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研究领域

Research field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领域 > 少儿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 正文 少儿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德育所成果40 | 张添翼:少年儿童政治启蒙: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
来源: 日期:2021-11-19 浏览:




张添翼: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湖北省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原文发表于《少年儿童研究》2021年第10期


为什么要对我国当代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应该启蒙什么样的政治,如何进行有效的政治启蒙?


一、新时代为什么要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

首先,每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无可选择地生活于一定的社会之中。人与人共同生活,除了合作和谐的一面,必然还伴随着矛盾、冲突。对后者的处理、解决,同时也是对社会生活的维系与发展,必然生发出政治。社会越发展、复杂,政治也就越有必要。政治规定了人在社会中的基本生活方式。在这个意义上,人的生活本质上就是政治生活,或者说是有政治意义的生活。


其次,具体到我国当代的少年儿童,他们生活、成长于21世纪的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当下的社会环境,“先验地”构成了他们的生活基础和宏观环境。众所周知,这样的一种生活环境得来不易,是几代人的奋斗、努力之下,革命、建设、发展的结果。在新时代下成长的少年儿童,既有权利也有责任了解这个社会环境究竟是何性质,从何而来、向何处去。可以说,这有助于增进少年儿童的组织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


再次,少年儿童虽然在宏观的组织、国家、社会中生活,他们的成长、发展还是要通过与家庭、学校、班级、少先队、同伴、老师等等微观组织和人的互动,进而逐渐建构个人经验,实现某种性质的社会化的发展。这些每天经验的人际互动与组织生活,也具有政治属性、政治意义。因而,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也是一个助力他们建构政治经验,增进政治能力,改善切身生活,同时增进组织的教育性的过程。


最后,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还要超越儿童个人的经验,挖掘社会建设的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正经历着一个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复兴过程。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展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做担当复兴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每一个人都自觉地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因此,我国当代的少年儿童,不仅要了解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组织、国家是什么样的,带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取得了什么样的历史成就,而且需要养成一定的政治素养,发展一定的政治能力,从而为营造个人幸福生活奠基,为解决新时代的社会矛盾奠基,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新时代应该启蒙什么样的政治

“政治启蒙”从概念上讲是价值中立的,那么,新时代应该对少年儿童启蒙什么样的政治?笔者认为至少有三点:


从政治目的上讲,应进行政治正当性的启蒙。政治关乎治理或管理、服从或遵从。所谓政治正当性,也就是治理或管理的理由的正当性、服从或遵从的缘由的正当性。对少年儿童进行一定的政治启蒙,当然包括指向具体组织、具体国家的认同。但是,认同却不能止于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对朴素情感的激发,而应该有更理性的基础。为什么某个具体的组织或国家需要、值得个人认同?认同的理由才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更为核心的方面。例如,认同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因为它是执政党,更是因为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担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认同少先队,也不仅是因为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更是因为它能够切实地维护少年儿童的正当权益,能够组织少年儿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总之,政治启蒙,表面是对组织、国家、民族、人民等的朴素情感的启蒙,实质是针对政治正当性的启蒙。反之,如果一个组织的政治治理没有提升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增进人们的生活幸福程度,那就有权反思、评价、建议、监督。而这就涉及到公民意识的启蒙。


从政治主体上讲,应进行公民意识的启蒙。自辛亥革命推翻腐朽的清政府统治,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国人的公民身份来之不易。党领导的历史历程赋予了中国人民公民身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我们有公民自觉。相对于臣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才是国家的主人。相对于私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的是为着这个公共目的,参与公共生活、公共事务的人。无论政治身份还是政治生活,都应该从少年儿童起就树立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既享有一定的公民权利,也要承担相应的公民责任。总之,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标和社会担当,对少年儿童进行公民意识的启蒙,自然就是政治启蒙的重要内容。


从政治方式上讲,应进行民主、理性能力的启蒙。觉醒的、启蒙的公民意识进一步需要民主与理性的观念和能力。历史地看,中国共产党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才取得巨大成就。逻辑地讲,民主既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也是公民意识启蒙后的必然要求。政治既然融入日常生活,民主自然也不仅仅是对应于政党、国家一类的要求。诚如杜威所指,民主不仅是一种政府的组织形式,而首要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民主政治还是民主生活,理性能力则确保民主的质量。


三、如何进行政治启蒙

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不能局限于少先队组织和显性的政治启蒙教育,而应该是全部学校教育的责任。也就是在学校生活中,通过理性能力的培养和使用,过一种民主的公共生活。之所以应该通过全部学校生活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现实基础是主体与活动有多重属性。具体来说,少先队员、少年儿童就是学生,少先队中队辅导员一般是由班主任担任,少先队活动也和学校德育活动多有重叠。这三方面的重叠,也许不利于彰显少先队组织及其活动的“独特性”,但却为少年儿童的政治启蒙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学校生活基础。


这既要求全部教育工作者都有政治启蒙的教育自觉,也要求对全部教育活动都有政治启蒙的敏感性。以课堂教学为例,教师是否营造了一种民主、理性的教育氛围,是否尊重、鼓励少年儿童对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表达独立观点,这都是有积极的政治启蒙意义的做法。再比如,学校、班级都是少年儿童切身生活于其中的重要组织,这些嵌套性的组织应该如何管理?组织的发展目标、规章制度等谁有权制订、执行、监督、改革?组织中的人,包括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老师与校长之间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相处?当学生之间发生冲突、产生矛盾时,应该以什么方式解决?等等,诸如此类,都可以从政治的角度去思考和建构,都可以看作是具有政治启蒙意义的生活。


当然,强调少年儿童的政治启蒙是全部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生活的责任,并不是否定、消解少先队组织的作用。首先,就教育者而言,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政治启蒙责任,依赖于班主任和辅导员双重身份的老师去组织和引领。换句话说,少先队辅导员可以“利用”班主任的角色,来统筹科任教师的政治启蒙教育。其次,就教育内容而言,少先队组织开展的活动主题除了关注少年儿童喜欢的活动、亲组织和亲社会的活动外,还要有意识地选择源于少年儿童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少年儿童与班队干部、辅导员、组织制度等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等作为主题,勇于直面政治的正当性。再次,就教育形式而言,少先队教育工作者在落实各级少先队工作的过程中,也就是依据政策、要求组织相应的活动、开展相应的教育时,可以相信、支持少年儿童自己设计、组织、开展、评价、改进,引导少年儿童通过民主的、理性的方式去“响应”外在要求。


总之,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就是在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包括少先队建构的组织生活在内的全部学校生活中,以人际互动、人与组织的互动为对象,以民主、理性的方式,启发公民意识,理解政治正当性,引导少年儿童不断建构政治观念、政治能力,最终实现人与组织、国家、社会的协同发展。





上一篇:少儿组织与教育研究文摘09 | 陈元元 马金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少先队政治教育的主题和路径
下一篇:少儿组织与教育研究文摘08 | 鲍建明:一条愚园路半部近代史——开发愚园路红色资源建设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