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下午,德育所学术沙龙在田家炳楼624会议室举行。程红艳教授、杨炎轩教授、卢旭副教授、张添翼博士、孙银光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李伟副教授与其研究团队以及德育所全体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沙龙。此次沙龙围绕派纳的《理解课程》一书展开。
沙龙开始之前,李伟老师表达了回到华中师范大学的喜悦,同时向其研究团队介绍了在座诸位老师。接着李伟老师以一个思考“你认为课程像什么?”开启了此次沙龙。
沙龙的第一部分由孙永敏博士汇报“将课程理解为制度文本”。她从课程开发、课程与教师以及课程与学生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她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与思考,制度文本的教师教育课程,难以保证教师对课程的参与水平,难以培养自觉、自主、反思型的教师,究竟什么样的课程有助于培养自
觉、自主、反思型的教师。
沙龙的第二部分由华科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硕士生王颖汇报“将课程理解为政治文本”。她首先介绍了意识形态和隐性课程以及抵制、反霸权、再生产的概念,随后对批判教育学的理论特征与实践特征、社会是如何再生产的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
华科课教论硕士生曾子涵基于《理解课程》本来的文本对于“将课程理解为政治文本”进行了再思考。他详细介绍了课程的政治性格应该如何理解,并指出课程是具有创造可能性的,随后他说明了如何由再生产到抵制理论以及主题的消隐、回归于分裂。最后他提出了两个问题,什么是主体以及主体是谁。
沙龙的第四部分,华科硕士生王清筱汇报了“将课程理解为性别文本”一章。她的汇报从历史背景、两种革命立场、女性主义课程专家的观点、三种学术思想以及性别分析与男性身份等几个维度展开。同时她也提出了自己的启发与思考,包括关于三类不平等的察觉、关于平等的思考以及女性主义者呼吁的有人情味、主体的课程。
随后,华科硕士生方韦波分享了“将课程理解为民族文本”一章。在解释了种族为什么作为独立文本出现以及种族性课程话语的重要主题之后,接着他也指出多元文化课程不应该只是少数民族或弱势群体的文化拼盘,而应以构建身份为目标,判定教材或课程的内容时应拒绝强调表面上的文化差异,避免形成刻板印象与偏见。
最后,华科硕士生刘明洁分享了关于“将课程理解为自传文本”的浅见。她首先介绍了存在体验课程的概念及其回归、前瞻、分析和综合等四个步骤,接着她就“公共利益与私人欲望之间的十字路口”以及“一个人说出来的都是想说的其他的不成功的尝试”等论题进行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分析。
汇报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就汇报内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杨炎轩老师认为“我意识到、对我有影响”即为情境,在情境中,人具有选择性和影响他人的能力。程红艳老师指出康德以来强调个人主体,而将课程理解为政治文本更强调群体,表示身份变化带来了民主政治的危机。之后张添翼博士提出,大家可以思考经过法定课程、教师理解的课程与学生接受的课程这几个程序之中是否再生产了课程。卢旭老师表示应注意东西方的差异,同时做到两个反思,一是反思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二是反思个人的立场、价值观是什么。孙银光博士认为教科书也是国家权力的表现,并不是中立的,同时以纳粹法西斯德国论证种族优越性为例,表明自然科学也具有政治性。李伟老师表示政治不仅具有一般性理解,也有区分理解,并提出制度与政治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一思考。
沙龙最后,程红艳老师代表德育所对李伟老师及其研究团队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表达了日后华师与华科学术团队可以多交往与沟通的美好愿望,沙龙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