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教育研究前沿 > 正文 道德教育研究前沿

德育所成果35 | 程红艳:大学生的两难困境和现实选择:一项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
来源: 日期:2021-07-08 浏览:



作者简介:程红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副所长


原文发表于《现代大学教育》2021年第2期


摘要:通过对采集的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两难冲突故事进行内容分析发现:道德两难问题为大学生现实两难问题中占比最高的问题,其中人际冲突是造成大学生道德两难困境的第一大因素。在两难冲突涉及的主题上,男性和女性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男性的两难选择,更多地集中于抵抗诱惑和思想困扰,而女性的两难选择则更多地涉及到亲密关系,选择和谁更亲密。来自农村大学生在适应大学生活时面临更多的困难,其中有城乡生活的转换带来的自我意识重构,还有沉重的责任感及夹杂着些许的自卑意识。经济上的贫困带来了大学生选择机会受限,教育机会受限。在选择方法上,自己选择和听从父母两种方法所带来的情感体验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能力评价并不乐观。高校德育应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个人成长需要,引导大学生学会选择。


关键词:道德两难;选择;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德育



一、两难困境的研究背景

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大学生涯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大学生涯意味着从他人指导向个人独立迈进的重要一步,从少年文化过渡到成人文化的一个重要准备阶段。步入大学,不仅意味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还意味着必须寻找新的目标和新的指导思想,大学生涯不仅伴随着兴奋和喜悦,也带来更多的现实困境和思想迷茫。这个阶段大学生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如果处理不好,会给大学生带来思想上的困扰、现实生活中的困难,甚至会导致其健康受损、学业中断、人格分裂。


以往的研究者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做了一些调查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20世纪90年代的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文化价值观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的认同明显增强,对西方文化的兴趣有所减弱;在道德价值信仰上对社会终极关怀的目标期望淡漠,对自我发展的个人目标执著追求。[1] 2014—2017年的数据显示:大学生拥有自觉的道德意愿,做志愿者的意愿比例稳定在九成以上,但道德实践参与程度有待加强,社会信任感略显不足。[2]大学生道德观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问卷得分上高于男生,同时,专业、年级、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条件对大学生道德观有一定影响。[3] 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当代大学生整体的精神风貌,但是,由于目前研究者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多为比较标准化的问卷调查研究,从中很难看出:哪些道德问题困扰着大学生?他们是怎么做道德选择的?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让大学生写出自己的故事,发出自己的声音,描述他们在思想上或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两难选择,以及他们做出选择的方法。


运用两难故事法来研究儿童与青少年存在的思想困惑和道德选择,是国外教育研究者比较常用的方法。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和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后者自1957年开始运用两难故事测量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被广泛引用的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说。但是,科尔伯格运用的两难故事的主题多关涉所有权、公共福利和生死问题,都是假设的故事,而非现实发生的,这一点受到很多研究者的指责,他们认为:人们对于假设的故事总是表现出比真实的故事更高的认知能力和道德发展水平。此后,研究人员开始更多地研究青少年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两难选择,跨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史蒂文·余森(Steven R.Yussen)发现美国青少年描述的两难冲突中最常见的主题是人际关系。[4] 约翰·宾菲特 (John T. Binfet)研究表明,加拿大青少年的道德两难关涉的主要问题是同辈压力和诚实。[5] 凯尔西·提瑞(kirsi Tirri)对芬兰12—13岁学生所写的道德两难问题进行内容分析,研究表明:学生道德两难问题的大多数主题都关涉同伴关系和人际关系,但是学生关注的主题因天赋高低、性别而有差异。天赋较高、成绩较好的学生很少关注烟草和酒精、药物和自我概念;所有的关于烟草和酒精、药物和动物权利的主题都是女孩写的,而生死问题却只有男孩关注。[6]


本研究关注中国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两难问题,试图在中国文化背景中验证和补充国外同行的研究;同时也为大学教师、辅导员,包括大学生自己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尤其是把握大学生为之“纠结”困扰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帮助。具体来说,本研究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一是大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感觉到左右为难、很难选择的思想困扰或现实问题有哪些?依据其主题,可以被分为哪几类?二是大学生的性别、专业、年级等因素是否对冲突的主题有影响?三是大学生解决困境的方法有哪些?四是大学生解决困境后的情感体验是怎样的?


