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博士 > 博士 > 正文 博士

2005级 周小李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日期:2015-01-05 浏览:


周小李,教育学博士、博士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德育、高等教育,近年来专注于研究公民教育、青年学生政治参与以及知识分子与国家的关系等研究领域。


博士师从教育学者杜时忠教授,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教育学家鲁洁先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先后在《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中国青年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著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传统及其超越》(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教育背后的性别政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当代大学生爱国热情保护与引导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曾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全国妇联暨中国妇女研究会优秀研究成果著作类三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类优秀研究成果专著类三等奖(排名第二)、湖北省妇女发展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等奖项。


近年来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以及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一项;目前正主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国家一般课题“从广场到网络:当代中国青年学生政治参与的空间转变研究”。



 毕业论文: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传统及其超越


导师:杜时忠


摘要:本文基于对我国当代教育所面临的性别困境与挑战的关注,从社会性别视角考察和反思了我国两种教育传统: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并就如何超越这两种教育传统进行了探讨。全文主要内容如下:我国当代教育所面临的性别困境,可概括为:忽视性别的教育并未消除教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而重视性别的教育又难以突破传统的束缚。这种两难境地的形成,主要源于我国教育传统的影响,即忽视性别差异的教育传统与重视性别差异的教育传统。由此,本文提出这一论点,我国当代教育走出性别困境、迎接性别的挑战,其根本路径应在于以社会性别为视角对我国教育传统予以客观认识、理性反思与创造性转化。社会性别视角是本研究所采纳的方法论视角。社会性别视角是一种女性主义视角,这一视角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处境,因此,女性是社会性别视角研究的重点。但是,社会性别视角并不是将女性孤立地提取出来,而是将女性问题置于社会性别所蕴含的权力关系中进行考察与分析。以社会性别视角分析问题的目的,在于改善女性的不利处境、并促进男女两性平等、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基于教育传统自身所具有的建构性、生成性及阐释性等特征,本文认为,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教育传统主要有两种:重视性别差异的教育传统与忽视性别差异的教育传统;本文将前者定义为性别化教育,将后者定义为性别中立教育。对这两种教育传统的提炼与界定,为全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前提。依据研究教育传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客观理解、逻辑分析与鉴别、创造性转化,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对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这两种教育予以了历史考察、理论反思与创造性转化。本文对两种教育传统的历史考察,是通过梳理两种教育传统的传承历程来完成的。经考察,本文认为:性别化教育深受中国传统男女有别社会性别话语的作用与影响,这种教育传统虽将男女两种社会性别同时纳入教育系统,但受制于了性别本质主义的束缚;性别中立教育是现代中国男女平等社会性别话语作用于教育的产物,这一教育传统挑战了性别化教育传统中的性别本质主义,赋予了男女两性相同的教育权利,但却逐步陷入了男性中心主义。因此,两种教育传统中均存在值得继承与弘扬的精神,但也存在有待鉴别、批判与转化的观念。基于对两种教育传统的历史考察,本文继而对两种教育传统予以了理论反思。这一反思首先针对的是两种教育传统中存在的若干两难问题。通过剖析这些两难问题,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动态理解性别差异及其与男女平等的关系;相同的教育结果不仅需要相同的教育过程、而且也需要不同的教育过程,即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同类同等对待之、不同类不同等对待之;平等的教育不一定就是完全相同的教育,但其核心应当为相同的教育;教育应当将男女两性培养成“完整的人”。教育应如何对待女性的问题,是两种教育传统共同面临的核心问题;在这一问题上,两种教育传统存在一相似之处,这就是对女性的排斥。为此,探讨教育应如何对待女性这一问题,是本文反思两种教育传统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本文提出这一观点,即教育应由排斥女性转向全纳女性。在当代中国教育领域,全纳女性即全纳女性这一社会性别。基于对性别化教育和性别中立教育的历史考察,并借鉴当代女性学研究的相关成果,笔者认为,教育全纳女性,应主要全纳女性社会性别所蕴含的这四个最重要范畴:家庭、母性、关怀和联结。经由历史考察与理论反思可知,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这两种教育传统,均拥有合理的、有价值的精神内核,这些精神内核应当得到传承和弘扬;这两种传统所秉持的主要观点虽然相互矛盾甚至彼此对立,但又可相互补充与彼此借鉴。因此,创造性转化这两种教育传统的一种可行路径,就是将两种教育传统予以融合,使得两种教育传统经由相融相济,而生成与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和人的发展相适宜的教育传统。这种教育传统汲取了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两种教育传统中的精华,更新了其中偏执、狭隘而陈旧的观念。借鉴当代国内外相关的教育研究与实践,笔者将这种教育传统定义为性别敏感教育。本文还就如何实践性别敏感教育进行探讨,主要观点包括:就教材而言,应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材编撰,并以之作为审定教材的标准之一,同时,教材编撰应尽可能考虑男女两性认知方式有可能存在的差异;就课程而言,应赋予与女性相关的知识以存在的合法性,并对课程内容予以调整,即设置家政课程、并将其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整合;就教学而言,应尽可能做到与男女两性有可能存在差异的学习风格相匹配,并在课堂里关注各类性别-权力关系;就教师教育而言,应开展有计划、有组织而系统的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就教育德性而言,除了让教育具有关怀德性,还应将女性社会性别中的家庭与母性纳入教育的德性,即让学校成为有教育性的家、让教育成为社会的母性。


关键词:社会性别;性别化教育;性别中立教育;性别敏感教育;女性;



 

上一篇:2004级 喻学林
下一篇:2006级 卢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