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基地动态

沙龙 | 德育所2022年第十五期学术沙龙简报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 日期:2022-11-19 浏览:












2022年11月18日,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22年第15期学术沙龙在田家炳楼624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由博士生娄琳琳主持,杜时忠教授、程红艳教授、孙银光博士和德育所全体硕博生参加。


本期学术沙龙有三项议程:一是硕士生论文分享,徐烨佳:《大班幼儿人际沟通模式偏好——基于受欢迎型幼儿与被拒绝型幼儿比较的案例研究》、孙丹红:《“双减”政策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变化分析》;二是博士生袁丹丹读书分享:《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三是师生共庆生日。





01  论文汇报






徐烨佳:《大班幼儿人际沟通模式偏好——基于受欢迎型幼儿与被拒绝型幼儿比较的案例研究》



徐烨佳从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以及研究讨论与建议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小论文。


首先,徐烨佳指出本研究灵感来源于萨提亚沟通模式。萨提亚认为人做出任何一种沟通姿态背后其实都隐匿着一种其对于自己和他人的社会性认知,尽管不良的沟通姿态不利于维持一段公开的、透明的、开放的、生成的社交关系,但是个人仍有可能通过增强沟通自觉、调整行为来逐步促使不良的沟通姿态向积极、正向的沟通姿态转化。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研究假设:沟通行为是存在且作用于人际关系的内在机制。她利用幼儿园的实习经历并结合田野观察确定了其研究问题,即“大班不同社交地位幼儿沟通行为属性和微观结构”。采用双边活动论和信息符号论两种理论视角来界定“沟通行为”这一概念,并拟定了包括沟通场所、沟通功能、沟通者、沟通方式等在内的可观测指标。


接下来,徐烨佳详细介绍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和目的抽样法。通过同伴提名在28个孩子当中确定处于不同社交地位的幼儿,进而通过教师问卷和现场行为观察从12名孩子当中挑选沟通行为特征相对较为明显的被拒绝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并利用观察法和访谈法获取资料。在剔除无效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多级编码并进行包括个体内和组间的比较研究。


研究得出:一是大班幼儿沟通环境的选择均偏好于游戏和生活区域;二是无论处于何种社交地位的幼儿,其交流目的大多指向发起共同活动;三是含低结构材料的区角中更容易出现幼儿高频率的主动交往行为;四是在言语沟通模式上,被拒绝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存在显著差异。受欢迎型幼儿肯定型的自我表达、关注型的会话方式以及主动协作式的交流会更便于其交流目的的达成;五是两者在非言语沟通模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受欢迎型幼儿正向型的沟通姿态和积极的神态会更容易得到其他幼儿的回应。


最后,该研究基于结果反馈提出四条建议:一是创造生活化、低结构的沟通环境促进幼儿交流协作能力的发展;二是丰富语言刺激,提高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三是及时地回复幼儿,培养其正向的沟通姿态;四是注重原生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幼儿会话情境当中的关注意识。此外,徐烨佳也进一步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一是大班幼儿的沟通行为与社交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阐释仍不够深入;二是研究者自身“局内人”和“局外人”两种身份的切换导致了观察连续性的缺失。


针对该论文研究,与会师生进行了交流探讨。






硕士生高一蓝提出疑惑:低结构性材料的概念是什么?


硕士生徐烨佳回应:低结构材料是指如积木这样的物体,其功能性并不确定和突出的,具体概念可结合情境理解。


博士生何婧提出疑问:被拒绝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这两种类型的幼儿究竟如何界定的?


硕士生徐烨佳回应:本研究参考的是庞丽娟老师的同伴交往的评定表,孩子们互选出最喜欢和最讨厌的孩子,通过互选的结果来计算分析进而判断分层。


博士生刘丽中建议:论文中对于被拒绝型幼儿的概念界定更像是对一个被忽视型儿童的定义,建议再做梳理斟酌。


程红艳教授认为该论文的题目及研究方法饶有趣味,鼓励同学们多做选题较新、低成本的实证研究,但要注意明确材料搜集的具体内容。此外,本研究的具体发现如果只是讲儿童比较局限,可以延伸拓展到家庭教育、进一步挖掘其背后涉及到的家庭和社会要素。与此同时,沟通对于人的情感理解要求水平是比较高的,幼儿阶段的交流可以称为人际交往活动,但并不一定能达到沟通这个层面。因此文章相应的表述有待斟酌商榷。







硕士生孙丹红:《“双减”政策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变化分析》


硕士生孙丹红从“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变化及问题、成因分析以及改进对策三个方面分享了小论文该研究采取了个案研究的方法,以武汉市A小学三年级a班班主任兼数学老师X老师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内容进行为期六周的跟踪调查并进一步得出实证结果。


首先,她指出“双减”政策初衷与归旨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但作为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呈加重态势。表现在班主任的工作时间进一步延长,限制了自身发展;同时,班主任的工作内容量增加,严重裹挟着个人生活;此外,多方苛求及多重工作压力容易诱发班主任的躯体化并加重个体精神危机。


