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1日,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22年第二期学术沙龙在田家炳楼905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由19级硕士生进行毕业论文预答辩。沙龙由卢旭副教授主持,杜时忠教授、程红艳教授、张添翼副教授及德育所博硕研究生共40余人参加。
01
沙龙首先由教育学原理的五位硕士生进行论文预答辩。
吴女生以《新一轮中考制度改革研究》为题,从选题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过程,研究内容以及总结不足四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论文。张添翼副教授建议进一步充实挑选两市进行研究的理由,小标题需更加具体些。卢旭副教授指出,中考制度问题的根源在于高考制度,因此建议文章中要涉及到高考制度的相关内容。
易欢欢汇报的论文题目为《密集型家庭教育方式的现实困境与改进策略》。她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中国家庭教育现状,从概念界定、现状分析、原因透视以及结论与对策方面阐述。张添翼副教授认为文章概念界定比较薄弱,建议做相应的概念辨析。卢旭副教授强调量表测量的分类标准放到研究方法处。
董桂丽以《学校公开课制度对小学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为题,对学校公开课制度进行调查分析,从影响机制、问题审视、成因分析入手并提出解决策略。张添翼副教授建议将文章的核心聚焦在“影响”方向。程红艳教授认为对公开课制度的定义需进一步完善,同时建议笔墨着重于公开课对教师的具体影响。
王丹妮以《儿童孤独体验研究——基于教育现象学的视角》为题,通过对孤独的描述体验、探视以及儿童孤独现象对教育的启发等方面阐述。张添翼副教授建议按照学术思路去论述。程红艳教授指出,文献综述需更加丰富,建议对孤独的实质进行分类以扩展孤独的核心概念、孤独的类型等。
刘婕以《小学校园欺凌旁观行为研究》为题,从校园欺凌旁观行为的界定、出现的原因分析并提出建议。程红艳教授建议进一步描述清楚事实,如旁观的完整情景描述等。卢旭副教授认为工作量有些不足,建议增强文章的论证逻辑,对访谈文本进一步深入分析,以便将定义与现象结合起来。
02
短暂中场休息后,由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的四位硕士生进行毕业论文预答辩。
彭予曦以《小学中高年级少先队员政治启蒙教育的路径研究》为题,对儿童政治启蒙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提出路径。张添翼副教授建议将核心概念厘清,扩大研究对象的数量。卢旭副教授认为需进一步明晰政治启蒙教育多种路径之间的关系。程红艳教授建议添加政治启蒙的内涵这一部分。
孙文静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表演现象研究——基于戈夫曼拟剧理论视角》为题,分析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时空结构、表演的过程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张添翼副教授建议文献综述部分着重从理论视角方面论述,并调整论文标题。程红艳教授建议厘清虚假表演与真实表演的区别。
马双以《成长需要视域下少先队活动现状研究》为题,基于少先队成长需要,分析当前少先队活动课的现状。张添翼副教授建议论将文题目修改为审视与重构,注意表述方式的严谨性。程红艳教授建议扩展核心概念,将少先队活动课扩展为“少先队活动课程”。卢旭副教授建议原因与问题要相对应。
李盼立题为《小学少先队红领巾争章制度》,对红领巾争章制度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程红艳教授建议结合理论进行深度剖析。卢旭副教授认为,将文章中红领巾争章制度的“演变”这一表述改为“转型”更为妥当。
此外,杜时忠教授和张添翼副教授对毕业生论文所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杜时忠教授从标题的打磨、摘要的层次、论文的结构等方面提出建议;张添翼副教授则指出,要注意引文格式的规范、英文摘要的排版、参考文献的排序等细节问题。
03
最后,德育所为三月份生日的同学准备了蛋糕并献上生日祝福,共同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