二、大学生两难困境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是308名来自5所大学(178个男生,129位女生)的本科生,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包括文科、理科和艺术类,来自不同的年级(大一学生175人,大二学生78人,大三学生32人,大四学生21人)。被试的年龄从17岁到22岁。5所大学质量各异,有面向全国招生的大学,也有以省内生源为主的大学,从学生来源、性别比例、专业分布上看,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二)数据收集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要求被试描述他们所经历过的两难冲突事件,通过他们的描述,以便收集到更具思想深度、更丰富、更具个性的数据,多维度地呈现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其发展脉络。在研究者给出简短的指导语后,所有的被试被要求在课堂上用纸笔测验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如下问题:

1.请描述您亲身经历过的、让您觉得左右为难、很难选择的一件事或者对您造成思想困扰的一个问题。

2.请写出您做选择或解决思想困扰时采用的方法或过程。

3. 请写出您现在对当时的选择结果或思考结论的情感体验。


(三)数据分析方法

被试所叙述的事件或问题主要用定性研究方法中的内容分析方法来处理。具体来说,研究者首先对大学生所描述的冲突的主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后情感体验进行分类,然后把每个回答都编码到某一种类型中,接下来检查一遍,以确保每个试卷的回答在外部表现是独特的,但在内部性质上又是一致的。


此处用三个例子(所用例子最好是大学生的,前两个还是高考相关,最后一个就是普通中学生的)来说明如何对故事式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编码。大学生面临的两难困境中,有时矛盾是多方面的,往往纠缠在一起,把它归结为某个主题时主要依据其中主要矛盾的性质。


例1

让我左右为难的事情肯定是高考报志愿的事。当时分数还可以,可以上好学校又有点危险,在选学校上很纠结,在选专业上基本就是乱填了。因为之间没有做过调查,一味拿着成绩在看,自己又想自己一个人解决这个问题,父母问也没有理睬,总之那三天超级痛苦,不知如何做选择。(WGCY-M05)

例2

去年高考后,自己因为高考失误,心情很郁闷,但家长和老师对我的期望都很大,希望我再来一年。当时自己怕在接下来的时间背负巨大压力,以及回想当初高三的艰辛和朋友们都将上大学去,我就十分不情愿,难道当今一个重点大学的文凭真的那么重要,有它可以在社会上胜人一筹吗?虽然那段时间和家人有无休止的冷战和争吵,但毕竟我一个晚辈敌不过那么多人,最后只有顺服他们。(WFZY-M18)


例1和例2都关涉到人生问题上的重大选择,但是例1的主题更单纯集中,不涉及人际冲突,矛盾主要集中在选学校和选专业上。而例2的主题更多,不仅关涉选择学校和专业,更关涉人际冲突,其中突出的矛盾是亲子冲突和代际冲突。因此,例1的主题被编码为人生的重大选择,包括选专业、选学校、文理分科,是否复读,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亲子关系,但不构成人与人之间冲突,父母不构成强势的反对意见。例2的主题则被编码为亲子关系及与其他成人之间的关系。例1的选择方法被编码为自己选择,情感体验被编码为消极的;例2的选择方法被编码为听从父母,情感体验被编码为积极的。


下面一则例子也同样如此:

老师布置我们写一篇论文作为期末考试的作业,我铆足了劲,查了好多资料,写了长长的论文,想拿高分。成绩下来了,我好失望,那些从百度文库里大段抄袭的同学分数比我的还高。老师难道不应该对学生上交的论文是否是原创的做些核查吗?我对老师也很失望。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的心态才慢慢平衡了。不作弊,不抄袭是我的道德底线,和老师是否负责没有关系。(HZSX-M02)


