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导师谢翌教授第一本学术著作《教师信念论》出版。作为谢老师的一名弟子,我希望把我读完著作后的感受写出来,既勉励自己,也表达我对导师的崇敬之情。
谢翌教授对教师的信念有深入的思考和见解,他认为:人无信念,人生则会显得麻木和苍白。教师无信念,则教育人生会黯然失色。没有信念的教师,是无法在学校教育生活中立足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基于信念并直指人信念生成的活动,教育需要信念不仅在于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更在于教育一旦丧失信念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和必要。从“信念”的角度对教育运行机制进行反思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谢翌教授从“信念”的角度入手,对教育内在运行机制的以下方面进行了理性审视和反思:教育实践场景中,教师信念之于教育的意义何在?教师持有怎样的教育信念?这些教育信念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有何影响?教师信念与学校文化、教育实践表现为什么样的关系?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信念为何需要改变,要做怎样的改变,如何改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复杂问题,传统的线性思维方式对解决这些问题是很难奏效的。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对教师应然状态的论述颇多,而对其实然状态的研究比较薄弱。尤其是在当下的不少教育学术著作中,充斥着艰涩的理论和繁奥的论述,令人生畏。谢翌教授的这本教育学术专著是对当下“纯理论化”教育学术著作的一种突围,一种超越。这种“超越”,主要体现在研究问题的路径与方法上。
在研究的方法上,谢翌教授选取了质性研究方法,研究的主题即是了解“教师看待世界的方式”。“教师的信念和假设深深植根于教师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之中,需要研究者作为工具,到具体的情境中去移情体验,与享有某种文化的群体进行深入交谈,甚至去干预,以使教师的教育信念显现出来。”基于这样的考虑,谢翌教授采用了临床研究模式与人类学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在对教师信念研究的前沿领域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谢翌教授选取了一所中学(N中学)为研究对象,将研究的视角投向了教师的日常工作情境、言语、行为,在长期教育现场研究中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作者从教师信念入手,分析了教师信念的内涵、影响教师信念的因素、教师信念的形成过程、教师信念与学校文化的关系。
学校变革的关键人物是教师。教育改革要成功,须臾离不开教师的努力。教师如何理解改变,是教师实施变革的关键。影响教师改变的因素很多,但是最关键的还是教师信念。教师信念难以改变,“在于以某种教师信念为基础的学校文化根深蒂固。”因此,教师信念不仅是理解和改变教师的切入口,而且从本源上决定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理解和认同。传统的观点认为,教师信念必然引领教学实践。其实,这种观点是过于武断和线性的,在今天看来,教育实践取决于教师信念与实践情境两者的张力。教师如何能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场坚守自己的信念,进而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而不被教育实践中不良文化异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若要教师能真正秉承并忠于自己的信念进行教育,学校必须创设一种民主、和谐、探究的学校文化。
谢翌教授认为,教师信念是理解学校文化的突破口,教师信念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学校文化不仅是教师信念形成的沃土,更是学校文化变革的核心。学校文化是由教师的信念和假设、价值观、做事方式等组成的整体联动的结构。教师的信念和假设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基础,理解教师信念是学校文化重建的重要前提,那么什么是教师信念?教师信念包括哪些内容?教师信念不仅指教师关于教学方面的信念,更主要是指教师关于教育整体活动的信念,内容包括:(1)关于学校愿景的信念;(2)关于课程与教学的信念;(3)关于德育的信念;(4)关于科研的信念;(5)关于学校管理的信念;(6)关于教师自我的信念;(7)关于学生的信念。
透过这七方面具体信念的揭示,谢翌教授归纳了教师信念的形成阶段:第一阶段是被动地接受和无意识地习得;第二阶段是信念的具体化和显性化;第三阶段是个人信念的反思和哲学化。同时,谢翌教授还归纳了影响教师信念变革的五个因素:(1)先前的信念与认知冲突;(2)情感;(3)信念强度的影响;(4)学校文化;(5)学校同事。最后论述了教师信念变革的七个基本策略:(1)重组教师工作的条件和结构;(2)鼓励学习者反思和揭示个人隐性的教学知识和信念;(3)让职前教师参与结构性的实践情境;(4)信息加工的信念变革模式;(5)检视个人带入课堂的隐性知识与信念;(6)重建中小学关系;(7)理论与实践互动整合模式。
我国著名的课程专家马云鹏教授在为这部著作所作的序中,对该著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马教授认为:“谢翌博士的研究对中国教育而言只是一点,透过这一点,人们可以思考中国教育的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相信这本书给读者带来的不只是一所学校的故事,还可能会促使人们思考与学校文化与教师信念相关的诸多问题,以及千百万所类似的学校所发生的故事。”诚如马教授所言,谢老师所做的研究工作可能“只是一点”,是“沧海之一粟”,但是,透过这“一点”能窥视中国教育的“深层次问题”,没有点的探究,哪里有面的完整呢?
