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研究成果 > 正文 基地研究成果

德育所成果90 | 刘长海 李傲寒:文化取向的薄弱学校改进路径探论
来源: 日期:2024-04-12 浏览:







刘长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傲寒: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载于教育科学探索第42卷第2期



摘要:大量薄弱学校存在积贫积弱的学校文化,盛行一套以消极、敷衍、放任为标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由此产生的做事方式,阻碍薄弱学校改进提质。文化取向的薄弱学校改进要求开展学校文化诊断,明确为什么诊断、谁来诊断、如何诊断,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启动学校文化建设;紧扣文化薄弱痛点,以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轴心重建学校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系统规划,坚定执行,全面激发学校活力,优化学校氛围;持续采集学校改进数据,做好学校文化建设评估,及时调整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发挥校长的设计、引领、示范职能,构建学校文化建设共同体。


关键词:薄弱学校改进;路径;文化薄弱;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诊断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着力点。薄弱学校的存在,加剧家长的教育焦虑,阻碍教育公平的实现,给学校办学、教育行政管理乃至社会治理带来“择校”“学区房”等环环相扣的若干棘手问题,薄弱学校改进成为教育管理者、实践者和研究者必须共同面对的突出课题。面对薄弱学校改进,很多地方重视学校硬件设施改善、校长教师轮岗交流、课堂教学改革等具体领域,较少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着力。在作为指导者以U-S合作形式参与若干所薄弱学校改进实践之后,笔者和团队成员越来越痛切地认识到,薄弱学校改进需要坚持系统观念,扎实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是扭转薄弱学校文化薄弱现状、焕发学校创新发展活力、提升学校育人质量的重要路径。



一、学校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



对学校文化内涵和外延进行清晰界定,是探讨学校文化及其建设的基础工程。当前,对于学校文化的内涵,研究者虽然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但是对于如何理解学校文化取得了不少共识。顾明远认为,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包含了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核心是精神层面中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1]。王定华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和共同创造生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其活动结果,其以具有特色的学校精神、学校制度和物质形态为表现形式,影响和制约着学校全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2]。胡方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主体成员在学校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和享有的思想信念、价值信念、基本规范以及行为方式,并以体现这种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为载体而客观存在,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3]。崔允漷主张透过现象看本质,他认为,学校文化是以学校师生内含于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为核心,以外显于行的办学行为和环境符号为表象,并得到社区和家长认同的理念与行为符号的统一整体[4]。季苹也主张区分表象与核心,她认为,学校文化的表象是学校中大多数人在组织中表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其核心是这些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5]。


基于以上梳理,笔者认为研究者对学校文化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存在如下共识:(1)学校文化体现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包括学校成员共有态度、精神、价值观等内在核心要素和校园物质条件、学校成员行为方式等外在表现形式的复合体。(2)学校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是学校文化的内核与本质所在,学校制度文本、师生行为和校园设施均可以看作学校成员共有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形式。(3)学校文化研究和学校文化建设的重心是学校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据此,笔者认为,学校文化是由学校成员共有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及其在制度、行为、物质层面的外在表现形式构成的复合体;学校文化研究应着重分析作为学校文化内核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学校文化建设应该以学校文化自觉为先导,反思在当前学校中流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全面倡导、系统确立合乎教育改革、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的新型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二、薄弱学校文化薄弱的现实表征



从历时性视角来看,优质学校的发展经历了“物质优质”“质量优质”“文化优质”三个阶段;与此相对应,薄弱学校的形成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物质薄弱”“质量薄弱”“文化薄弱”[6]。很多薄弱学校的校园、教学楼等硬件条件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学校文化积贫积弱,学校中弥漫着“学生教不好”“学校发展不了”“人生就这样了”等消极观念,来访者无需格外用心,就能够在教学、管理、活动、创新各领域发现文化薄弱或“贫困文化”[7]的直观印记。


