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研究成果 > 正文 基地研究成果

研究生论坛14 | 刘 潞:我国家庭道德教育的研究进路与未来展望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 日期:2022-05-06 浏览:




刘 潞: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原文载于《江苏教育研究》2022年第1期




摘要: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对我国家庭道德教育发展脉络的梳理从家庭道德教育一般问题与促进家庭德育路径探索两个研究角度进行。我国家庭德育一般问题研究包家庭德育内涵、功能、与其他德育关系、问题与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促进家庭德育发展的路径包括配备家庭教育导师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家校社合作提升家庭德育质量,提高隔代教育质量等。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家庭德育研究的中外比较和国内东西部地区差异比较研究、隔代教育的正向作用研究以及家庭德育合力研究等。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德育;道德教育;《家庭教育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从国家法律层面赋予了家庭道德教育功能的合法意义,使得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了“国事”,也更加强调了良好的家庭德育能够促进未成年人道德水平的发展,对未成年人健康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养及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形成具有奠基和启蒙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总书记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在全国发行,直接推动了家庭德育理论与实践工作的进展。家庭是未成年子女接受道德教育的第一场所。当下,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的问题比较突出,重视道德教育已成为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家庭德育发挥着德育启蒙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子女在没有进入学校与社会时,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将良好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等传递给子女;当他们进入学校或者社会以后,家庭德育不会中断,甚至形成“德育反哺”现象。家庭德育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情感上的感染性、方式上的多样性、功能上的权威性和奠基性等特征。本文基于文献数据,从家庭道德教育一般问题与促进家庭德育路径探索两个研究角度,梳理我国家庭道德教育研究的脉络和现状。


一、家庭德育的一般问题研究


(一)家庭德育的内涵研究


在我国古代,最初有德育之实,而无德育之名。先秦时期提出的“六艺”中的“礼”,就有道德教育的痕迹,我国古代所提倡和尊崇的孔孟之道,皆是道德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1]近现代,学者们对德育的定义主要有两种:广义的德育,即“大德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和家庭教育等诸多方面,导致德育概念的“泛化”[2]2;狭义的德育,即“小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即向青少年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其中包括道德意志、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对此,有学者指出应该对“德育”概念持“守一而望多”的原则,即严格意义上的德育基本内涵仅指道德教育,也要进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2]5


家庭道德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有着不同的目的和要求[3]188。诸如古代孔子儒家思想、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近代以来的《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等,都为后世家庭德育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古代中国,上至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都注重家庭道德教育,强调传承优良家风[4]193。家庭德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家庭为基本教育场所,家庭成员之间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相互施加道德影响,从而培养和提高道德品质的教育。家庭德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情关系[3]188。家庭德育主要是家长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实质是教育子女如何“做人”[5]。我国学者洪明认为,家庭德育是家长为孩子提供适合孩子品德成长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构建和提升的教育活动,是促进子女道德自主构建的价值引导活动[6]。对于家庭德育的类型,学者骆风将家庭德育分为显性家庭德育和隐性家庭德育。显性德育内容的选择、目标的设定、方法的实施,以及家长的教育观、教育能力等都直接影响到家庭德育的实效;在隐性德育中,家庭环境、人际关系以及家长的自身素质等,间接影响到家庭德育的效果[7]


(二)家庭德育的功能研究


家庭德育的功能发挥即以家庭为基本形式,家庭成员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德育内容的选择、目标的设定、方法的实施,以及教育观、教育能力等方面相互施加道德影响,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道德品质的目的[8]。家庭德育的功能是指家庭德育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可视为一种转换,即子女在接受了家庭道德教育后,将所获得的思想品德转换为实际行动,从而促进各方面的发展。整体来讲,家庭德育的功能表现在个体与社会两方面。


家庭德育能够促进个体道德水平的发展。家庭德育对子女的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形成具有奠基和启蒙作用。在家庭中,家长将社会所要求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法治观念等传递给子女,促进其道德水平的提升,使其成长为符合社会道德发展要求的合格公民。在古代,家庭德育的核心是培养“孝子”,具体内容涵盖为人处事的各个方面[4]193。家庭德育能够提升子女的道德品质以及精神状态,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激发他们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子女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家长在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能够及时准确地抓住问题的根源与本质,并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等,做到防微杜渐。


家庭德育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家庭德育能够通过传递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以及价值观念来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礼记·大学》有云:“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风气好,社会风气才能正。“家风”对于家庭德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家风,即一个家庭在数代人的繁衍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较好的稳定的生活作风、生活方式、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道等,其中主要指的是家庭的思想意识方面的传统。家庭德育能够促进社会稳定,是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3]7


(三)家庭德育与其他德育的关系研究


作为德育重要方式之一的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社会德育一样,均会对社会成员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家庭德育在教育主体、教育环境等方面与学校德育、社会德育有所不同,因而有着特定的含义与特征。