理论研究必须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必须直面现实问题,这是谢翌教授经常对我们讲的。谢老师这样讲,自己也这样做了。在研究的过程中,谢老师立足于扎实的田野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多次深入N中学访谈、调查,甚至吃住都在N中学。不仅如此,谢老师对自己深入一线所得的资料进行了规范而细致的分析、梳理、整合,使理论研究建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之上。研究的全过程,体现了谢老师深厚的理论根基和求真务实的实践立场。《教师信念论》研究的工作量之大,理论文献和实践资料之厚重,在当下的博士论文中是少见的。
“在夜深人静时,坐在凤凰树下,拥抱着荡漾在心中的无限伤感,编织着关于学校生活的文字。看着校园里那些没有生机的生命,心中既痛心又无奈……多数时候,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憋屈。”
文字的背后是精神,文字是生命、情感的结晶。谢老师这种扎扎实实做学问的精神和态度,这种对教育的深切同情和关照,这份对教育独有的深情和钟爱,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不止一次问自己我能像谢老师那样做学问吗?倘若谢老师没有坚忍不拔之意志和严谨治学之态度恐怕是很难做得到的。我想也正是由于谢老师具有这样的信念,谢老师的著作才比别的学术著作多了一分平实和自然。生命流淌的文字,让人感受到的是生命的跳动,是生命被深深地唤醒。
在研读谢老师的著作时,我经常被谢老师生命化的叙述而感动,深刻地感受到谢老师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四年一线的基层工作经验,是谢老师教育人生的最初积淀。也许在常人看来,四年如一梦,逝去就逝去了,没有什么值得留恋和回忆的。但是,在谢老师那里不是这样的,逝去的四年给了老师“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故事。或许是为了实现自我教育人生的超越,谢老师离开了那所让他烦恼让他忧的学校。“离开”是需要勇气的,那么是什么让老师鼓足勇气离开当初工作了四年的学校呢?通过著作的引言,谢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
“自从离开了那所学校之后,有一种想法一直没有停止过,就是一定要把教师的内心世界揭示出来,清楚地了解:是什么让教师如此做事(要树立教师个人的威信,对“问题学生”坚决不能手软,需要给他们“颜色”看),却问心无愧?是什么在操纵着他们的行为?为什么他们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问心无愧、理所当然的?
“是什么让我们的学校生活远离了意义世界?又是什么让灿烂的凤凰花如此失色?是什么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和学校的和谐发展?是什么让师生对自己的生活如此冷漠?这一切的一切又是源于“谁”的操纵,而让校园的生命力逐渐走向萎缩?”
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谢老师去不断地跋涉和探索。谢老师从东北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至今已近五年,到目前为止,谢老师未曾一日离开过对教师信念领域的关注和耕耘。作为谢老师的弟子,我有幸亲眼目睹了导师在学术研究上的勤奋与用功,对导师而言,没有节假日,没有应酬,一心扑在学生和学术上……这种精神总让我深深地感怀,也更坚定了我扎根教育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