从冲突的包含的要素来看,既有师生之间的人际冲突,又有个人做人原则、是否诚信的问题,研究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冲突在于是否能坚持诚信的做人原则,因此把它编码为诚信及道德选择。


两位研究者独立地对大学生的描述中所有的事件进行编码、分类和列表。编码方式为:前四位代表学校,其中三位字母为学校名称代码、X或Y为学校类别代码(X代表重点本科院校,Y代表一般本科院校),M与F代表性别,其中M代表男性,F代表女性。如WGCY-M05代表来自普通本科WGC学校的第五位男性被试。在情感体验、选择方法上均达到90%的一致,在冲突主题上达到85%一致。经过协商讨论,最终的不一致达到了100%的一致。


三、大学生两难困境的类别分析

研究者对大学生上交的318份问卷进行了分析,剔除无效描述10份,保留308份描述了冲突情景的问卷,其中有277份问卷完整地回答了所有问题。


冲突的主题主要包括:人生重大选择、代际冲突、恋爱关系、同伴关系和友谊、对抗诱惑、思想困扰、学习困惑、坚守道德原则等,其具体分布见表1。由表可见,道德两难问题为大学生遭遇的现实两难问题中的首要问题,占比高达51.5%,主要包括人际冲突(39.6%)、对抗诱惑(7.5%)和坚守道德原则(4.5%)三类主题。


表1 大学生两难冲突主题的类别分析(N=308)

主题

频次

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人生重大选择

94

30.5

30.5

与父母和其他成人的冲突

47

15.3

45.8

爱情

38

12.3

58.1

友情及同伴关系

37

12.0

70.1

对抗诱惑

23

7.5

77.6

思想困扰

20

6.5

84.1

学习困惑

19

6.2

90.3

坚持道德原则

14

4.5

94.8

前途与工作

7

2.3

97.1

生活困扰

5

1.6

98.7

经济困境

4

1.3

100

(一)人际冲突

研究发现,与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研究一样,人际关系是造成大学生两难困境的第一大重要因素,人际关系中包括与爱情、与同辈群体的关系和友谊问题,及与父母和其他成人之间的关系。涉及到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冲突主题占全部主题的39.6%,其中与成人、同辈群体、爱恋的异性之间冲突的比例大体相当,三者之中代际冲突要略高一点,为15.3%。


在成年人的人际冲突之间,正如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 H.Erikson)所言,“人生最深刻的冲突之一是由对父母的恨所引起的”[7],绝大多数代际冲突是与父母的冲突,只有2例(均为男生)涉及到与老师之间的冲突,2例(均为女生)涉及到父母、老师之外的成年人,如亲戚或其他成年人之间冲突。还有1例描述了到底依据成年人的文化来行动,还是采取同辈群体人的文化标准,在成人文化与同辈文化之间左右为难。


在与同辈群体之间的冲突中,绝大多数冲突集中在同性之间,如是否指出朋友的坏毛病,是否应借钱物给朋友,是否该拒绝朋友的要求,是否该帮助同学作弊等等(N=8)。异性之间的冲突比较少见,2位男生描述了他们和女性同学之间的冲突。多数冲突发生在两个个人身上,但是有时也表现为个人与很多人构成的群体的对立,包括个人与寝室群体、个人与班集体、个人与社团群体之间的冲突与不协。如作为一个社团的领导者,因为下属负责人工作不尽心而朝他们发火,却无济于事;是否应该把心中所想的目标告诉班上的同学,会不会因他们的不理解而带来嘲笑;个人因性格内向、志趣差异而被群体孤立等,“他们讨论的话题我插不上话,也不感兴趣,只能保持沉默”。


刚进高中的时候,我选择住校,和同寝室的几个女生关系很好,她们会有很多的活动要我参加,有时不想参加就拒绝,但是她们会不停地劝说,偶尔还会说一些伤感情的话,让你觉得愧疚和不安。久而久之,每次活动你都得必须参加。(WFZY-F09)