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的基础。德育始于家庭,它关系着人的道德最初的培育,是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得以延续的前提与条件[9]。儿童与双亲、祖辈及同辈伙伴发生着最初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家庭生活的行为规范也是其最初接触到的社会规范。儿童在学校、社会环境中接受其他德育信息时,无不经由他们的家庭而不断得到补充、调整和扬弃[10]


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协同配合,建设“高效德育场”。学校德育在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但它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才能保证德育效果。杜时忠认为,要超越学校德育“中心论”“主导论”的传统思路,明确各类德育主体的责任;学校、家庭、社区及各种社会机构相互结合,才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尽可能多的教育资源,形成正向积极的教育合力,切实提高整个社会德育体系而不仅仅是学校德育体系的实效[11]


(四)家庭德育的问题与影响因素研究


家庭德育的问题研究。有学者指出,家长在德育方式上存在一些问题,如溺爱型、暴力型和放纵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之下子女道德教育的偏失问题等[12]。也有学者指出,家庭德育内容不够全面,在传统的家庭德育中,主要以道德品质教育、人格品行教育及道德礼仪方面的内容为主,忽略了对婚恋与性道德教育以及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关注,导致家庭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感[13]。还有学者关注家庭德育环境问题,认为在家庭德育的环境当中,问题较为突出的是人际环境问题,即家庭情感交流和亲子关系问题[14]


家庭德育的影响因素研究。学界对家庭德育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家长层面、学校层面与社会层面进行分析。在家长层面,主要将家庭德育中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与方法不当、家庭德育内容局限于家庭私德而缺少社会公德或公民道德的培育;学校层面与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则主要归结为德育资源的低效开发与配置不均[15]


二、促进家庭德育的路径探索研究


促进家庭道德的现代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专门针对家庭德育的路径研究鲜少,多笼统地归在家庭教育的路径探索之中,主要途径大致包括通过配备家庭教育导师提高家庭教育质量、通过家校合作桥梁作用促进家庭教育与家庭德育、通过家庭教育课程与教学提高隔代德育质量、通过家庭教育立法与家庭伦理文化建设帮助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等。


(一)通过配备家庭教育导师提高家庭德育质量


家庭教育是一项专业的工作,为提高家庭德育质量与家长的教育胜任力,亟须为家长指定(配备)家庭教育导师,特别是为难以有效开展家庭教育的家长提供专业支持。陈志华提出,应建立并完善家庭教育导师制度[16]。家庭教育导师制度是针对缺乏家庭教育理论、策略及资源的家庭采取的教育支持措施。家庭教育导师应具有国家专门机构认定的教育资质,可由在职或离退休教师,以及从事家庭教育指导的政府机构教育人员等担任。家庭教育导师可以根据现代家庭的普遍性问题,对实施家庭德育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纠正家庭教育的错误做法,传播新时代的家庭教育理念与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17][18]41


(二)通过家校社合作桥梁作用促进家庭德育


德育集社会性、时代性和家庭性于一体,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特有方式,是社会得以延续与运行的基础与保障。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联动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共同提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水平,是促进家庭德育的重要途径[19]。有学者建议从学校、家庭、社区、国家法律政策四个层面,优化家庭德育的路径组合,完善制度和法律资源供给侧改革,加强家校合作,凝聚家校德育力量[20]。在我国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下,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工作的管家,也是家校合作的引领者和桥梁,因此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的优势作用引起学界的关注。张玉婷认为,班主任在指导隔代教育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天然优势,以班主任为代表的学校教育应适时、适度地参与到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领过程中,积极地为祖辈家长提供策略指导和帮助,使祖辈家长与时俱进、充盈自我,学校、社会与家庭通力合作打造新式隔代教育[21]


(三)通过祖辈教育课程与教学提高隔代德育质量


《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未成年人的亲生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共同实施家庭教育,强调了祖辈对未成年人道德的影响。为改善隔代教育中祖辈存在的知识水平有限、教育理念落后、与社会脱轨等问题,学校可开设系列祖辈教育课程,通过教学帮助祖辈认清教育形势,了解最新信息,更新教育观念,总结隔代教育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而认清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误区,能够通过较为科学的家庭教育促进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蒋合涛认为,家校合作是解决农村隔代道德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提倡通过开设家长培训课来提高隔代教育质量[22]。有学者对老年大学开设的隔代教育课程进行研究,发现面向祖辈的隔代教育课程有较强的现实需求,对于提升祖辈的隔代教育素养有积极作用[23]。隔代教育指导是指导者围绕如何开展隔代教育这个主要目标对祖辈进行的“指示教导”或“示范引导”,指导者具有辅助教育功能,更强调方法。有国内学者提出了许多隔代教养下培养幼儿依恋感的策略,如从祖辈和父辈相互配合的角度,提出祖辈应发挥自身优势,多与父辈进行沟通,更新自身观念与知识,积极与幼儿沟通祖辈教养原因,为幼儿形成安全型依恋提供支持[24]


