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研究成果 > 正文 基地研究成果

卢旭:学校德育的三大深层矛盾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日期:2015-07-27 浏览:

学校德育的三大深层矛盾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要:深入分析学校德育的矛盾有助于我们明确学校德育问题的实质与对策。学校教育的功能长于“知识授受”而弱于“品德培养”,必须与家庭、社会德育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其德育目标;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趋势中,学校德育必须加强一元价值导引,巩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核心地位,促进合理的价值秩序的形成;局部的、短期的学校德育要产生全面的、长期的社会道德效应是一个复杂面漫长的过程,要求我们正确看待学校德育的实效,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在校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矛盾分析、功能限定、价值导引、幸福目的

 

当前学校德育研究,亟待突破“问题—对策”的简单思路,深入分析学校德育的矛盾是一种更好的选择。矛盾分析,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明确学校德育问题的实质。许多看似不同的问题其实是同一矛盾的不同表现,把握矛盾能够使我们避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顿。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学校德育问题的正确途径。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与动力,洞悉矛盾能够使我们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盲目。

杜时忠教授曾指出当前学校德育面临“十大矛盾”,对学校德育矛盾做了全面的分析。[1]不足在于一是矛盾太多,难以把握主要矛盾,二是分析较浅,仍然是就问题谈矛盾。深入分析学校德育矛盾,需回归到学校教育本质。就本质而言,学校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矛盾,从社会的角度讲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与人的素质发展可能的矛盾,从个人的角度讲是个人发展的主观愿望、努力与社会所能提供的客观条件、支持的矛盾。结合时代背景,这一根本矛盾在作为学校教育组成之一的学校德育中,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校教育“知识授受”的功能限定与“品德培养”的功能期望的矛盾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功能期望,然而学校的实际功能如何,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要求,则受到学校的组织特性制约。学校,就其组织特性而言,更适宜“知识授受”而不适合“品德培养”。一方面,学校教育从其产生、发展来看是以传播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而学校教育于文字发明之后才出现。文字是知识的载体,它使得知识能够以脱离个体经验的形式存在,也使得学校教育这种专门的教育活动成为可能;近代以来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推动,要求更多的人掌握和运用知识,学校教育因此扩大和普及开来;当前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降临,更加凸显了知识的重要性,学校教育无可避免地被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学校的组织结构也是应传播知识的要求而构建的。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在知识授受上的高效受到一致的肯定,但在品德培养上的评价却莫衷一是。知识可以由师到生的单向传递,而道德却要基于人际之间的互动和对话,而班级授课这种组织形式是不利于,至少是不适宜互动和对话的。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两类主要成员。学校对于教师而言是工作单位,教师在为人师表的同时也需要通过这一劳动获得合理报酬;学校对于学生来说是接受教育的场所,学生应该遵从社会的要求来发展自我。学校的组织性质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并不相同,[2]因此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要求不可能一致。学校组织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存在着内在矛盾,这种矛盾必然削弱学校对学生的道德影响。

近代以来学校教育大发展的一个结果就是,学校教育以“教育专业化”为名,侵占和接管了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垄断了整个社会的教育职责。[3]这一方面造成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衰落,另一方面也给学校教育背负上沉重的负担。学校教育必须完成其不适宜的,原本主要由家庭和社会承担的德育职能。学校教育不适宜品德培养,但并非不能培养品德,关键在于明确学校教育在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中能够做到什么,有所为,有所不为。学校教育长于知识授受,因此对于学生系统地了解、掌握道德规范,提高学生道德认知、判断能力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在道德情感、道德实践等不擅长的方面,学校教育切忌强力而为。学校生活只是学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学校德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学生在学校之外的家庭、社会生活服务。虽然学校教育可以通过“模拟”家庭、社会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但它不可能替代家庭、社会生活,在真实的家庭、社会生活中自然的道德实践和品德发展才是最本真的德育。学校德育要做的,能做的就是利用自身优势,引导和帮助家庭、社会德育的重建、复兴、深化发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及尽己所能整合各方对学生的德育影响。

 

二、“价值多元”的社会趋势与“价值一元”的教育导引的矛盾

学校是社会中承担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职能的正规机构,学校教育必须引导学生融入社会,认同社会的基本理念,因此作用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学校德育所秉持的价值观只可能是一元的,即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当前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价值多元”。社会民主开放程度的增加、人们生活方式的丰富多变、独立个性的多样展现等等,都使得多种异质价值观的共存成为可能。同时“价值多元”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也是必须的,它能够充分保障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动力、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对比前述两个方面,似乎是社会对学校德育提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要求,着实令学校德育有些无所适从。这种困惑在今天表现地尤为突出——我们在欢呼个性自由发展的同时始终担心主流价值的消解与失落。这种焦虑使得学校德育改革常常裹足不前。