(一)被放逐的青春与被虚度的时光:教学文化薄弱


教学由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方面互动融合而成,“教学文化就是学校教育状态下的学习文化”[8]。在薄弱学校,很多学生的学习表现不尽如人意,上课不专心、不参与,作业不按时、不认真,作业、考试弄虚作假等情况时有发生。由于在学业竞争中积累了大量的挫败体验[9],他们在对照他人的成长道路与成功标准之后将自己置于弱者地位,进而从“自我边缘化”[10]衍生出“自我放弃”[11],不愿意在学习方面付出努力,陷入学业失败的泥潭无法自拔。面对学生的胸无大志、虚度时光,薄弱学校的很多教师既没有用“当头棒喝”来警醒学生,也没有用“春风化雨”来感动学生,而是轻易地认定“这些学生不是读书的料”,对学生的学业成功不抱期望,甚至对学生的学业表现和成绩冷嘲热讽,应付式地开展“和尚撞钟”式的教学。


(二)松弛的纪律与懈怠的校园:管理文化薄弱


管理是学校组织有效运行的基本要素,学生管理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学校管理文化是“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由师生共同创造和形成的,并自觉接受和遵循的与工作相关的价值观”,其内核是“学校管理者所秉持的管理哲学和管理理念”[12]。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师生管理和随之而来的凝聚力与高昂士气。很多薄弱学校之所以难以摘掉“薄弱”的帽子,和纪律混乱、秩序松散、士气低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管理者轻视管理的权威性,推卸管理的职责,不愿意持之以恒地开展严慈相济、细致入微的管理,学校管理暴露出大量漏洞或者盲点。在这些学校里,学生上课睡觉、在教室吃零食、欺负同学等违纪行为多发,很多教师对此的容忍度很高。一些在学业上自我放弃的中学生公然以蔑视校园规则、挑战教师权威为乐[13],在他们身边形成一个个冲击主流价值观的亚文化小群体。校长、教师缺少以身作则的自觉,教师备课敷衍、在校园内抽烟、在工作时间外出办私事等做法导致学生管理很难严格执行。纵容师生违规行为的结果是学校成员普遍缺少规则意识,校园、班级在秩序、礼仪、卫生乃至安全等方面均存在突出缺陷。


(三)稀缺的集体活动与空洞的精神生活:活动文化薄弱


“从童年到少年的生活道路应当是充满快乐和生气勃勃———这是整个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14]在展现中小学生的活力和热情、增进学校生活的乐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方面,合唱比赛、篮球赛等集体活动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当众多学校创办科技节、读书节,致力于“在高品质活动中创造优质教育”[15]时,薄弱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将集体活动看作可有可无的点缀甚至是额外的工作负担,而不是将其看作学校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很少郑重其事地开展活动规划。在众多薄弱学校,集体活动数量少,形式单调,学生在学校里的精神文化生活空洞苍白。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有这样一所寄宿制初中,学校既不开设面向初中生的兴趣社团,也不组织学生开展运动会、球赛、合唱之类的集体活动,每年常规性开展的“学雷锋”“清明祭扫”等活动仅满足于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拍摄照片存档,学生的课余生活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以致很多同学沉迷手机游戏、网恋,部分同学因为交友不当、学习困难而处于辍学的边缘。


(四)保守的思维与搁浅的改进:创新文化薄弱


创新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学校由薄弱跻身优质的必由之路。然而,在薄弱学校教师群体中,盛行一套强调外部阻碍因素、推脱主体创新责任的说辞和思维方式:“别的学校什么都有,我们这里什么也没有”“学生习惯太差,家长完全不管”“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就是一个有问题的家庭”“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本着这样的思维方式,薄弱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方式消极对待各种各样的教育改革创新举措。根据上级要求,这些学校普遍提炼了充满正能量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组织开展了传递新理念、新方法的教师培训。但是,各种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落实程度堪忧,即使参加了关于某种新型教学方式的系统培训并且在口头上表示认同,很多教师仍然按照传统方式组织教学,不愿跳出习惯提供的“舒适区”。如学校文化研究者所分析的那样,“说的”和“做的”[16]之间存在不小的鸿沟。


透过现象看本质,大量薄弱学校盛行一套以消极、敷衍、放任为标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由此产生的做事方式。基于这样的学校文化,学校士气日趋涣散,学校秩序频现混乱,有抱负的教师和学生纷纷“逃离”,留下来的教师及领导暮气沉沉,留下来的学生慢慢变成教师所预言的不思进取、不服管束的样子。




