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基地动态

沙龙|德育所2025年春季学期第六期学术沙龙简报
来源: 日期:2025-06-06 浏览:


2025年6月4日,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25年第六期学术沙龙在田家炳601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议程为硕士生开题汇报与教师指导。


沙龙由卢旭副教授主持,张添翼副教授、孙银光副教授、李芳老师以及部分德育所硕士研究生参加。


张新玲

《小学弱势家庭家校沟通的多维困境与补偿策略研究》

张新玲从立论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现存困惑四个方面进行汇报。一是选题缘由,她从时代、现实和个人角度展开论述并进行简要的文献评述。二是研究内容,她对弱势家庭研究从理论建构、现实探微、困境审视、策略建构等方向展开。三是研究方案,采取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等进行研究。四是研究困惑,她从理论适切性和调研对象选取两个方面提出困惑。


针对张新玲的开题报告,张添翼副教授认为题目需要进一步优化,补偿策略用法需要进一步优化以及研究对象需要进一步明确。李芳老师认为研究的关键问题应当侧重到家校沟通上来,研究的问题需要定位精准。孙银光副教授同样指出题目的表述需要进一步提升。卢旭副教授提出应当明确研究关注重点是弱势还是交流,并建议聚焦到交流。


郑盼盼

《少先队劳动教育的校本化研究——以L小学为例》

郑盼盼从选题缘由、研究综述、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汇报。首先她从政策驱动、现实诉求、案例价值三方面论述选题缘由,并指出少先队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其次从劳动教育和校本化两方面进行研究综述。然后对劳动教育、少先队劳动教育、校本化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汇报研究理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激励理论,最后简要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大纲。


针对郑盼盼的开题报告,张添翼副教授认为需要围绕“校本化”去组织研究提纲并对劳动教育等概念进行进一步检索,期待能和数字时代进行进一步融合。李芳老师从研究大纲及理论基础两方面提出建议。孙银光副教授认为需要深入考虑研究问题并完善文献综述。


陈宇哲

《小学教师道德宽容的理论探索与困境纾解》

陈宇哲从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难点、研究困惑等四方面进行汇报。首先她从政策要求和教育现状角度论述研究背景。其次从理论框架、现状、现存问题及成因、解决策略四个方面介绍研究内容,并介绍拟采取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然后提出教师道德宽容理论建构过程中存在的研究难点。最后从研究本身和撰写方面提出个人研究困惑。


针对陈宇哲的开题报告,李芳老师对其选题表示了肯定,并提出教师道德宽容可以进一步精准研究范围。孙银光副教授提出研究对象可以进一步明确,宽容的类型分类可以进行实证研究后动态调整。卢旭副教授同样提出应当具体定位研究范围并明确研究者的价值倾向。


涂卓

《城市儿童同伴在场交往研究》

涂卓从选题背景、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内容与方法等四方面进行汇报。首先她从价值定位、时代背景、实践触动等介绍选题背景,并从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展开论述。其次梳理文献发现关于同伴交往和在场交往的研究成果,并对“在场交往”进行概念界定。然后从交往机会、交往质量、交往意愿等角度介绍研究的核心问题。最后简要介绍采取的研究方法并交流个人存在的研究困惑。


针对涂卓的开题报告,张添翼副教授认为题目可以进行进一步斟酌考虑,针对研究对象提出建议并提出价值意蕴应当考虑深化。李芳老师提出理论基础可以进一步优化。孙银光副教授提出数字时代的陪伴出现新形式也可以参照考虑。卢旭副教授提出可以加入数字时代并聚焦交往质量。



双小雨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学校教育实现研究》

双小雨从选题缘由、研究问题、研究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汇报。首先介绍选题缘由时,她认为该研究存在研究空间、研究价值、研究兴趣。其次研她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意蕴、现实状况、优化路径三方面论述研究的核心问题。最后从准备、前导和正式阶段介绍个人的研究大纲设计。


针对双小雨的开题报告,张添翼副教授指出应统一文章的核心概念,并指出生成机制缺乏过程链条。另外,民主的概念不应当只局限于制度。李芳老师提出应发挥硕士生优势深入、鲜活、微观的展开研究分析。卢旭副教授提出研究对象太大,需要进一步聚焦。


王超

《少先队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实成因与消解路径——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

王超从选题依据、核心问题、研究方案、创新和预期成果等四方面进行汇报。首先从制度性矛盾及理论缺口介绍少先队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选题依据。其次从三个维度介绍核心问题及研究定位。最后通过核心框架、研究方法和设计及技术路线介绍研究方案。最后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及社会价值的角度介绍研究创新点和预期成果。


针对王超的开题报告,张添翼副教授指出标题需要进一步斟酌考虑,区分中队辅导员和大队辅导员的差异,并提出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需进行进一步理解进行适当的逻辑框架调整。李芳老师对其文献综述表示肯定,指出该研究中倦怠发生的解释力很重要。卢旭副教授认为可以精简题目,聚焦研究的辅导员人群。



郭周怡

《数智时代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理论阐释及现状优化》

郭周怡从研究缘由、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四方面进行汇报。首先是从时代呼唤、主体需要、实践需要三方面介绍选题缘由并介绍研究数智时代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其次介绍文献综述,对关于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发展问题研究等进行梳理评述。然后介绍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核心问题,并进一步指出研究难点和创新点。最后介绍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案,并系统讲述了研究大纲。


针对郭周怡的开题报告,李芳老师提出论文的细节性表述需要优化,文献综述需要进一步体现研究主题。孙银光副教授数智时代的特点需要明晰,以及研究框架需要进一步优化。卢旭副教授提出反向思考的可能。


温钰槟

《师范生职业情感及其培育路径研究——以H大学为例》

温钰槟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等三方面进行汇报。首先从政策背景和现实背景两方面介绍师范生职业情感的研究背景。其次,介绍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并进一步针对师范生职业情感进行文献评述。最后,分章节详细介绍了整体研究思路。


针对温钰槟的开题报告,张添翼副教授提出需要区分职业倦怠的不同,并对选题意义提出疑问,最后对文献综述的逻辑提出建议。李芳老师需要提出聚焦师范生职业情感的真正重点,回应本体问题。孙银光副教授逐章进行分析指导,提议需加强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等方面的理论支撑。


邓蕴

《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胜任力的提升路径研究——以W市为例》

邓蕴从研究缘由、研究困惑等两方面进行汇报。首先介绍缘于自身经验和身边案例的启发,因而关注少先队的研究。其次表达了论文撰写和问卷制定等方面的困惑,并提出论文的题目及逻辑优化方面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导。


针对邓蕴的开题报告,张添翼副教授肯定了研究可行性,指出研究关键是少先队辅导员的胜任力模型的建构。孙银光副教授提出量化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学习。


卢旭副教授从整体上提出建议:

论文分析模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套路化,缺乏理论性和针对性,可以进一步优化。

至此,德育所2025年春季学期第六期学术沙龙圆满结束。


文字:王晶

图片:陈晓雯

编辑/排版:陈晓雯

审核:程红艳


上一篇:沙龙 | 德育所2025届毕业生欢送交流会
下一篇:喜讯|我所六名博士生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