在恋爱主题上,感情的变化性与不稳定性是比较常见的(N=12),由开始懵懂的好感到后来感情的褪色:由于大学不在同一所城市,以前的好感渐渐消退,或者因为时间的原因,感情到最后不了了之。想要得到爱情,却漫无目标,单恋的烦恼,或者被拒绝后的烦恼是常见的。这个时期的爱情,似乎更多地带有实验的探索性质,在合适的时机找到合适的对象,因此,即便失败了更多的不是深刻的痛苦,而是迷茫。2位男生谈到父母的态度影响到他们与女性朋友之间的交往。


从初中到高中,我都暗恋过一个女孩,或许也不算暗恋吧!总是就是很有好感,我一直想公开地追求她,但我始终没有。或许是我太胆小,我认为高考就在眼前,无法顾及其他的事,所以我不想影响她。最终我还是什么也没有做。大学了,我总算鼓起勇气去问,她的答复是大学不打算谈恋爱。我也只能随她的意思了。最后我总算舒了一口气,还自己一个轻松,感觉自由了。(WLGX-M11)


这个例子是大学生恋爱事件中是比较典型的,被爱恋对象拒绝后并不十分痛苦,反而如释重负般地轻松。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的恋爱不是“性”的问题,而是为了借助恋爱来企图明确自己的同一性,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可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他们把分散的自我意象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再看得到什么反应,而后逐步地予以澄清。在某种程度上,男性在追求女性的过程中,追求的并不是对女性的理解,而是在寻求对自己的理解,看看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挑战自己,看看能否有能力和有勇气实现目标。埃里克森认为只有当青少年建立起明确的自我同一性,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在他人眼中是怎样的,能以他人的眼光换位来看自己,此后,才可能和另一个人产生真正的亲密关系,尤其对于男性来说更是如此。[8]在某种程度上,这个例子再次支持了埃里克森的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男生在示爱被拒绝之后反而感觉轻松。


(二)人生重大选择

人生中的重大选择占据了全部主题的30.8%,涉及到初中择校、中考后选择学校、高考后选择学校、专业、是否复读等,这些选择不涉及到对别人的利益构成损害,而主要是对个人事务和个人幸福的谋划。


在做这些决定的时候,往往面临一个很明显的冲突——到底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还是听父母的?具体的考虑主要集中在是选择好专业还是选择好学校,是选择本省就读还是外地就读?高考成绩在三本以上的学生面临更多的情感冲突,在读本科、专科、复读三种选择之间犹豫不决。在做这些决定的时候,总是包含着大量的犹豫、徘徊、痛苦、争执,做这些选择时多数学生是准备不足的,是被动卷入的,获得的信息也是不够的。


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涯中面临最多选择困境的两个突出时间段是大一年级和大四年级。大一年级学生面临着对大学生活目标的重新定位,乃至对整个大学生活的重新审视,对“我是谁”“我该做什么”比较迷茫;而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压力,在就业、考研(保研)等诸多事务之中做艰难抉择。大二年级学生和大三年级学生的重大选择则更多地体现为个人发展定位及发展路径选择问题。


因为时间、精力的问题,自己要在比较喜欢的志愿活动和学术活动之间作选择,最终我选择了前者。我认为大学是一个可以让自己成就自己的渠道,这个时间一旦过去之后再想参与志愿活动就几乎没有机会了,而关于学术,我还可以选择继续上研究生或者其他。但是在考完研后我回想了一下自己的经历,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学术经历,当时的自己,明明有很多机会可以选择,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另外一个方面?如果当时做了不同的选择,也许现在的我会很不一样。(WFZY-F01)


(三)坚守道德原则及对抗诱惑

康德(Immanuel Kant)曾经饱含热情、以大量的篇幅去探索道德世界的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则,他歌颂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道德法则的人。“一个被承认为真的(我补充:先天地被承认为真的,因而无可争议的)原理必须永不被背离,无论在这里存在的危险多么显著。”[9]但是,人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内心的道德原则呢?14个大学生的回答涉及这一主题:在个人生活中是否能坚持道德原则和诚实,做道德的选择?如考试是否作弊,是否要当众帮忙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遇到不道德的行为是否应劝阻?