三、依托学校文化建设推动薄弱学校改进的可能性



学校文化是制约学校运行状况和学校改进实效的重要力量,并且,学校文化具有可塑性。这两者表明,依托学校文化建设推动薄弱学校改进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一) 学校文化在学校运行和改进过程中的作用


学校文化一经形成,就会对学校成员发挥熏陶渐染作用,在学校内部发挥统一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同化功能[17]。每所学校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都会形成具有本校特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每位新加入该校的教师自然而然地受到现有学校文化的影响,通过亲历学校事务、观察同事言行、请教他人等方式知晓本校推崇或看重什么、抵制或否定什么,以此为参照调整、确定自己的工作方式。多数情况下,新入职教师为了减少工作中的人际冲突,选择成为“与同事一样”的人,这就是学校文化发挥上述功能的一般机理。


学校中流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自然而然地参与到学校改进过程之中,其外显形式就是学校成员对待学校改进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积贫积弱的学校文化导致教师们轻视教育理论的价值,低估学校改进的可能,消极参与甚至抵制学校改进。以笔者亲身经验为例,我们在多所学校倡导课堂教学改革、班级管理创新,在实验启动时就遭遇没有教师自愿参加、只能依靠校长强力任命实验教师的尴尬;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只是在专家团队到校时才按照要求依据新方式组织教育教学,其余时间一切如旧;最后,实验效果无从体现,提振师生精神面貌、提升学生学业和纪律表现的美好期望终成泡影。由此可见,文化薄弱已经成为阻碍薄弱学校改进的巨型绊脚石,学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薄弱学校改进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


(二) 学校文化可塑彰显薄弱学校改进创优的丰富可能


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可塑性,学校文化也因而具有可塑性。“薄弱学校的改进是外驱力和内驱力共同作用的结果”[18],宏观教育政策变革、学区管理方式调整、校长更换乃至一次具有头脑激荡作用的教师培训或者足以鼓舞士气的校园仪式,都可能成为学校文化更新和学校改进创优的契机。


冯婉桢、耿启华描述的北京市F中学改进故事可以看作是基于学校文化更新促进学校发展的本土例证。该校确立了以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工作方向,明确倡导“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的欣赏型思维方式,通过师生交流、教师研讨等方式创建了“做好当天事,快乐每一天”等共同愿景,帮助每位成员明确发展目标,通过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对师生发展给予肯定,面向师生分别设立了长期有效的表彰制度,激励每位成员不断进步。基于上述努力,“在三年为期的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结束之际,F中学的整体办学水平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改进”[19]。陈志辉校长带领希贤小学从乡村薄弱学校发展到优质品牌学校,靠的也是学校文化建设:首先,提炼“尚贤”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各方面工作;而后,一方面抓课堂抓特色,通过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和培养学生自信让整个学校充满“向上感”,另一方面在行动中完善、深化学校理念体系,让行动的过程成为形成共识、凝心聚智、浸润文化的过程。这所学校的奋斗历程“启迪我们要注重培育优秀的学校文化,更好地成就教师和学生;办教育,就要在文化影响上下功夫、想办法,谋事、做事、成事。”[20]


欧美学者的研究发现,优质学校普遍拥有生产性的、强有力的、包容性强的文化。“生产性”意味着他们集中精力于主要任务;“强有力”意味着学校成员的工作方式是坚韧持续、百折不挠的;“包容性强”意味着所有在学校工作的人以及与学校相关的人都被吸纳进来、调动起来,以活跃的方式支持整个学校的工作。这样的文化能够确保每位学生获得有效而丰富的教学,并且持续改进和充实这样的教学[21]。针对薄弱学校,研究者指出,学校领导者最重要、最困难的任务可能是改变一所学校现存的文化[22];学校文化应该成为学校改进的一个对象,学校领导者的首要任务可能就是对于学校文化的管理,因为学校文化会对影响学校发展的其他因素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产生重要影响[23],如果仅仅提供新技术或者高标准但没有建立支持性的、充满精气神的文化,改革不会成功[24]。在此意义上,若干研究重视学校常规、历史、愿景、价值观、仪式以及学校中流传的故事等文化元素,强调学校领导者“帮助人们发现学校发展的正确方向”进而将信念、价值观、仪式、英雄、故事等文化元素融入学校生活之中[25]。




