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基地动态

华中师大德育所“新时期学校德育发展路向(二)”研讨会顺利举办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 日期:2022-11-28 浏览:










2022年11月27日,“新时期学校德育发展路向(二)”研讨会以线上形式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雷万鹏教授应邀出席,曲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海南师范大学易连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高德胜教授、四川师范大学郑富兴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叶飞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李敏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孙银光博士做主题汇报,全国各地的德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学者同仁在线参与交流。研讨会由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杜时忠教授和所副所长程红艳教授共同主持。本次会议共计3000余人参加。




雷万鹏教授


开幕伊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雷万鹏教授致词。首先,雷万鹏教授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德育研究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他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两个目的,其一,以学会友,通过搭建学校德育发展与变革的学术对话平台,诚邀知名专家与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的成员围绕学校德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研讨;其二,恰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建院100周年,雷万鹏教授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华中师大教育学院的大力支持。他指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建设遵循“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即坚持以教育学科为主体,以心理学、信息科学等为支撑。在向下一个百年发展中,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将围绕四个方向展开,分别是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政策与治理、信息化教学变革与教师教育创新。





杜时忠教授


杜时忠教授代表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致词。首先,他说明了举办此次研讨会的目的,即探讨德育理论,促进学术交流,搭建德育平台,并表示要把“新时期学校德育发展路向”学术研讨会长期办下去。其次,他感谢与会的专家学者对德育所的指导与支持,感谢雷万鹏院长对德育研究所工作的肯定与支持。最后,他指出,德育研究所以及制度德育研究团队的整体工作,包括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同全院同事和全国同仁一起,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和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奉献绵薄之力。


专 家 报 告





戚万学:二十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主题变换及启示


首先,戚万学教授指出在研究二十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时,相较于详细论述这一时期道德理论和实践形式,我们更应该关注各道德理论共同关心的主题,并对道德教育的主题加以论述与界定。其次,他将二十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道德教育的萌芽和奠基时期、20世纪4050年代:国家主义教育的兴盛时期、20世纪6070年代:自由主义道德教育改革时期、80年代中至世纪末:传统道德教育的回归时期,并对这四个阶段的历史背景及道德理论的主题进行论述。最后,他指出,基于以上研究,现代中国道德理论建设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第一,要有历史感,关乎方位、立场;第二,要有现实观照,关乎使命;第三,要有学术关切,关乎职守。





易连云:基于中国传统道德内涵的现代德育解困


易连云教授指出,教育是一个解困的过程,我们永远都在解困的路上。他从四方面提出了现代德育之困。首先是现代德育根本之困: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德育是一个公共概念,不适于用一个学科来界定,如果德育只研究道德,那么就无法解决现今学校教育面临的一切问题。其次,易连云教授对德育概念进行解读。他指出道德不是简单的行为规范。从古至今,“道”在不断地衍生,“德”在不断地演变。新时代伴随着新的道德,我们应从道德的动态演化中看到新时期的问题。再次,易连云教授谈到了当前德育的困境,即德育方式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实际教育效果差强人意。最后,易连云教授回应了现今社会对于德育效果的质疑。他指出我们的难点在于做不到知行合一,我们不仅要解决学生的问题,还要解决成人的问题,德育知行合一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






高德胜:道德情感:本质、类别与意义


高德胜教授指出:学界关于“道德情感”的诸多基本问题尚且缺乏统一认识,如什么样的情感才能称为道德情感?道德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反道德情感等。基于以上问题,高德胜教授给出自己的见解。首先,他提出道德情感判定的两个基本准则:道德情感作为道德主体的某种反应或态度,在各式各样的反应或态度中,是否有一致的成分;道德情感是对好恶的态度与反应,在善恶问题上,我们是“举善(恶)不避己”的。其次,他通过阐明主体样态与道德情感的关系以明确道德情感的定位。道德情感分类是探寻道德情感本质的一种方法,情感是道德情感的主导性成分。最后,高德胜教授指出道德情感的研究意义在于理解道德的本源;解释道德情感与道德行动的关系;道德情感与不道德行动的关系;厘清道德情感的本质。






