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7日,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24年春季学期第7期学术沙龙在田家炳601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由博士生母志蕊主持,孙银光副教授和德育所全体硕博士参加。
本期沙龙共有两项议程。一是博士生陈婷丽就《帕夫雷什中学》一书进行读书分享;二是博士生叶贞莹对其论文《算法逻辑的道德风险与德育新范式》进行分享,最后师生进行讨论交流。
01
博士生陈婷丽从作者简介,主要观点,章节解析和思考感悟这四个方面对本书进行了分享。
首先她对作者和书籍内容进行了介绍,指出《帕夫雷什中学》是一本深入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著作。这本书是对一所学校的介绍,更是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念的深刻阐述。
接着她从教师集体的重要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环境的教育意义这三个方面阐释了书籍的主要观点和章节内容。在教师集体方面,强调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育教学工作成功的保证,教师集体应成为志同道合的“创造性友好集体”。同时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育、德育、体育、劳动教育和美育等方面,并着重强调了学校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最后,她从学生叙事,未来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美学特点这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悟并提出相关问题。
与会师生就分享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博士生陈嘉杰针对帕夫雷什中学的类型、办学特点以及办学目的等提出了疑问。
博士生母志蕊针对本书的第四章德育部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书中提到的德育思想是属于社会本位的,其逻辑起点是促进社会发展,德育目标是进行公民教育,且注重德育与劳动教育的联系。
博士生刘潞认为苏霍姆林斯基既是一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也是一位研究教育的教育专家,因此他很注重实践,致力于将教育理论付诸实践。在书中也提到了许多实践案列,这对教师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博士生杜佳慧提到这本书具有较强的实操性,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对什么是好的学校这一问题,提供了建设性的设计。并建议阅读这本书时,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辅助论文进行拓展性阅读,以深挖更多深层次的有价值的内容。
02
博士生叶贞莹从叙事和分格:理解人的两种方式、算法逻辑蕴含的道德风险、道德教育的新范式这三个方面展开论文分享。
首先,她阐述了理解人的两种方式,即人本逻辑下的成长叙事思维和算法逻辑下的分格化约思维。她提出在智能时代,德育范式的转型、更新和重构需要考虑到算法逻辑中看待和理解人的分格化约思维,这使我们需要考虑其潜在的道德风险。
接着她论述了算法逻辑蕴含的道德风险,指出算法逻辑下对人的分格化约式理解加重了价值标尺中比较性的砝码降低了对非比较性标准的关注,算法逻辑会在空间、时间、关系和行动三个方面对人产生影响带来道德自我的虚拟化,且算法对人的分格式理解会改变道德责任分配方式,导致责任归属的模糊、被动和分散。
最后,基于以上风险,她提出了德育新范式:叙事合分格。即以三层次的道德评价模型来配平价值标尺、以现代化的交往理性来增强道德自我关照、以常态化的道德反思实践来弥合责任分散。
与会师生就分享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博士生陈嘉杰提出自己的疑惑:将人进行分格化后是否还能再融合为完整的人?此外,他认为论文主要按照事实逻辑构建,缺少道德成面的价值判断。
博士生杜佳慧认为该论文逻辑清楚且有理论深度,但评价一个人仅仅只靠技术分格来看,缺少人文意识。
博士生陈姗姗认为文章中提到的德育新范式是社会学、人工智能以及教育学相融合的德育新范式,给人工智能时代的德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文章中提到的算法和算法逻辑的界定可以进一步明确。
博士生刘潞对文章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文章标题和内容的侧重点有偏差。她认为文章提到的三个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关联性不强,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手段和目的,并针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孙银光副教授肯定了论文质量,认为该文章有理论深度,关注了技术应用背后的问题。但是这篇论文关注的问题偏宏观,面向的是社会,没有聚焦到具体类型的人群,导致后面提出的德育新范式下的对策不聚焦,操作性不强。他建议可以聚焦到具体的人群,让论文的焦点更明确,从而使德育新范式的对策更贴合实际,更具操作性。
至此,德育所2024年春季学期第6期学术沙龙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