四、文化取向的薄弱学校改进路径设计



有论者指出,“改造薄弱学校实质就是对薄弱学校进行一种文化拯救,培养自觉、自信、自强的文化基因”[26]。那么,怎样才能改写制约薄弱学校发展的学校文化深层密码,使这些学校的学校文化从学校改进提质的绊脚石转变为学校改进提质的发动机呢?在此,笔者尝试以框架筹划的方式提出文化取向的薄弱学校改进路径。


(一) 基于校情诊断启动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学校文化诊断,明确为什么诊断、谁来诊断、如何诊断,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启动学校文化建设。“为什么诊断”要求确认学校文化诊断的必要性和意义。学校管理者、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教育学者必须重视学校文化对学校成员言行的深层引导和规范作用,正视消极、敷衍、放任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方式在薄弱学校日常运行中的客观存在及其对学校改进提质的阻碍作用,将学校文化诊断和改造看作教师行为转变、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27]。


“谁来诊断”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新调任至本校的校长可以相对客观、中立地独立实施学校文化诊断,但校长的时间和精力很难得到保障。长期在本校工作的校长和教师由于自己的“当事人”身份,很难客观开展学校文化诊断。聘请拥有丰厚理论储备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开展“第三方评价”,而后由学校领导班子和校外专家开展开诚布公的深度对话以完善诊断报告,可以看作是比较科学和高效的办法。


“如何诊断”要求诊断团队综合运用多种诊断手段,努力提高诊断的科学性、可靠性和效率。诊断团队要预先制订学校文化诊断方案,开发包括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课堂观察量表在内的诊断工具,明确数据采集方式、范围和团队成员分工。诊断过程要“集看、听、问、查于一体”[28],涵盖校园观察、课堂观察、听取管理团队汇报、查阅学校制度文件和工作总结等资料、开展面向各类学校成员的问卷和访谈调查等形式;诊断过程不宜过短,同时又要努力提高效率,减少对学校日常秩序的干扰。诊断报告形成过程要落实诊断团队与学校管理团队的对话,既要指出问题和前进方向,又要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具体行动策略。


(二) 紧扣文化薄弱痛点定位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全力革除以消极、敷衍、放任为标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由此产生的做事方式,培育全体教育工作者“想做事”“做好事”“做成事”的积极工作理念。具体而言,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薄弱学校教师员工提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自觉,形成“每个学生都能教好”“我们学校能够发展成为优质学校”的坚定信念。


使命自觉意味着薄弱学校校长、教师以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告别“小我”立场,确立“大我”视界;不是斤斤计较提要求、讲待遇,而是首先思考“我应该、我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些什么”,基于“有为才有位”的主动思维方式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尊重和更美好的生活;不是对学生挑三拣四,将学生贴上“差生”标签而后心安理得地应付差事,而是发自肺腑地关爱每一位学生,努力为学生提供更适宜、更优质的教导、支持和服务。


坚定信念意味着薄弱学校校长、教师以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应该依据学生、学校和区域实际情况确定成功标准,运用“分步走”思维确立学生培养和学校改进的短期、中期、长期计划。从“经济人”角度出发,个体倾向于进行理性决策,在具体的限定条件下做出预期收益最大化的选择,个体想以某种特定方式行事的意愿强度取决于个体对某种特定结果及其吸引力的期望程度[29]。尽管薄弱学校校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很容易被老牌优质学校的优秀所吸引,然而,遥不可及的目标会降低学校成员信心,让人望而生畏、望而却步。薄弱学校校长和教师不能指望学校和学生在一夜之间“华丽转身”,而应看到“积善成德”“量变引发质变”的丰富可能,将学校发展计划具体为由若干时间节点和若干个“小步子”前进目标接力构成的细致行动方案,搭建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的牢靠阶梯,朝着培养优秀学生、成就美好教师、创办优质学校的辉煌前景坚毅奋斗。