其次,孙丹红分析了问题成因的三个可能性来源:政策、学校和班主任自身。一方面,国家政策对于班主任这一特殊群体的工作考核内容等表述是趋于模糊的并且在执行过程中采取“一刀切”的做法,由此引发了来自家长和班主任的双向情绪压力;另一方面,学校层面缺乏激励和保障,持续打击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未能保障班主任静心育人的良好条件;而从班主任自身出发来看,其专业能力与素养的缺失也是造成其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孙丹红提出三方面的改进对策:一是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要全面考虑,过程中灵活施策;二是学校要完善激励评价制度,简化学校考核流程;三是班主任要培养专业素养,提升自身包括时间管理能力、教育引导能力、压力调节能力等在内的专业能力。


与会师生也就本篇论文充分交换了意见与建议。







博士生刘丽中对于该篇研究中个案的代表性存疑,建议从增加数据支撑和突出创新性两方面进行再打磨。


博士生付东兵认为文章并未阐明“双减”政策对于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要关注并加以区分班主任身上所兼有的育人和学科教学的双重身份,进一步思考论述“双减”是否拓宽了育人的边界。


博士生卢迎丽认为要区分普通教师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边界,明确其核心工作内容,班主任工作大多和服务内容的联系更加紧密,对于家校沟通等多方面都有直接影响。要在此基础上分析双减政策下班主任的工作到底有何变化。


博士生刘莎就文章的结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于班主任工作内容变化的阐述前后存在一定的矛盾点,建议进一步研读细化双减政策的相关论述。


孙银光博士对于该篇文章的行为思路表示肯定,但同时也指出文章题目不应止步于原因分析,对于全文的概括性欠佳。同时对于班主任工作变化的描述不够聚焦,要明确文章研究的态度和主题,把握好论述的尺度。


杜时忠教授强调双减政策给班主任老师带来具体变化的理论逻辑要深入分析,文章当前的论述较为模糊;与此同时,对于工作变化的个案分析可以通过表格等方式将班主任在心理及生理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前后对比,目前的论述说服力不强。


程红艳教授指出本文最大的问题在于核心问题界定不清,其问题实质是班主任工作负担加重;此外,本文研究方法不够规范,要严格按照个案研究的方法实践,充分描述研究对象及相关研究信息。要注重所引资料的饱和度以补充个案研究带来的单薄性,多梳理研读相关的文献及理论,对于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要跳出就事论事的思维固式,拓宽国际视野和格局。





02  读书分享





博士生袁丹丹《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首先,袁丹丹从可读性、道德推理方式以及理论梳理三个层面给出了自己分享本书的理由并对本书的作者迈克尔·桑德尔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主要著作等进行了简单介绍。


其次,袁丹丹按照时间维度从古希腊时期、中世纪、近现代以及当代的罗尔斯和麦金太尔这五个阶段对“公正”这一概念进行了溯源和阐释,介绍了桑德尔认为要达到公正的三条进路:功利主义进路、自由主义进路和美德主义进路,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桑德尔关于这三条不同思考公正进路的阐释和驳斥进行了微观的梳理介绍。


再次,袁丹丹介绍了桑德尔援引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主义进路的公正观以阐释书中所论述的“道德应得”和“共同善的政治”这两个概念。桑德尔认为公正不可避免地具有判断性,一个公正的社会涉及对善良生活的共同推理,并且要基于“目的和合适”的理论。与此同时,袁丹丹也分享了共同体主张下的道德个人主义以及社群主义两种内涵及义务主张。


最后,袁丹丹谈及了本书的价值与局限:尽管本书提出恢复亚里士多德时代的美德主义进路的伦理观对当时西方的德行价值消退以及社会危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本书并未建构起一种全面的、体系化的公正理论。与此同时,袁丹丹提出了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困惑:从微观教育公平视角来看,教育的起点均等、过程均等、结果均等到底是何种意义上的均等?教育在强调公平的同时是否也要兼顾效率问题?“因材施教”是否和均等的概念是冲突的?


杜时忠教授指出:对于公平的论述是一个综合的价值序列。首先是人人平等,平等的概念是比较好理解的,主要是基本权利要平等。但是很难达到人人平等,所以才有“公平”这一原则的出现,就是公平竞争和机会均等。现今很多涌现出来的商业精英正是依照公平发展的产物,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财富。再次是关注弱势群体,如若得到财富,而不知道帮扶弱者、回馈社会,就会产生失衡,此时便出现和强调了“正义”这个概念,这也是罗尔斯观点的核心要义所在。


博士生潘晓芳针对袁丹丹的困惑提出自己的观点:教育所强调的三个方面的均等并不是指对所有儿童实施同样的教育、给所有儿童上一样的课程,同样包含因材施教的正义意蕴。


程红艳教授强调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把握和理解结果均等的内涵:第一层是教育要促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一个基本的未来公民标准;第二层是可测量型的标准,即不同水平、层次的孩子在学校能够获得同样幅度的进步;第三层是面向未来的角度,即在未来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够拥有获得幸福的同样的可能性。





03  生日祝福






德育所为十一月份过生日的同学准备了蛋糕并献上生日祝福,共同拍照留念。



至此,德育所第15期学术沙龙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


上一篇:华中师大德育所“新时期学校德育发展路向(二)”研讨会顺利举办
下一篇:会议预告 | 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第四届学术年会暨“真教育联盟”第七届年会议程(附直播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