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教育研究前沿 > 正文 道德教育研究前沿

制度视域中的多维对话——第七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综述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日期:2018-06-29 浏览:

 

 

2017年12月16日,由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召开。来自美国、中国台湾和内地的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围绕“班主任制度”这一主题,就中国班主任制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高考改革与班主任制度的可能走向、班级教育管理制度的国内外比较、班主任制度的研究视角与范式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促成了中国班主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国内与国际的对话、历史与发展的对话。研讨活动让大家对目前国内外有关班主任制度的最新成果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得到了与会专家和代表们的高度评价。

 


班主任制度; 高考改革; 国际班级制度比较; 研究范式;

 

2017年12月16日

 


第七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召开。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 来自北京、上海、湖北、广东等地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部分中小学校校长、班主任, 以及一些关注教师成长的杂志编辑共60余人齐聚湖北武汉。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班主任制度研究”。与会代表就中国班主任制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高考改革与班主任制度的可能走向、班级教育管理制度的国际比较、班主任制度的研究视角与范式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中国班主任制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中国班主任制度的历史是整体的历史,对其研究需要坚持整体史观,从整体上对中国班主任制度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与反思。与会代表通过回溯班主任制度的历史变迁,总结当代班主任制度的发展问题,预测未来班主任制度发展的若干趋向,突出了班主任制度研究的历史性和创新性。


(一)班主任制度发展的历史阶段


论坛中,与会代表围绕班主任制度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形式展开了讨论。杜时忠认为班主任制度从萌芽到产生、发展,经历了级任制、导师制、班主任制三个阶段,历史上的班主任制度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如教育分离、权力导向、机械规训和管理主义,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制度存在的价值基础、组织基础、体系基础和文化基础的研究,更注重时代发展、国家转型和教育改革中班主任制度的变革和发展。顾慧芬将班主任分为霸权式、责任式、慈母式以及育人式四种,分析了班主任从以“纯粹”与“自觉”精神为特征到以“智慧”与“保障”的现实需要为特征的发展历程,认为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中,班主任制度的发展是一个批判继承的过程,要继承吸收历史上班主任制度发展中的优秀成分,并将其整合、吸收到当代班主任制度的发展中来。

 

(二)班主任制度实践的现实问题

 

论坛围绕班主任制度的现实问题,从不同层面对当前班主任制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第一,论坛从宏观层面探讨了现代班主任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讨论了班主任制度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熊华生认为我国班主任制度存在管理主义倾向、主体专业水平不够和班主任岗位需求与投入不平衡等问题,因此,教育理论界与政府应明确班主任工作“主业”的教育定位;地方政府与学校应增加投入,明确分配导向;学校和班主任应明确班级工作规范与评价导向;政府和学校要不断推动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


第二,论坛从微观层面探讨了班主任制度不同方面存在的问题,考察了不同层面班主任制度的改革策略。齐学红认为我国对班主任的要求趋向于管理主义,这对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构成了一种外在的约束性力量,而不是提供更多的支持性力量。因此,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在制度建设方面需要从管理逻辑走向专业逻辑,激发和调动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促进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式发展。


此外,与会代表还从集体主义和评价体制等角度对班主任制度发展问题进行了分类剖析与系统考察。卢旭从集体主义这一视角论证了班主任制度改革坚持集体教育原则的重要性,认为主任制度改革需要推进全员育人,建构以班主任制度为主,多种班级教育管理制度并存的制度体系。仝磊通过阐释奖惩性与发展性两种班主任评价体制的异同,建议从班主任道德领导力、班主任自评和元评价三方面进行改进,构建奖惩性与发展性有机结合的班主任评价体制。

 

上述分享与讨论, 基本上从班主任制度的历史发展、基本问题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是对我国班主任制度发展的整体回顾与反思, 也不断启发与会代表探讨班主任发展的制度基础。

  

高考改革与班主任制度的未来走向


随着高中教育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的不断发展, 针对班主任制度的现状与出路的探究不断深入。中国班主任制度是走向消亡抑或持续改革?结合国家相关高考改革政策, 本次论坛就高考改革政策与班主任制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对我国未来班主任制度的走向提供了一定启示。