郑富兴:学校德育体系课程化的空间逻辑


郑富兴教授从三个方面展开报告。首先,他指出了学校德育体系课程化的空间需求。空间性是德育课程的重要特征,从空间角度审视学校德育课程体系课程化,是学校德育实践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当代课程研究领域空间转向的具体表现。其次,他阐明学校德育体系课程化的空间本质是 “化空间为地方”,空间视角下的学校德育体系是一种伦理空间和课程空间。最后,郑富兴教授认为学校德育体系课程化实践是一种空间实践,并提出了实现空间实践的具体路径。即在课程设计上,将德育目标转换为空间伦理,建构预期的伦理空间;在课程实施上,将空间伦理转换成个体经验,师生亲历课程空间;在课程评价上,让学校课程空间保有弹性,赋予学校德育课程空间以自由性、差异性与扩展性。





叶飞:公共参与精神的教育——对“唯私主义综合症”的反思与超越


叶飞教授首先对“唯私主义综合症”这一概念进行溯源,并指出 “唯私主义综合症”的现代根源。其次,他分析了上述观点在中国社会的适用性,并指明中国现代社会也容易滋生“唯私主义综合症”。叶飞教授认为“唯私主义综合症”具体表现为个体私利主义、竞争性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工具主义。再次,他阐述了“唯私主义综合症”的社会及教育根源。其中,社会根源有三:一是传统共同体生活方式及价值理念对个体控制的消弭,二是“流动性”现代性社会的产生,三是公共领域发展的不健全。教育根源则包括以竞争性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教育机制、如同“走钢丝”般的教育压力以及公共品格教育的衰落。最后,叶飞教授认为可以从制度、文化和行动三个层面展开公共参与精神的培育以应对现代个人“唯私主义综合症”的发展倾向。



李敏:小学教师的性别素养初探


李敏教授首先介绍了问题提出的现实背景,并指出小学教育中的性别现象和对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性别化理解在各国教育实践中愈发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其中,研究者聚焦于小学女教师的数量优势以及对小学教师角色的“护理者”隐喻上。其次,基于小学教师的性别现象,李敏教授提出了“性别素养”这个概念,旨在让教育场域中的“性别”存在于、自洽于教育的专业诉求中。再次,在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李敏教授提出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一个关键事实,即性别差异参与了重要的教学过程,由此也带来了“类似偏见”的“性别问题”。在研究的专业取向上,李敏教授尝试超越生物本质视角与社会建构视角,提出回到教育自身——即基于“小学教师专业伦理”的研究视角,进而提出了“小学教师应具备性别素养”的研究观点。李教授最后指出小学教师在教书育人的专业工作中应当遵从性别敏感、性别公正、性别友好三条伦理准则,并具体解释了三条准则的内涵及实践建议。






孙银光博士:国家认同教育的三重发展逻辑


孙银光博士从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家认同教育的历史演进逻辑、理论转换逻辑及实践发生逻辑四个方面做出分享。首先在研究背景及意义方面,孙银光博士指出目前关于国家认同教育发生过程、发展逻辑的认识并不清晰,以至于滞碍了相应的教育实践,本研究拟在探索新时代国家认同教育的现实进路。其次,他认为中国国家认同教育的历史演进经历了近代国家之前的传统型治理权威、中华民国时期的人格型治理权威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法理型治理权威三个阶段。他指出国家认同教育的理论转换逻辑是从有机型国家认同教育到工具型国家认同教育最后到互动型国家认同教育。再次,孙银光博士从稳定性持续的角度探寻国家认同教育的实践发生逻辑,并提出了三种实践取向,一是以异求同的实践取向,二是知情并重的实践方式,三是系统建构的实践路径。最后孙银光博士强调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这要求我们在梳清国家认同教育发展三重逻辑的基础上,重新发掘新时代现实进路,进而建构新型而稳定的国家认同。


七位专家学者分享结束后,与会师生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最后,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程红艳教授做总结发言。她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求真精神和全国同仁的热情参与表达了真挚的感谢。之后,她发出倡导,希望能够在疫情退散之际于线下继续与全国德育同仁开展热烈讨论,共同致力于中国德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至此,本次新时期学校德育发展路向(二)研讨会在收获满满中落下帷幕。







上一篇: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第四届学术年会暨“真教育联盟”第七届年会顺利召开
下一篇:沙龙 | 德育所2022年第十五期学术沙龙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