其中7位女性涉及到内心道德原则在经过挣扎后的再一次坚定,如决定不当高考移民,决定不再帮同学作弊,自己也不作弊等;2位男性涉及到在犹豫之后依然选择内心的道德原则,而更多的男性则采取“视情况而定”,权衡利弊而不死守道德法则。1位男生则描述了不再坚守道德原则之后的轻松感。


临近高考的前一个月,同学们都商量怎么作弊,把我也拉进去。当时我想和他们一起,毕竟谁都想多考一点。但又觉得这样做不诚实,违背自己的良心,可听他们每天商量怎么抄,心里又禁不住诱惑。那时每天都反复思考,到底是作弊还是不作弊,感到很为难?我总是反复问同学,都有什么人一起作弊,作弊成功的机会有多大,成功能拿多少分,以利弊来抉择到底应不应该作弊。最终禁不住诱惑,选择了和他们同流合污。当时只想着成功以后的喜悦,把良心的谴责抛到脑后,一心想着作弊的计划。作弊导致我考的分数没达到我的正常水平,心里有点不甘但却没有后悔。因为那一次作战使我们兄弟间的感情又深了一层。(HKDX-M02)


这些案例是否揭示了男女的道德差异?女性更倾向于“听听内心的声音”,诉诸直觉,信守良心和道德原则,无论是出于服从还是正义感;而男性则倾向于“为生活的方便、行为的必须、专业的成功而设”的实用信仰,不会为道德法则,牺牲现实利益,在违背道德原则之后也没有女生那么强烈的内疚感。这一结论还需要更多研究的进一步验证。


对抗诱惑主题,几乎全部为男生所写。对抗美食的诱惑、睡觉的诱惑、新奇的诱惑,更多的是网络游戏的诱惑。5位男生描述了网游对他们的吸引力,以及在打游戏时的矛盾心理,没有女生涉及这一主题。诱惑使得男生陷入自己对自己的战争中,但是理智往往被欲望所战胜。


如果晚上没有课,我会很忧虑,到底是在寝室玩一下游戏,还是去教室搞一下学习?当然我本人比较倾向于前一种,可是老师和父母的教诲却告诉我,我应该去搞学习,可是我又比较想去上网,玩一下网络游戏,这样的话,时间会过得比较快。但这样的话,不仅是浪费宝贵的时间和金钱,这又会让我心生愧疚,但是,我又忍不住这种冲动。我该怎么办?(WLGX-M13)


(四)思想困扰和学习困惑

思想困扰主要关涉到大学生人生目标、指导思想、整个价值观的重构。最常见的困扰是:大学生是干什么的?到大学来干什么?大学生活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大一学生最为困惑。大二学生的思想困扰则多涉及到“同学们这么优秀,我怎么办”,怎样定位,怎样重新看待自己?


进入大学后突然感觉自己的生活很茫然,目标与理想模糊化,不知面对大学宽松的生活是以学习为主,还是以提高自己待人接物与人交流的能力为主。因此往往学习的时候力不从心,与人接洽之时又认为自己是在浪费时间。久而久之,内心困扰颇深,不知如何解决。(HZSX-F36)


还有一种思想困扰涉及到哲学的形而上学层次。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死亡是什么,怎样看待死亡?儿童和少年时期所受的道德教诲是否适合于成人世界?涉及这类主题的困扰,都是男生所写。


追求安定是对还是错?现在,在我们身边“犬儒”主义盛行,得过且过。这种人是幸福的,知足者常乐。可我们应该如此吗?“让自己活得艰难一点”,是另一本书的话,我不知该如何选择,无法做出选择,所以有时放纵自己有时又“折磨”自己。(HKDX-M05)


