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J].上海教育,2016,(27).
[2][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李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6.
[3]滕珺.21世纪核心素养:国际认知与本土反思[J].教师教育学报,2016,(2).
[4]魏锐,刘晟,师曼,周平艳,王郢,陈有义,刘霞,刘坚.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支持体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
[5]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8).
[6]唐智松,徐竹君,杨士连“.核心素养”概念的混沌与厘定[J].课程·教材·教法,2018,(8).
[7]崔允漷,邵朝友.试论核心素养的课程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17,(10).
[8]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2019,(2).
[9][17]崔允漷.素养:一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概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10]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11]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12]李颜如.核心素养内涵的人性基础建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13][15][16][19][20][27][28]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67,67,67,2,67,87,88.
[14]李国秀.评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J].哲学研究,1984,(12).
[18]王烨晖,辛涛.国际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模式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15,(9).
[21]黄进兴,李孝悌,葛兆光.谈思想史研究的趋向[EB/OL].www.aisixiang.com/data/93359.html.2015-11-01.
[22][26][31][3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5,135,136,135.
[23]曹永国.从实践崇拜到实践批判:教育理论研究的现代逻辑[J].高等教育研究,2014,(2).
[24]杨志成.核心素养的本质追问与实践探析[J].教育研究,2017,(7).
[25]林雅婧.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J].黑河教育,2019,(12);郑亨华.在综合实践中形成语文核心素养[N].语言文字报,2019-12-11(010);周中兵.基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题组设计策略[N].科学导报,2019-11-12(B02).
[29][30]李镇西.是哪些因素让老师的精力耗费在无效甚至无聊的忙碌中?[EB/OL].https://www.sohu.com/a/155685411_200190.2017-07-09.
[33]陈佑清.教学论新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59.
[34][38]李钢.话语文本国家教育政策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192.[35]蔡清田.素养:课程改革的DNA[M].台北:高等教育,2011:54.
[36]周黎安.行政发包的组织边界——兼论“官吏分途”与层级分流现象[J].社会,2016,(1).
[37]庞明礼.领导高度重视:一种科层运作的注意力分配方式[J].中国行政管理,2019,(4).
[39]姜涛“.重新研究”的方法和意义[J].读书,2015,(8).
[40]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序2.
[41]石鸥.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42]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不再制定考试大纲杜绝“考什么、学什么”[EB/OL].http://edu.china.com.cn/2019-06/20/content_74903897.htm
2019-06-20.
[43]赵秀红,林焕新.从“一纲多本”到统编统审统用——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诞生记[N].中国教育报,2019-08-28(01).
[44]乐晓华,曾毅.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文言文对译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
[45]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46]张紫屏.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源于英国的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6,(7).[47]王嘉毅.多维视角中的农村教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