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研究成果 > 正文 基地研究成果

德育所研究成果之十 | 李牧川:让班主任工作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来源: 日期:2020-07-09 浏览:

德育所研究成果之十 | 李牧川:让班主任工作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简介: 

李牧川,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

原文刊登于《福建教育》2020年21期卷首语


近些年,国内许多地区和学校都建立了班主任工作坊(室)并定期开展相关活动,这对于促进中国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班主任队伍建设等都具有很好的探索价值。近十年来,笔者与几所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的班主任们及有关师生一起创建了若干班主任工作坊,并开展了相关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基于这段实践经历与研究反思,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发挥班主任工作坊教育效果和专业发展价值的关键在于:从根本上去尊重、滋养与发挥班主任作为真切而完整之人的生命活力!


第一,从宗旨定位上,班主任工作坊不能仅仅停留于“工具论”的层面定位,而要回归到班主任的生命本体价值。众所周知 “班主任”是最繁琐、最辛苦、最消耗也最容易倦怠的教师岗位或角色之一。因此,传统刻板的 “以累打累”的专业发展方式并不适合班主任的实际生存状态,也不符合班主任作为人之发展的基本人性规律。“轻松、丰富、快乐、有意义”应该成为班主任工作坊的发展宗旨与与最基本原则:“轻松、快乐”体现的是教师作为“游戏人”的人性假设, “丰富”体现的是超越干瘪“单向度人”的“丰富性”人格发展原理,“有意义”体现的则是“存在人与过程人”的人性假设。简而言之,让每一个参与到班主任工作坊的班主任首先真切感受到,在这里“我首先是作为一个富有生命活力的人而存在”!


第二,班主任工作坊要激活与滋养班主任的情感生命。笔者以为,班主任工作之所以区别于主要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其存在论上的特点在于班主任首先是作为一个“互动中的有情生命”而存在。班主任工作坊也必须在存在论上体现出情感性,激活与滋养班主任的情感与意义生命,渗透与散发“情感关怀”、“意义享受”和“弱功利精神”。


第三,班主任工作坊要唤醒与提升班主任的理论生命。面对琐碎无序的工作局面、“一地鸡毛”式的散乱工作经验和自我狭隘视野中“自卑情结或自以为是”,班主任如何超拔而出获得解放与超越?要靠理论,真正被班主任个体感受、体验、交流、内化的个人理论。班主任工作坊要唤醒和提升班主任的理论与知识生命,推动工作坊内的知识分享与知识创造,帮助和促进班主任在工作坊坊内公共知识与个人知识、显性知识和暗默知识、学科知识与班主任工作知识等之间的互动与转化。


第四,班主任工作坊要体验与创生班主任的场境生命。班主任工作富有生命的“心境”灵性与“场境实在性”,但传统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忽视其场境生命,班主任工作坊则要善于体验与创生班主任的场境生命。工作坊要给班主任创造轻松、丰富、多元和进行情感交流的情境,让班主任在熟悉的情境和不熟悉的情境中放松身心,不断找回自我,发展智慧与德行,学会享受群体中的互动与合作。在笔者每一次班主任工作坊的活动中,真正的重点并不会放在某个个别的人或事件之上,而是在于智慧地通过分享、游戏、激发、濡染等方式创生“场”与“境”。其次,创造和开放一切机会,让工作坊成员及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讨论、建设工作坊,能真正地让他们对这个“场境之家”有一种真正拥有的“主人”感。其三,工作坊立志培养“大写”与“大气”的人,善于借用天地自然的无言的“场境实在性”浸润与滋养班主任教师的场境生命。


多年前,叶澜教授曾发出教育的生命之音——“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现在,我们是否也可以深切地呼唤:“让班主任工作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上一篇:德育所研究成果之十一 | 徐龙 唐一山:乡村教师研究文献述评:概览、缺憾与完善
下一篇:德育所研究成果之九 | 刘长海:经典自律理论对新时代学校德育转型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