此外,在提高家庭德育质量的路径研究方面,也有学者从教育法学与家庭教育立法角度出发,将家庭德育法制化,加强家庭成员的道德教育,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增强道德自律性。还有学者认为,加强我国家庭道德建设,要加强现代家庭伦理文化建设,将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提升为现代的伦理意识,熔铸于现代家庭伦理文化之中,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家庭伦理文化,批判地吸收西方家庭伦理文化合理因素[18]43[25]


三、家庭德育的研究展望


(一)注重家庭德育的国际国内比较研究


综上所述,家庭道德教育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已逐步成为趋势。我国学者也关注到家庭道德教育的发展,但研究内容更多的还是以“家书”“家训”“家风”中蕴含的道德教育为主,注重以“孝、悌、仁、义”为核心的传统私德教育。大多数家长都以个人感情来引导孩子的行为,而非将其建立在公共幸福之上,导致孩子对守法、互助、责任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现代公德观念没有深刻的认识。国外家庭道德教育研究对于我国具有反思、借鉴作用。目前虽然学界有对美、德、日等发达国家与我国家庭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但研究成果还不能满足我国家庭道德教育发展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在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的家庭道德教育理念的同时,应结合我国的道德发展传统与社会发展现状,走中国特色的家庭德育道路。我国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教育资源、教育理解等方面存在差异,家庭道德教育发展也不均衡。因此,应增强东西部家庭道德教育的区域研究、对比研究,进一步促进我国家庭道德教育的发展,实现东西部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二)注重挖掘隔代教育的正向作用研究


研究者们通过对传统学校德育的研究,逐步认识到家庭德育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研究忽略祖辈在家庭德育中发挥的教育主体作用。由于我国社会转型带动的现代家庭结构和生存方式的变革,祖辈参与孙辈的家庭教育现象非常普遍。根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口比重的变化也显示了当前家庭结构的不断演化,三代同堂的主干家庭增多,祖辈与孙辈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密切的双向影响关系。祖辈投身家庭教育与隔代教育,致力于隔代家庭德育的工作是响应国家号召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挖掘隔代教育在现代家庭德育中的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孩子与双亲、祖辈及同辈伙伴发生着最初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家庭生活的行为规范也是其最初接触到的社会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指出,要将德育贯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家庭教育促进法》也强调了隔代教育对未成年人道德的影响,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应该共同参与家庭建设,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从而提高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质量。因此,今后研究应注重挖掘隔代教育的正向积极作用。此外,当前不多的家庭隔代德育研究多以浅层化现状调查为主,对于家庭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解释停留在表层,没有从家庭成员即祖辈与孙辈的需求立场出发,考虑到祖辈在人口特征、教育观念与方式、隔代人际关系等方面区别于父辈的特殊性,应注重从祖辈需求角度出发探索隔代家庭德育的路径,推动家庭德育高质量发展。


(三)注重开展家庭德育合力研究


当前,将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区德育分割开来已不能满足未成年人德育发展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新时期文化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拥有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传递的信息生动形象且直观等特点,更易对儿童道德、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直接影响到家庭道德教育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大众传媒正确舆论导向的研,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来优化家庭德育的社会环境,真正形成“合力德育”。家庭、社会、学校道德教育合力的科学发展也将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成为个体社会化进程中的关键助力。因此,家庭德育研究要注重学校、家庭、社区及各种社会机构的相互协调配合,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尽可能多的教育资源,形成正向积极的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78.

[2]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乔德福.家庭道德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88.

[4]杜时忠.德育十讲——制度何以育徳[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93.

[5]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1.

[6]洪明.回到家庭谈德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4.

[7]骆风.家庭德育主成分的实证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1):32.

[8]吴俊升.德育原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11.

[9]高文苗.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联动的德育体系[J].人民论坛,2019(18):56.

[10]戚务念.试论家庭德育的几个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1998(4):60.

[11]杜时忠.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212.

[12]王盼.新时代我国家庭德育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19:67.

[13]王志强.当代中国家庭德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76.

[14]杨克.新时期亲子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的视角[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150.

[15]常立飞.我国德育资源配置现状、原因和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52.

[16]陈志华.关于建立家庭教育导师制度的构想[J].中国德育,2019(17):9.

[17]谈松华.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华家教,2021(1):8.

[18]樊浩.道德教育的价值始点及其资源性难题[J].教育研究,2003(10).

[19]罗春秋.家庭德育教育机制与家庭道德伦理建设研究——评《家庭德育论》[J].教育发展研究,2018(22):2.

[20]翟博.树立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价值观[J].教育研究.2016(3):47.

[21]张玉婷.对隔代教育的认识与实施策略[J].华夏教师,2018(22):81.

[22]蒋合涛,罗充,程敏.家校合作是解决农村隔代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7(4):101.

[23]朱敏.老年大学开设隔代教育课程的实验研究——以《科学育儿与隔代教育》为例[J].成人教育,2019(3):49.

[24]路金平.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87.

[25]赵石屏.家庭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2.






上一篇:德育所成果50 | 卢旭: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政治启蒙
下一篇:德育所成果47 | 程红艳:以学生成长需要为中心构建学校德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