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永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道德教育研究所2022级博士研究生
张亚席: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载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年第6期
摘要:高校共青团作为“育德”的重要主体,在新时代高校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提升高校共青团“育德”效能为出发点,创新“团建式”课堂这一“育德”模式,通过“讲授型”“参与型”“互动型”“探索型”四种不同类型的课堂形式,着力构建学生的道德知识体系、营造学生的道德感知环境、培养学生的道德辨析思维、形塑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在高校共青团育德框架下,由学生自主形成“育德”过程中一致性的道德研学、道德认同与道德自觉,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育德模式;“团建式”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将“育德”摆在了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作为“育德”实践的前沿阵地,“团建式”课堂是高校共青团作为组织主体,为全面提升学生团队道德素养而进行的一系列课堂形式设计及学生激励等团队优化行为的集合。“团建式”课堂通过转变学生在道德知识学习中的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进道德知识的吸收与转化,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推动高校育德工作的全面进步。探索“团建式”课堂这一高校育德模式,通过制度创新来促进高校共青团育德效能的提升,以期为党和国家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校共青团“团建式”课堂育德模式的现实意义
“团建式”课堂由高校共青团负责顶层设计,高校依据育德要求以及高校德育教材内容,制定多元化道德特色主题包,学生采取校内自主组织团队的形式,依据不同的德育特色主题,以选课的方式自主加入不同的学习团队完成学习任务。“团建式”课堂育德模式能够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内生性驱动力,在交流互动过程中使异质性的道德观点趋于一致,从而培养、锻炼学生在面对复杂道德现象与问题时的应变能力。
1.学生内生性需求下的一致性道德研学。灌输式育德是高校普遍采用的道德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育教学资源浪费。高校共青团“团建式”课堂育德通过创设教师与学生互换身份的教学场景,学生角色由被动式学习调整为主动式传授。基于身份调整所衍生的德育传授需求助力学生将需求内化为对道德知识的内生性渴求,同时高校可借助一系列激励措施,如物质与精神奖励、学业评价等来强化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的自主德育行为不仅仅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在互动交流与深度思考中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团建式”课堂进一步缩小了学习团队规模,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将有机会充分参与到课堂知识的讨论中并积极发表自身的观点和看法,进而在有效的互动中,完成对课堂知识的学习与吸收,推动学生一致性道德研学模式的形成,为当下高校育德效能提升提供新思路。
2.学生自发性协商下的一致性道德认同。高校共青团“团建式”课堂育德是依据学生意愿自主结合而形成的团队式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呈现出紧密协作、步调一致的特征,这一特征与高校育德工作的要求高度契合。传统高校育德工作惯以统一的道德知识与规范向学生单向输出,忽视了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道德知识与规范认同的接收消化。成长环境的不同可能会使学生看待同一事件的道德评价不尽相同,进而导致德育效果的参差不齐,加剧了道德认同的难度。高校共青团“团建式”课堂提出借助团队讨论与协商形式,让小组内的学生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在探讨中充分交流隐性的道德观念问题,引导学生针对这些具体的道德观念与问题循序渐进地分析与探讨,及时纠偏违背道德伦理的不当观念,让学生在自发性协商的前提下形成一致性道德认同。“团建式”课堂是道德知识和规范认知达成一致的基本单元,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因个体差异性导致的道德认同差异,对高校的育德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道德问题复杂化下的一致性道德自觉。道德标准与规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发生潜移默化的变迁,在此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无法用常规标准与规范评判的新问题。对于此类问题,不能完全依赖感性判断,否则极易产生价值判断偏颇,引发非理性的社会行为。高校共青团“团建式”课堂育德聚焦如何切实帮助大学生提升道德问题的价值判断能力并充分借助理论工具来指导实践,围绕道德方面展开文献搜集与研究分析工作,充分厘清道德背后的逻辑理路,了解道德行为的运行机制,形成一套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标准。“团建式”课堂育德模式既能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分析逻辑与思维,也能引导他们摒弃基于感性决定道德问题的价值取向,对道德问题进行自觉性的剖析与思考,形成较为一致的道德自觉行为模式。
二、高校共青团“团建式”课堂育德模式的实践样态