杜时忠分析了新高考对学生、教师、管理和德育的冲击,认为在国家转型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制将走向走班制;初中和小学的班主任制度将更加完善、多元化。顾慧芬从形成方式、内容结构和内涵发展三方面对班主任制度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即要从外部激发走向内部生成,从点状成事到整体成人,从“单兵作战”到“带团成长”。卢旭提出班主任制度的改革必须坚持集体教育原则,突出“教育性”,推进全员育人,切实分散和分担班主任职责,建构以班主任为主,多种班级教育管理制度并存,以促进学生在集体中共同成长的制度体系。李伟指出,班主任制度要成为一种有声音、有故事、有过程、有空间的制度,面对无限丰富、灵动与可能的学生生命,好的制度要促进生命自身的丰盈成长。


与会代表围绕“高中班主任制将走向走班制”及“新高考政策对班主任制度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这两个命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针对未来高中班主任制将走向走班制这一推论,部分代表持不同观点。谢德华认为固定班级和走班班级相结合仍然是未来高中班主任制度的主要形式,我们应该用综合融通思维看待这一发展历程,不能用非此即彼的思维来分析这一问题。李家成以浙江、上海等地的实验为例,指出实践中固定班级和走班班级存在的现实必然性,并强调走班制改革要结合现状,仔细评估,切勿为走班而走班。还有代表将走班形式分为“高考体制改革下的探索性走班”、“应对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走班”及“以兴趣、特长或部分学科为标准的小范围走班”三种类型,认为不同类型的走班,其发展趋势也是不同的,不可一概而论。针对新高考政策对班主任制度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代表们基本肯定了新高考政策在未来班主任制度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但强调不能将新高考政策当作逻辑起点,而应将学生真正的需要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

 

班主任制度的研究不能脱离相关的国家教育政策。论坛中, 针对班主任制的存废及新高考政策对班主任制度发展的影响等问题, 与会代表们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 既体现了研究者群体的学术争鸣意识, 也体现了其扎根实践、勇于对话的学术实践。

班级教育管理制度的国内外比较


与会代表还就我国内地班主任制度与台湾地区以及其他国家的班级教育管理制度,从整体宏观层面及具体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我国内地班主任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阐释,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也为我国班主任制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整体班级制度的比较


与会代表围绕着国际上班主任制度不同现状,从整体宏观层面及具体微观层面对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班主任制度发展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


代表们从班主任制度的宏观层面,分别就中国台湾、芬兰和美国的班主任制度进行了整体的介绍。


李家成分析了中国台湾导师制的形态与内涵,认为中国台湾初中的导师是担任学科教师之外的另一岗位而非专职,导师在班级中的空间存在是稳定的,且与学生的交往关系是密切的,导师的工作内容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中国台湾导师制与内地班主任制是一致的,而与欧美国家的中学导师制则有很大差异。


许婕从芬兰教育制度理念切入,分析了其“一个都不能少”与“人人都要好”的教育教学制度,“见林又见树”与“先林后树”的班级管理制度和“严苛而自由”与“无监督更认真”的教师聘用制度,并对我国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建议。


徐静茹从核心理念、作用机制、实施步骤对美国CM-CD项目做了详细介绍,并就我国如何建立一套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参与、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自主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和说明。

 

(二)微观班级文化的比较

 

  

除了宏观层面上的整体把握,与会代表还从具体微观的班级文化及班级管理层面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为中国班主任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启示。


郑滨耀比较了中美学校的班级组成与运行模式,指出中美两国都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着力于学生学习生活的组织、管理以及学生公民意识和个性的培养。但由于中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差异,学校的班级组成与运行模式迥异。具体表现在:第一,班级的组成方面,中国的中小学都实行固定班制,班长任肩负着独特的责任。而美国的学校实行走班制,班级运作形式和教师的责任分工就大不相同。第二,在班级管理制度方面,中国班主任制度展示了一种班级文化,美国的走班制却呈现出一种分流管理的模式。具体来说,美国中小学校任课教师肩负教书与育人的全面职责,同时,学校心理咨询、学业指导、问题疏导也在学生的班级管理与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概而言之,中国班级管理强调班主任的主导性和学生的自觉性,美国则强调各科教师的分担管理及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中美在班级管理方面各有特色, 应相互学习, 彼此借鉴。

 

(三)启示与互鉴

 