学习困惑主要包括是否要辅修、课外知识和课内知识怎么协调、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怎么办?大学生活困扰主要指向大学生活的具体谋划,包括是否要参加兼职、社团活动、怎样选择书本、服饰等等。


四、大学生两难困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有三个明显的发现:在大学生的两难选择中,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冲突,并且经济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的现实选择。


(一)两难选择与性别差异

在冲突涉及的主题上,男性和女性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男性的两难选择,更多地集中于抵抗诱惑和思想困扰,而女性的两难选择则更多地涉及到亲密关系,选择和谁更亲密。女性典型的人际交往困惑:在老朋友和新朋友之间跟谁更亲近;是告诉老师还是忠于同学;同一个时间段两个同学发出邀请,到底答应谁;有了困惑,可以向两个同学请教,到底向谁请教。如下例所示,女大学生在忠于母亲与忠于姐姐之间犹豫徘徊,最终选择忠于关系更亲近的那个人。


我姐姐嫁给了一个比我家背景好很多的人,姐夫对我妈的一些行为习惯非常看不惯,经常和我姐吵。姐姐对妈妈说了一些让她改变习惯的话,可是妈妈依然是我行我素。姐姐非常苦恼,与姐夫吵架,但她又不想让爸妈担心,一直在爸妈面前表现得很快乐幸福。她最近一直和姐夫闹离婚,她要我不要把这件事告诉爸妈。她说,和姐夫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妈妈,害怕妈妈知道后有点想不开。我最大的困扰就是我到底应不应该跟爸妈说。最终我还是没说,我觉得我是姐姐心理感情上的依靠,如果我说了,也许会让姐姐在我面前伪装她的生活,这样为她担心的人又少了一位。(WFZY-F02)


美国心理学家吉列根(Carol Gilligan)认为,男女对于关系,尤其是依赖性的体验是不同的。对于男孩和男人来说,分离和个体化与性别认同有着重要的联系,因为与母亲分离对于男性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女孩和妇女来说,女性表现或者女性认同并不取决于与母亲分离,或者个性化的过程。既然男性是通过分离,而女性是通过依恋来规定的,男性的性别认同便受到亲密关系的威胁,而女性的性别认同则受到分离的危险。[10]本研究同样证实,女性对于亲密关系更加看重,忠于所选择的情感亲密对象;而男性则更多地注意自身的问题,怎样去重构自我,抵抗诱惑,解决思想烦恼。没有一个男生涉及在朋友之间选择和谁更亲近这种话题。当与父母亲发生冲突时,女生往往有更多的负疚感,即便她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在服从父母意志时也有更大的满足感。


(二)两难选择与城乡差异

来自农村大学生在适应大学生活时,面临更多的困难。在收集的308份描述中,有8份问卷透露出农村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更复杂和更深层的困惑,其中有城乡生活的转换带来的自我意识重构,有沉重的责任感又夹杂着些许的自卑意识。


其中3份关涉到农村大学生在选择上的信息劣势,例如“父母是农民,他们也不懂该选文科还是理科”,“我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自己没经验,也没有其他人可以询问,自己感到很迷茫,我一遍一遍地看那些大学简介,不知从何下手”。1份关涉到农村大学生的情感和交友障碍。


我爱上了一个女孩,她可爱而善良。我想向她表白,却又害怕她拒绝,而我会失去和她做朋友的机会,这样我很为难,每天饱受折磨,学习热情下降。我知道,大学最重要的是学习,而爱情只是插曲,如果它影响到了学习,那我怎样去面对我的价值,去实现他们对我的期望,我是一个来自小山村的孩子,我一直都是村里人的骄傲,我不想让村民失望。因为我也是他们的希望,将来我要领着全村人致富。(HZSX-M03)


