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基地动态

沙龙 | 德育所2024年第六期学术沙龙简报
来源: 日期:2024-05-26 浏览:









  2024年5月24日,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24年春季学期第6期学术沙龙在田家炳楼601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由博士生刘志芳主持,孙银光副教授和德育所全体硕博士参加。


  本期沙龙共有两项议程。一是博士生陈姗姗就《景观社会》一书进行读书分享;二是教育学原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就《正义之心》一书进行读书分享。



01


  

  博士生陈姗姗从问题缘起、写作背景与写作逻辑及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景观社会》这一书籍进行了分享。


  首先,她阐述了问题的缘起:当下,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文化日益占据主导的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我们观察和体验世界的方式。虚拟现实、元宇宙、AI生成内容等新型景观形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物质景观,我们与世界的互动也日益数字化、符号化。在这种情况下,真实和虚伪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人们对存在本身的真实感知也容易受到削弱和破坏。由此产生思考:在智能时代,我们该如何在技术与人性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接着,她介绍了本书的写作背景与写作逻辑。本书写作的社会根源来自消费主义社会向视觉社会的转换以及视觉至上原则的确立。本书的整体结构是由宏观到微观,由理论到实践,层层深入,先从宏观层面厘清景观概念,批判传统景观,进而分领域考察景观的文化内涵和权力关系,最后从日常实践和后现代视角重新思考景观问题。


  随后,她阐述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她从思想史的角度具体介绍了景观概念的来源,并介绍了景观社会中的一些主要概念的界定,同时阐述了“弥散的景观”模式和“集中的景观”模式间的对立以及历史上的景观霸权。


  最后,她提出自己的阅读困惑,即真实体验与虚拟体验的界限是怎样的以及如何确保大学生不失去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批判性思维?



  

  与会师生就分享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博士生陈嘉杰提出自己疑惑:本书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要怎样解决?


  博士生刘志芳认为作者写此书是想对景观社会做一个界定,书中其实想要阐述的是当时的文化,而这一时代文化要通过景观反映出来。


  博士生母志蕊认为研究教育思想需要我们明白对研究思想产生影响的因素,并且把握好教育思想与其所处历史环境间的关系对理解作者的思想大有益处。


  孙银光副教授认为我们接触的视频等诸多信息都是经过筛选的,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受到我们喜好的影响,大多是同质化,不利于我们产生批判性思维。但是在教育中,人工智能是有益的。从学校教育的维度看,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技术。




02

  

  硕士生陈宇哲、温钰槟、张新玲和双小雨围绕道德心理学的三大原则对对《正义之心》这本书进行了分享。



  硕士生陈宇哲分享道德心理学的第一原则:直觉在先,策略性推理在后。她就道德的起源、道德的两种认知过程、道德认知的六大发现和追求选票的政客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硕士生温钰槟分享道德心理学的第二原则:道德的内涵不仅止于伤害和公平。她就道德疆域的多样性、三种道德伦理、跨出道德矩阵、道德的其他内涵、五大道德基础及保守主义的优势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硕士生张新玲和双小雨共同分享道德心理学的第三原则:道德凝聚人心,但具有盲目性。硕士生张新玲从支持群体选择的证据、投入群体的能力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内容的介绍。硕士生双小雨围绕对宗教的误解、政治的分歧和道德心理学三个方面进行分享,并提出了一些阅读思考和困惑。

 


  与会师生就分享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硕士生陈宇哲认为判断一个人是什么主义者,需要根据他当时的身份和所处的立场来分析,所以对某个人的判断会根据具体情境的变化而转变。


  博士生陈嘉杰认为本书是一本基础性的书籍,有着较强的可读性。他还提出本书未涉及到的观念:善于合作的团体会比单打独斗的个人更有优势,且当今道德较过去而言更具进步性。同时,他还对本书的书名表达了自己的理解。


  孙银光副教授认为当下关于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关研究是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推进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相信某种原则,但实际行为却会与之大相径庭。


  博士生刘志芳认为该书对自身的思想冲击很大。近年来,关于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不仅仅只停留在理性层面或者是情感层面,而更多的是涉及到理性与情感共同作用的相关探析。

  

  至此,德育所2024年春季学期第6期学术沙龙圆满结束。


上一篇:我所所长杜时忠教授应邀参加福建省石狮市“全过程人民民主进校园”系列活动,并作专题报告
下一篇:喜讯 | 我所博士生杜佳慧、刘晶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