(三) 着眼整体实施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头绪众多,必须紧扣学校文化的内在结构,全面而有步骤地实施学校文化建设行动。学校文化是由学校成员共有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及其在制度、行为、物质层面的外在表现形式构成的复合体,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找准学校需要全力培育的学校核心价值观,依据新型学校核心价值观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指引师生言行、优化物质空间。



一是提炼具有凝聚力的学校核心价值观。与优质学校注重打造特色不同,薄弱学校应该树立以专注提升育人质量为内核的新型学校核心价值观,遵循勤勉敬业、言传身教的基本要求,用积极驱散消极,用虔敬反对敷衍,用引领取代放任,努力将积极进取、踏实肯干的观念落实到课程教学、学生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领域、每个细节之中。学校领导者不必在特色理念提炼上耗费过多精力,因为薄弱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应该将是否改变了师生面貌、是否优化了学校氛围、是否提升了育人质量作为主导评价标准;至于是否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理念,不应成为对薄弱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进行评判所应看重的标准。


二是制订贯彻落实新型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学校规章制度。制度是发展由可能到现实的中介[30]。薄弱学校普遍存在制度松弛、纪律涣散问题,而学校核心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全面革新要求发挥规章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强有力地推动包括校长在内的所有学校成员告别“舒适区”,以更高标准实施教育教学。学校要深度学习借鉴优质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系,理顺学校决策机制,明确全体成员的岗位职责,健全公示、考核、问责制度;将制度建设与思想指引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教师对新型学校核心价值观和一系列新制度的由衷认同和自觉遵守。


三是扎实开展教书育人的创新实践。育人目标的达成取决于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日复一日的教育教学实践。薄弱学校改进要求校长和教师告别因循守旧的工作习惯,着眼于提升育人质量采用新方法,养成新习惯,在课堂内外形成新格局。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创新首先要笃实力行,教师必须本着对学生成长负责的立场持续投入,用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赢得学生的缓慢进步;更要坚韧执着,因为学困生转化和学校面貌改善的效果显现需要较长时间,多数情况下还会遭遇挫折或者反复;还要注重博采众长基础上的校本探索,校长和教师要虚心向书本和同行学习并学以致用,根据科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学生管理、个别辅导、家校沟通及作业与考试设计等专业实践,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精准实施学校硬件改造,逐步改进办学物质条件。薄弱学校的物质条件改善,首先必须坚持将促进学生成长放在第一位,努力把有限的经费投放到教育教学改进最急需的地方,杜绝装点门面的形象工程;其二必须坚持遵循新型学校核心价值观,推动教室、办公室和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画、每一面墙壁越来越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发挥对于学生发展和学校改进的助益作用。


(四) 数据评估护航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无法确切地断言哪种领导风格更能调动某所学校的教师,哪种教学方式和学生管理方式更能激发某所学校的学生。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常规性地采集学校改进数据,判断学校文化建设对于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学生学业及纪律表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学期或者学年为单位,由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热心人士等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的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要以数据为依据对学校文化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成绩并予以表彰展示,尽早发现不足并予以纠正弥补。


学校文化建设评估与学校文化诊断的实施要点基本一致。诊断是建设前的评估,评估是建设中的诊断,这一点,和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若干轮检查的道理是相通的。既然评估是为了客观判断学校文化建设成效,本校领导及对本校工作进行跟踪指导的专家团队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显然并不合适,学校需要聘请拥有丰厚理论储备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三方专家”进校开展评估,而后综合考虑第三方评估报告和本校成员观点厘清未来前进方向。


(五) 全员参与共推学校文化建设


校长要在薄弱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对于学校文化建设来说,“没有人比校长更具有影响力了”[31]。校长要正视带领学校奋发图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神圣使命,善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的治校权力,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扮演好设计者、引领者和示范者角色。设计者角色要求校长认真思考创办怎样的学校、提供怎样的教育、培养怎样的学生、建设怎样的教师队伍等问题,清晰阐明自己的教育愿景和学校治理立场,开发系统重建学校文化的工作计划。引领者角色要求校长在管好事务性工作的同时“重视价值观的领导”[32],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升旗仪式、晨会、教师例会、家长会、校园公告栏、广播台等宣传平台,加强与每位教师的平等交流,引导学校领导班子、教师员工、学生及家长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示范者角色要求校长重视“上行下效”效应,以身作则地率先遵行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依托过硬作风、坚定意志、合理方法、可喜成效争取广大师生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信任和投入。