为了澄清这一困惑,首先必须明确两点:第一,价值多元是多种价值观有序地和谐共存,而非无序地混乱冲突,其中社会主流价值观居于核心地位,对其他价值观起着引导、协调的作用,而其他各种价值观围绕着主流价值观,是主流价值观的延伸和具体化。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主导与被主导、应然与实然的关系,在一元基础上促进多元发展,在多元发展中凸显一元主导。二者作用的层次不同,实则不存在必然的矛盾。[4]第二,今天的中国社会并非已经处于价值多元的状态,而是在向价值多元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存在多种价值观,但这些价值观尚未形成一个合理的秩序和稳定的结构。[5]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趋势,合理的价值秩序的建构,需要突出主流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这就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德育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进程中,应该也必须发挥重要的建构作用。一方面学校德育内容应该更加“兼收并蓄”,吸纳社会各种合理的价值观。主流价值观的核心地位是在与其他价值观的相互作用中确立的。学校德育要摒弃不必要的价值焦虑,树立价值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其合理性、先进性,必然会在各种价值观中居于主流地位,发挥强大的导引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德育方式应该从传统的思想灌输转变为思维导引,促进学生从学会行动转变为学会选择,达成广泛的价值共识。一种价值观既包括若干价值观念,对应具体的可能行为,也包含某种价值思维,用以调整各种价值关系。主流价值观的核心地位体现在以其价值思维来统领和整合其他各种价值观,在面对价值矛盾和冲突时指导人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而不在于用自身具体的价值观念去取代其他价值观念,限制人的合理行动和创造力的发挥。

 

三、学校教育的局部性、短期性与道德效应的全局性、长期性的矛盾

教育是人生的奠基。人们总是希望学校能够为学生全面适应社会和长远的终身发展做好准备,但是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总是局部的、短期的,局限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时空中。这种矛盾在学校德育上表现得尤为明显。[6]学校德育不同于智育。学校智育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并在内部通过考试等手段来检验。学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智育其实是一种“自证预言”,其效果好不言而喻。而学校德育传播的道德规范,提倡的道德行为,只能在学校内部实践很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是为了学校之外的社会生活服务,加之今天社会价值多元化趋势的影响,其效果不确定甚至是差也可想而知。从基础教育的“双基”,到高等教育的“专业”,再到进入社会的“职前培训”、“在职提高”、“继续教育”等,智育在学校和社会之间以及继后的发展中有着明显的过渡、衔接和递进的程序,而德育相应的程序却并不清晰,其提升进化的内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从童年到成年,人的生活其实是一个从单纯到复杂、由幻想而现实的过程。伴随着学生的长大,学校德育则是以越来越抽象的道德规范、越来越高贵的道德理想、越来越纯洁的道德信仰来要求学生,无怪遭致“脱离生活”的诟责,也使得这些规范、理想、信仰孤悬于道德生活的苍穹中,徒然与人可望不可即之感。

学校德育的影响要扩散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认识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我们改变对学校德育实效的那种不合理的苛求。我们今天认识德育实效,不是从学校德育自身未来的、长期的效果来看,而是以社会急剧转型期出现的道德问题来指责学校德育的不力。这种要求不可能即时地解决现实问题,能否有助于问题的未来解决也未定,更有可能干扰当下学校德育的正常进行。我们应该把学校德育的重点从提高所谓的德育实效,转变到对德育合乎教育规律、合乎学生发展的自身优化上来,从一味追求德育的间接社会效益,转变到强调德育的直接效果上来。如何衡量学校德育的直接效果呢?不是看其为学生成年以后的生活是否做好了准备,而是要关注学生当下生活的质量,即学校生活本身是否幸福。幸福是生活的内在目的,不存在于生活之外,我们不能为了将来某种不确定的幸福而放弃今天的幸福。我们面对学生,不知道他们以后能否幸福,只能努力让他们当下生活得幸福。一个人现在生活得幸福,那么他今后必然追求延续幸福;一个人现在生活得不幸,即使他将来能够得到幸福,之前的遗憾也永远无法弥补。道德是关于幸福生活的道理,学校德育必须有助于学生的幸福。

 

 

参考文献:

[1]杜时忠.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J]. 当代教育论坛,200412):47-50.

[2]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51-256.

[3]杜时忠,卢旭. 转型期的教育崇拜:困惑、释疑、求解[J]. 探索与争鸣,20087):43-47.

[4]杜时忠,卢旭.多元化背景下的德育课程建设[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5-25.

[5]卢旭. 教育价值的多元、混乱与秩序重建[J]. 中国教育学刊,20125):36-38.

[6]朱家安. 学校德育矛盾的调查与研究——以广西五所中学为例[J]. 教育探索,201112):142-144.

 

 

 

上一篇:杜时忠,管贝贝:试论德育的过程本质
下一篇:程红艳,孙永敏,卢丽洁:正义感与大学生公民德性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