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基地动态

《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和《重构学校制度生活,培养现代公民精神》两课题的研究进展汇报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日期:2016-04-28 浏览:


2016427日上午,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第八期学术沙龙在田家炳楼601教室召开。本次沙龙聚焦于两个重大课题的研究进展和结题工作,一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二是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重构学校制度生活,培养现代公民精神》

首先,杨炎轩教授报告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第一个子课题“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的研究进展,包括三个部分,即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学校德育体系的概念、内涵及要素,现有学校德育体系的评价与反思。

围绕以上三个方面,与会的师生各抒己见。张添翼博士建议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应该关注全体,通过德尔菲得到的要素认识局限于学校内部。杜时忠教授认为培养目标从建设者到公民转变的论证不足,并提出要从政治民主化、市场经济的需要、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国民性的改造四个角度加强论述。杜教授认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思维模式不应是静态的、点式的、线性的,而应是立体、系统、复杂的,提出学校德育体系建构主要的理论基础应是公民教育理论和系统论。华中科技大学刘长海副教授认为学校德育体系的横向贯通症结在制度设计,学校教育需要考虑制度的创新比如走班制和全科教师。武汉纺织大学喻学林教授提倡制度思维视角在课题中的运用,并认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应重视人和人性,并注意明晰公民教育和德育的区分。华中科技大学李伟副教授提出教育并不完全由外部因素决定,教育也可以反向影响社会与国家,这应是双向的关系。

 接下来,张添翼报告了国家社科基金“重构学校制度生活,培育现代公民精神”结题准备情况。对此,程红艳教授提出三点建议。其一,内容要精简,突出亮点并符合结题报告的要求,需要加强文献综述和核心概念界定。其二,对学校制度生活的界定应采用事实性定义,而非规范性定义,这样更有利于研究。其三,学校的党团活动是否列入学校制度生活需要商榷。杜时忠教授提出,要兼顾结题报告和专门著作,并提出了章节安排。

 本次沙龙研讨有力推进了德育中心的重大德育课题研究。



上一篇:“大中小学德育过程衔接”的研究进展汇报
下一篇: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先生学术报告会:幸福比优秀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