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成员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受益者,也应该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人翁和参与者。校长要遵循以多元主体共治求善治的理念,在学校运行中推行分布式领导,吸引广大教师参与到学校办学理念提炼、学校文化建设计划制订及实施的过程中来。广大教师要增强作为人民教师的荣誉感和作为薄弱学校教师的危机感,以勤勉认真的方式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中培育进取、合作、欣赏、包容的良好氛围。学生(尤其是自主意识觉醒的中学生)要主动规划学业和人生,认真思考“我希望过一种怎样的人生”“我希望拥有怎样的中小学生活”等问题,勇于挑战自我,告别昨日偷懒任性等小毛病,养成面向未来的勤奋自律品质。家长要积极支持学校开展文化建设,向子女传递期望、欣赏和鼓励,和教师一起努力,支持子女奋发向上,努力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学校要创造性地吸引当地企事业单位、社区知名人士、优秀校友等走进校园,走进班级,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壮大学校育人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67-70.

[2]王定华.试论新形势下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2,(1):4-8.

[3]胡方,龚春燕.特色学校建设:学校文化的选择与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08,(4):22-25.

[4]崔允漷,周文叶.学校文化建设:一种专业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7,(9):29-33.

[5][7][16]季苹.“学校文化”的反思与再建[J].人民教育,2004,(2):5-8.

[6]吴亮奎.为“薄弱学校”辩护:基于教育价值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0-14.

[8]刘庆昌.教学文化:内涵与构成[J].教育研究,2008,(4):48-50.

[9]王萍.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21-25.

[10]马莹,曾庆伟.乡村小规模学校“自我边缘化”的困境与突围[J].教育发展研究,2021,(24):45-52.

[11]熊春文,刘慧娟.制度性自我选择与自我放弃的历程———对农民工子弟学校文化的个案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4):48-71+184.

[12]叶怀凡.论学校管理文化[J].教学与管理,2017,(9):5-7.

[13]任国英,张冬月.校园秩序的消解和“反学校文化”的形成———湖南省怀化市芙蓉镇苗乡中学的个案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7,(5):55-64.

[14]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18.

[15]李伟胜.学校活动文化的自主创生[J].教育发展研究,2011,(2):63-67.

[17]王书金.学校文化及其功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6):87-89.

[18]王丽华.薄弱学校改进的个案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20):33-37.

[19]冯婉桢,耿启华.软管理:薄弱学校改进中的管理之道[J].中国教育学刊,2009,(8):44-47.

[20]于慧.抓准关键精准发力:薄弱学校转型中的校长领导力探析[J].中小学管理,2020,(8):26-28.

[21]Chris James. How Very Effective Primary Schools Work [M]. London: Paul Chapman Publish.2006.78.

22]Roland S. Barth. The Culture Builder [J].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002,(8):6-11.

23]David H. Hargreaves. School Culture,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J].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1995,(1):22-46.


24][25]Terrence E. Deal. Shaping School Culture [M]. San Francisco: Jossey_bass.2009.248,159.


[26]晋银峰.我国薄弱学校改革发展三十年[J].课程.教材.教法,2015,(10):3-9.

[27]季苹,张文清.学校文化诊断与改造的提出[J].中小学管理,2003,(10):13-15.

[28][31]项红专,唐琼一,黄芳.校长培训视野下的学校文化诊断[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9):24-28.

[29]斯蒂芬·P·罗宾斯等,著.孙健敏等,译.组织行为学第1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89-190.

[30]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

[32]刘国华.校长领导力:引领学校特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8,(Z2):55-57












上一篇:研究生论坛38 | 袁永强 张亚席:高校共青团“团建式”课堂育德模式研究
下一篇:德育所成果89 | 卢旭:班级德育的四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