3份关于农村学生在学业上的障碍。其中2份关涉到在初中是放弃学业还是继续学业?一些农村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挣扎,其原因正如他们提交的问卷中所描述的,或者因为经济原因,或者是因为环境使然,“周围的很多同学都放弃了高中学习外出打工”。1份关涉到农村学生在大学学习中遇到的障碍。


作为农村专业的学生,纯正的美国语音及大量的英语学习让我困扰。我来自农村,城乡教学的差别,让我在这两个方面落后于其他的同学,特别是口语,一开口就会让人发笑,让我很长时间都是处于自卑状况。而且,我觉得我已经很努力地去改变了,但就是取不到好成绩,原来活泼的我上课也不敢讲话了。(HZSX-F23)


还有1份则显得更为幸运,是利用社会资源主动去适应城乡差距,改变农村生活状态,其情感体验也更为积极。


我的家乡是农村,所以我从小在乡下学校学习,一直过得很快乐,学习成绩也很好。由于我的叔叔在城里,所以他想办法让我能够在初三那年去城里的实验中学读初三,以便我能读上好的高中。我的困扰时去还是不去城里读书。如果去了,我必须和其他几位陌生人共租一间房子,在那里生活环境会很糟糕。咨询同学们的意见,他们都赞同我去城里,加上父母也希望,所以选择去城里。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正是那一年的努力我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并且在与其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生活,为人处事变得成熟稳重。(HKDX-M14)


(三)两难选择与经济状况

尽管本次研究中以经济困境为中心的问卷只有4份,但是大量问卷涉及到现实经济状况的制约,以及选择时候对于经济状况的考量。可以说,在中考选择学校,高考选择大学、专业方面等重大问题选择方面经济状况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


在我读初二的时候,由于家庭贫困等原因,我曾经有了放弃读书的念头,虽然有这个念头,可是我却不敢对父母说,因为我知道在父母心中,我们农村的孩子只有书读好了才有好的将来,他们不希望我因为家里贫困而断送我的将来。可是我还是鼓起勇气,跟妈妈说了,妈妈说让我自己决定。其实我知道在我们那里有句话是“我是农村的孩子,读书时我唯一的出路”,这个问题让我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WGCY-F09)


贫富差距引起的问题还比较少,有2例描述了贫富差距带来的亲人之间的冲突,但没有人描述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经济贫穷则引起了更多问题:心理负担增加,在本科和高职之间难以抉择,选择专业时的限制。很多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原则选择公费师范生,但是,对于公费师范生带来的政策限制又觉得难以接受,只有2位同学因为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的原因而感到欣慰。尤其是对于男生来说,选择师范专业,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情感冲突。贫困带来了教育机会受限,选择机会受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中断学业,多发生在初中或初中升高中之际;二是使得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机会,或放弃本科选择专科,或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五、改善大学德育的相关建议

长久以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比较注重顶层设计、强调自上而下的思政教育,但关注大学生所思所想和个人“纠结”体验较少。大学德育应超越整齐划一的管理方式和追求高大上效果的德育活动方式,更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更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走入大学生心灵,帮助他们走出困扰,实现自我超越。


(一)大学德育的难点:满足个性化需求

具体来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扰:既渴求友谊与爱情,又不知该如何处理人际冲突;既渴望进入团体生活,又害怕失去个人自由,在个人的独立自主性与群体庇护的安全感之间徘徊。在涉及友谊、爱情和思想困扰方面,大学生更愿意向同辈群体求助。但是,大学生交往还被局限于朋友、寝室同伴、班级同学等狭小群体或封闭团体之中,更广范围内的人际交往需求并未得到有效满足。因此,大学德育应强调学术研究与社会生活的双管齐下,加大对社团活动的支持力度,增加学校公共空间,鼓励大学生在更大范围内交流思想、共享经验、学会共处。