在对中外班主任制度整体和班级管理等具体方面进行比较之后,如何发挥国外班主任制度的优势,发现国外班主任制度的局限是我国现代班主任制度改革和建设必须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不少学者指出了国外走班制的种种优势,肯定了走班制在班主任管理工作和学校教育变革中的重要贡献。郑滨耀认为美国走班制具有个别辅导、各科教师分担管理和强调规章制度与法律的特征,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因材施教,突出关注学生心理辅导;对于教师而言,这既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又能提高全体教师的管理能力。


另一方面,与会代表认为国外走班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区域适应性,我国班主任制度也有自身的优势。李家成肯定了中国台湾地区初中的导师制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关键作用。国外走班制的形成和发展建立在本土文化及具体班级情况的基础上,并不具备广泛的适应性。而我国班主任制度具有重视班级文化、班主任全面负责学生管理和强调学生的自觉性的特征,注重培养集体文化和学生的自觉性,授予学校和教师更多权威和职责, 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越性。我们要看到我国班主任制度的优势,同时也要承认我国固定班主任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端,要在合理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和适当的变革。


班主任制度研究的视角及范式


与会代表从多学科多维度对班主任制度展开研究,力图为我国班主任制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范式。


(一)多学科视野

 

王宁从政治学角度出发,以当代西方政治学的一种新理论——新制度主义为理论视角,从新制度主义中的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这三种流派切入,考察了班主任行为与制度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班主任行为在个体层面上受理性选择的影响, 在组织层面受制度环境的约束或制度环境促其扩展。


刘长海从伦理学的角度对中小学班主任制度的道德性进行了审视,认为班主任制度的改革要有道德意蕴,应该从公正、人道、实用三个制度德性标准来审视。他分析了班主任工作制度存在的德性缺陷,并预测当前部分教师担任班主任的学校内部分工制度可能终结, 人人都是德育导师的制度将成为可能。


孙启武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在分析学生基本心理需要——安全需要、关系需要和自主需要的基础上,探讨了小学至高中阶段学生基本心理需要的发展特点,探明了学校环境对学生基本心理需要发展的影响。


张聪从社会学角度,对卓越班主任生成的整体社会生态及新型社会背景下班主任的工作思维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教育生态的多维镶嵌性、要素非线性和功能重叠性出发,分析了我国当前严重的教育生态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规范生态的动态平衡中促进卓越班主任的生成。


陈雪芳从思维方式这一视角,阐释了“融”时代背景下班主任的工作转向,即班主任要形成综合融通的工作思维, 从实体思维转向关系思维。


谢德华介绍了试验学校在探寻与学习“新基础教育”六个学期不同的表现与进展,总结了实验学校的SHEN式发展实质———从深度实践走向深度发展,认为只有师生深度参与、坚持反思研究、注重关系交往、形成长程系列的班级建设实践,才能真正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二)多维度范式

 

形成研究范式,是一个研究领域走向成熟的标志。与会代表在往届论坛交流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班主任制度研究范式的建构。


李家成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合理开展本领域的研究,对当前班主任制度研究的若干观点及其逻辑进行了再研究。第一,在研究视角方面,研究者应该从教师发展角度、学校发展角度、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角度和教育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对话与丰富化角度来认识中国班主任制度,研究者不能缺失对研究视角的敏感,不能没有对价值的敏感,不能在缺乏对话的基础上继续“和稀泥”乃至于误导大众。第二,在研究方法方面,班主任制度研究应借助比较研究、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来展开。第三,在研究理论成果方面,他指出了班主任制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没有论证,缺乏论据;二是论证方式缺少合理性保障;三是缺乏辩证性,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本次论坛,代表们围绕“班主任制度”这一主题,交流研究成果,促成了中国班主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国内与国际的对话、历史与发展的对话。论坛对中国班主任制度发展进行了整体的回顾与反思,并从多维视角对班主任制度的不同方面展开了研究,体现了研究者综合融通的动态思维;论坛还探讨了高考改革与班主任制度发展的复杂关系,比较了不同国家和区域班主任制度异同和优劣,形成了班主任制度研究的全局思维和比较思维。


论坛围绕班主任制度研究的方法和范式进行了系统考察,体现了对研究方法的关注和重视。丰富的研究内容、多样化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展现出本次论坛的较高学术品质,这必将为中国班主任制度的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

 


 

 

 

 

 

 

 

 

 

 

上一篇:傅淳华,杜时忠:论学校制度情境中的教师道德学习困境
下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层次性及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