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研究成果 > 正文 基地研究成果

德育所成果30 | 张添翼:《学校制度情境论》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 日期:2021-03-08 浏览:

8E54


  作者/  张添翼

男,1986 年生,河北保定人,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德育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全国少先队研究基地研究成员。主要从事德育原理、儿童品德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全球教育展望》《教育学报》《教育研究与实验》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0 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一项,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一项,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课题多项,参与写作《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德育研究》等著作。


                                                               

内容介绍


                                                               

制度德育论倡导“通过道德的制度培养道德的人”,在当代中国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实践领域有一定影响。本书从演化的角度阐明制度对人类生活具有基本规范意义,结合多学科研究成果特别是道德心理学的理论资源提出“制度情境”这一概念,并指出制度以制度情境为中介,以道德化、民主化为机制影响儿童个人品德。本书还进一步用量化研究方法检验了这一理论观点,并对优良学校制度情境的目的、标准及其建构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学校制度育德的异质的具体的作用机制做了初步探索。

目 录

B879


                                                               

后 记


                                                               

制度德育论是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的理论旗帜,是我的博士生导师杜时忠教授的理论主张。也许是受到导师“感召”的影响,也许是自身性格的原因,自2013年读博的那一天起,我就觉得自己的博士论文应该去研究制度德育。“研究别的”这个念头从来没有过。只不过没想到,从博士生、博士后到正式工作,我还没研究完。


没研究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总觉得自己对制度育德的认识还不够。2015年,我申请了华中师范大学的优博培育计划,项目是“制度育德的过程研究”。之所以要研究“过程”,既和我们制度德育团队的研究进程有关,也和我自己的研究能力有关。就前者来说,自杜老师2012年发表《制度何以育德?》一文后,我们团队对制度育德的过程与机制的研究就进入到了一个攻坚阶段。在我之前的几位师兄师姐,多少都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使命朝这个方向探索,当然也都有研究未尽之处。就后者而言,我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漫长过程中,在沙龙上围绕“机制”做了几次报告,但始终找不到有创新的思路和观点。于是,在杜老师的建议之下研究“过程”。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就过程谈过程”的思路不通,于是就转向了“制度情境”的思考。抓到制度情境,多少跟我看了一些看似和德育无关的学科的书有关,比如社会心理学,也跟博士毕业要求发表2篇C刊的要求有关。因为那时我连一篇C刊都还没发表出来,心急如焚,就把大论文“过程”放一边,先去琢磨“制度情境”的小论文了。博士三年级开学后,我把制度情境的小论文拿给杜老师看。他问了一句:“你是准备不写‘过程’,写‘制度情境’吗”?这一问,让我彻底坚定了把博士论文选题改为制度情境研究。同时既“深刻”又“偷懒”的把研究问题确定为“制度何以育德”。于是,2016年这才完成了《制度何以育德?——关于学校制度情境的理论研究》这篇博士学位论文,也就是这本书的主体部分。


无论是在答辩时,还是在盲评中,老师们总体上还是给了这篇论文较肯定的评价。但也有些“质疑”,譬如一条盲评意见:“论文提出制度何以育德,以及制度育德的路径和手段等,都缺少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支撑,其科学性和可行性无法检验。”因此2017年在博士后期间,我又申报了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学校制度情境及其育德机制研究”。在进行理论思考的同时,尝试着做一些制度情境影响儿童道德的实证研究,以检验、支持自己提出的理论观点。与此同时,在看过的演化心理学、人类学这样一些看似“不务正业”的书的基础上,思考制度和生活的关系问题,“试图”通过整合制度德育论和生活德育论的方式,推进对制度育德认识框架的研究。这一阶段的研究,整合到博士学位论文之上,就基本构成了这本书的样貌。


至此,我从制度情境的角度研究制度育德机制的“第一阶段”研究基本算是完成了。就着制度情境这个议题,自我感觉还延伸出了新的研究生长点。与此同时,正式工作后又面临着课题申报等方面的压力。2019年申报国家课题前,我已经连续两年没有中。当时在德育质量监测和制度德育这两个主题之间犹豫,但“好在”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成功立项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制度育德作用机制的差异性研究”。这个课题的意图,是想在制度、情境、人都存在差异的事实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制度育德机制和制度情境的认识。特别是希望能把握儿童生活于其中的制度情境的异质性与复杂性,深度探讨不同类型的制度对儿童道德成长的不同影响,以及制度叠加的因果效应,切实捕捉以城乡差异为表征的文化、经济、家庭、师资等多重因素影响的儿童制度情境的差异。一些初步的不成熟的想法,也以余论的方式呈现在了这本书中。


总之,这本书试图呈现的是过去五六年我对制度育德的点滴认识。在《一个学生眼中的制度德育论发展史》中,我说自己既是杜老师的学生,也是制度德育论的学生。既然是学生,自然应该去理解、发现老师的思想,而且应该是带着自己的经验去创造性的理解、发现。反过来,这个理解、发现老师的过程,也成为了我的特别重要的一部分经验。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既是在呈现我对制度德育论的认识,也是在呈现着我是谁。


也正是部分地由于“自我形象管理”的原因,这本书的修改与出版一拖再拖。我所做的,是让自己放平心态,把著作也看作是一个“过程”,无论是对制度育德的认识过程,还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既然是一个过程,除了对自己的研究负责之外,也应该接受它的不足。这种念头既督促了我的出版工作,也督促着我的后续研究。


无论是这本书的写作与出版,还是过去十年的生命历程,杜老师都给了我所能给的支持、督促与帮助。博士后导师周宗奎教授鼓励我完成了心理学部分的研究。硕士生导师程红艳教授始终关心着我的成长,也对书中的诸多观点提了宝贵建议。李太平教授、涂艳国教授、王坤庆教授、岳伟教授在我博士答辩会上给予的肯定,增强了我做学术研究的信心。德育所的同门和同学,在我每一次沙龙汇报时提的意见或建议,都启发我完善了这个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何军华老师、王炜老师等为这本书的编辑出版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张添翼

2020年8月于武汉家中




                                       



上一篇:德育所成果31 | 李伟:班级管理如何促进“交往共生”
下一篇:杜时忠:从重大疫情反思人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