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25年第七期学术沙龙暨2025届毕业生欢送交流会在田家炳601会议室顺利举行,沙龙由博士生叶贞莹主持,杜时忠教授、程红艳教授、卢旭副教授、张添翼副教授、孙银光副教授、李芳老师以及德育所博硕研究生参加。
本次毕业生共有13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7人。

沙龙伊始,2025届博士毕业生朱胜祥、付东兵、廖思伦、卢迎丽、刘志芳、刘潞以及硕士生龚丽冰、王健怡、鲍俊仿分别分享了求学感悟与未来展望,纷纷表达对德育所及老师的感恩之情,字里行间满是对培育之恩的深切谢意。大家感叹时光飞逝,感念老师不仅是学术导师更是人生导师,在学业和生活上都给予了诸多指导,直言德育所的氛围让其重拾学习状态,更领悟到博士毕业并非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每一次掌声都饱含着大家对彼此的祝福与鼓励,浓厚的师生情谊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空气中流淌,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接着,德育所的老师们纷纷向毕业生表达了殷切的祝福和期待。张添翼副教授提出,未来进入新的环境,要学会坦然地处理问题和困难,对自己要有明确的定位,找准属于自己的坐标。祝愿毕业生们都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在人生的舞台上,活出肆意张扬的精彩。程红艳教授则指出,毕业生们要在生活与工作过程中一定要自强不息。相信自己,要不断战胜自己,克服内心的恐惧与惰性,拿出不服输的精神,勇敢地迎接每一个挑战。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更要坚守道德底线,它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同时,要有精神追求,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价值。杜时忠教授提出三点寄语:第一,面对困难,心态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希望之门。第二,学无止境,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段经验都是一块基石,它们会帮助你们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攀登更高的山峰。第三,无论何时,都要始终保持善心。唯有坚守善良,才能真正实现生活的意义,拥有充实而美好的人生。

至此,为期两个小时的欢送交流会伴随着掌声、欢笑和动容落下帷幕。

祝贺刘志芳、刘潞、卢迎丽、付东兵、朱胜祥、廖思伦、龚丽冰、王健怡、鲍俊仿、吴静仪、王静、罗可雯、黎玲利毕业快乐!
来日之路光明灿烂,愿每位毕业生在人生新的旅程闪闪发光,径行直遂,青云万里,尽情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