教师”“一位慈爱的母亲”三个关键词介绍作者内尔·诺丁斯。


其次,她认为本书前5章论述的中心是建立关心关系,后7章论述的中心是围绕关心主题论述具体建议,并依次对前5章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厘清概念,指出诺丁斯的“关心”是基于双方共同感受到的某种情感而发生的行为,关心伦理角度下的道德教育依次通过榜样、对话、实践、求证展开。


再次,她向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并深入思考了诺丁斯的关心伦理与儒家的“仁”之间是否等同这一问题,通过文献阅读,她表示二者在核心内涵、内在机制、实践逻辑、现实依据、情感体验上都有共同之处。


最后,她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激活对外圈(陌生人)的伦理关心?二是关心理论和人格教育模式的区别是什么?


四位同学分享完毕后,与会人员对此也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悟。





博士生卢迎丽认为福柯对此没有做明确的价值判断,从解构主义角度看,他是批判纪律的。但我们要辩证看待这一问题,不能否认纪律的价值,也要看到其带来的后果。


博士生刘潞认为福柯对惩罚是一种积极态度,他提倡多使用奖励,但也肯定惩罚的积极因素。他把规训诉诸监狱,重视监狱这种机构对道德的规训作用,流露出监狱有利于将坏人变好的理想倾向。


博士生付东兵表示,福柯在形成自己的观点时经过了从文献到实地、从书本到反思的过程,我们也需要对事物解构后,用自己的观点去建构。


张添翼副教授对四位同学的分享做了总结性的发言,向大家推荐以上领域值得深入阅读的书目。关于伦理学,他推荐大家观看由桑德尔主讲的哈弗公开课《公正》,阅读康德所著的《道德形而上学》;关于教育现象学,可深入阅读范梅南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关于关心伦理,他推荐阅读诺丁斯的《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观点》,本书对其核心概念做了最初的具体阐释,延伸阅读可选迈克尔•斯洛特的《关怀伦理与移情》、马丁·L·霍夫曼的《移情与道德发展》。


卢旭副教授向大家分享关于阅读的建议,他认为在选择阅读书目时需要考虑自己的接受程度、理解能力以及现有水平,也需要考虑书目本身的难易程度,推荐大家从入门级的读物看起,比如学科经典教材、经典作家入门级的著作。


至此,本期学术沙龙圆满结束。



上一篇:沙龙 | 德育所2022年第十三期学术沙龙简报
下一篇:沙龙 | 德育所2022年第十一期学术沙龙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