“团建式”课堂作为高校共青团育德的重要创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样态,主要包括讲授型、参与型、互动型与探索型四种(见图1),四种类型互为补充,旨在全面培养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1.讲授型:学生道德知识体系的构建。讲授型目的在于为学生指明正确的学习主题方向,在教师全程引导下由学生自主讲解与讨论相关德育课程,并据此形成基本的道德知识体系与观念。传统的课堂讲授是高校育德的基础形式,具备传播基础道德知识的重要功能。讲授型的“团建式”课堂由教师与学生组成多元化讲授形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扮演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突破了以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设定,教师任务在于把控道德知识传授过程,以确保学生道德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方向正确。学生分别成为不同主题内容的“讲授人”,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德育知识创设了压力环境,促进了教与学角色的转换,能够使学生转变对课堂学习的态度,充分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进而完成相关主题内容的讲授;另一方面,促进了不同小组之间良性竞争机制与激励氛围的形成,充分调动了学生们掌握道德知识内容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促进了他们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讲授型的“团建式”课堂促进了学生“教与学”身份的转换,真正激发了学生掌握道德知识的内在需求,推动学生由被动灌输向自主学习的转变。
2.参与型:学生道德感知环境的营造。参与型主要是学生团队走进社会,通过访谈交流、场馆参观、现场观察等形式,与道德先进人物直接对话、学习道德先进行为,为学生们创造一种道德感知环境。相较于讲授型的“团建式”课堂,参与型的“团建式”课堂更加注重帮助学生获取直接经验。参与型的“团建式”课堂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中发现“道德善举”“道德阵痛”,让学生成为能够贴近社会道德现实的“感知人”。其一,通过与道德先进人物的交流,或通过社会媒介获取道德先进事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自觉,这些经验的获取更多是直接性的、也更加生动与具体,学生们的道德体验感也往往更加直观和强烈。其二,学生通过参与型的“团建式”课堂走进实际生活,用具象的道德事实解答自身的疑惑,加深学生们对道德知识的认知。可以说,参与型的“团建式”课堂是讲授型的“团建式”课堂的一种互补形式,也是强化方式,其借助道德在社会实践中的现实表象与内涵,实现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有机关联,使得课堂道德知识更具说服力,使得学生的思想和认知更加深入、彻底,有助于其将道德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互动型:学生道德辨析思维的培养。互动型则是针对一些处于道德边界问题进行探讨,通过课堂分小组辩论的形式,由学生在辩论中、在不同观念的碰撞中辩证得出正向的结论,意在培养学生们的道德辨析思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转型,社会道德也随着时代呈现出新样态、新趋势,“利益关系分化撬动了道德标准的普遍性根基,集权秩序瓦解增强了道德生活的自由化张力”[1]。对此,高校德育必须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批判能力。[2]尤其在面对一些错综复杂的道德问题时,就更需要学生具备审慎的道德辨析思维能力。互动型“团建式”课堂便是聚焦学生道德辨析思维培养所提出的课堂形式。一方面,对有争议道德问题进行辨析,重在推动学生不断挖掘道德争议背后的一些要素,诸如其所产生的背景与原因,进而成为小组间辩论的事实依据,沿着这些事实依据进行逻辑推理,让学生真正认清道德乱象的成因。另一方面,学生在处理道德争议的辩论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从正反不同视角去看待道德事物,摒弃单一的思维模式,同时借助其关联依据与知识,丰富自身的认知视角,扩展道德知识的内涵与外延,辅助学生自主判断道德问题能力的提升。互动型“团建式”课堂通过设置了一个判断道德问题与争议的场景,借助其背后的差异性背景与条件,使学生能够在判断道德问题时更加理性,更加注重对其现象背后本质的分析与研究,直面道德发展中产生的道德冲突,最终推动道德教育从思维转向行动的转变[3],提升他们的道德涵养。
4.探索型:学生道德伦理观念的形塑。探索型是促进学生在既有德育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将零散的道德知识进行学理化挖掘,不断强化道德理性,逐步建立起一种正确的道德伦理观念。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与其相适应的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伦理秩序尚待健全,这必然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伦理产生影响,造成其一定的道德价值选择困境。[4]探索型“团建式”课堂是共青团高校育德工作中的高阶部分,是高校学生道德伦理观念形塑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其本质上是学生思考和看待道德问题思维方式与路径的培养。一要通过对道德知识的学理性探索,使学生不断获取大量的道德研究文献知识,在这些具备解释力的文献分析与关联中,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判断也将趋于体系化,进而逐步脱离对道德问题感性或有限理性看待的狭隘视角,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二要在理解与掌握大量道德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并探索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道德准则。探索的过程必然不是一往无前的,而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完善与发展过程,这就需要大学生坚持正向价值导向,在独立思考与分析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最终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认知框架。因此,探索型“团建式”课堂是学生对基于大量道德理论研究之上的深层次学习与知识重组,有利于学生形塑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舒高磊.中国式现代化中道德转型的前提逻辑、演进脉络和经验规律[J].道德与文明,2023(2).
[2]徐秉国.重视学生道德批判力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4).
[3]曹斯.基于班级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8).
[4]王桂凤.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选择的伦理诠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