同时,大学生作为个体差异巨大,对于大学思想道德教育者来说实施因材施教的难度很大,可以尝试因性施教、因人施教、因时施教。


因性施教意味着要根据大学生的性别特点来进行教育。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她们具有更强的道德原则性,更看重情感认同和人际联结,这有可能使得她们只执著于少数几个人的较深入交往,而忽略其他人,因此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有必要引导她们走出寝室和少数人的世界,把眼光投入到更广阔的外部世界;对于男大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加强对抗诱惑和坚守道德原则的毅力,需要建构一个能指导自己行为的思想体系,他们既需要行动磨练,也需要思想和哲学的营养。


因人施教意味着针对大学生的个性及其社会属性来施教,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有倾斜地帮助农村学生、贫困学生、内向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生活中存在的文化资本差异比经济差异对贫困学生心理体验影响更大,它“如同一扇玻璃天窗,看似透明敞亮,只有用身心去撞击,在失败的疼痛中才体会到排斥来的多么不露痕迹”。[11]大学德育应营造出开放包容的关怀性学习社区环境,培育“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学校共同体精神。


因时施教意味着,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困惑开展道德教育。大一年级主要是适应新生活,建立新目标,大二、大三重在学习方面、友谊、爱情、发展定向方面的引导,大四年级主要是为走上社会做最后的准备,开始选择工作和前途。


(二)大学德育的重点:培养选择能力

两难问题是学生个人成长的契机。成功的选择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及更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促进个人的独立思考。更重要的是,在关键事件上的成功选择,带来从量变到质变的个人成长,带来了自我意识的健康萌芽,不啻于一次成功的思想启蒙。一名大学生如此写道:“我觉得经过那一次的选择,我学会了理性地分析问题,以前的我什么都是别人帮我选好,从来没有独立思考完成一件事。”


本研究也发现,在选择中自己做决定和听父母及他人的建议,所带来的消极情感与积极情感几乎一样多。也即并不是所有自己选择的自己都会认同,有时也会后悔;在听从父母之后,有人感觉自己很无用,有人则感觉很幸福,两者所带来幸福与不幸的情感体验比例几乎相当。这种现象并不是意味着大学生不期望自己自主地做决定,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由于各种原因,个人做了一些不成熟的决定。例如:一少部分学生面临关涉自己前途、关涉大是大非的重大选择时不会选择,或者逃避选择。一个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与父母意见冲突,“我想如果我上西北工业大学,那再好不过,但没录取,那就惨了;但如果我报理工大学,不管录取不录取,主要责任不在我”。为逃避责任便听从父母,其结果是:“后悔,我应该为我将来着想,而不是图一时之轻松。”少数学生通过掷硬币或抓阄的方式去选择。因此,大学德育不仅要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更多地是要增强大学生学会做道德选择、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培养独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为什么不会选择或逃避选择?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信息不充分,缺乏足够的事实去形成判断,因此在选择时倾向于从众、随大流、只看品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不敢承担责任,害怕失败,因此选择稳妥的,而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有的学生写道:“最后做选择基本是很痛苦的,一方面自己有很重的名校情结,另一方面又担心风险,.....最后确定自己进名校风险很大,就挑了个二等的学校,至于专业就随便选了电气专业。现在觉得当时的决定很草率,方法也很失败”。可见,学生做出明智判断的选择能力是在承担自我发展责任、与社会现实不断进行互动中逐渐建构起来的,认识自我与认识社会的过程是同步发展的。大学德育需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服务学习、志愿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还可有意识地将两难案例辩论、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促进大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以此来促进他们的人格完善。


参考文献

[1] 邵龙宝.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现状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7(5):63-68.

[2]王迎迎.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状况的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8(2):100-105.

[3]赖萍.大学生道德观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008:13-28.

[4]Yussen,S.Characteristics of Moral Dilemmas Written by Adolescent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77(13):162-163.

[5]Binfet,J,.Identifying The Themes in Student-generated Moral Dilemmas[C].San Francisco: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1995,April.(这篇论文是在国际大会上提交的一篇论文,没有出版社,网址为: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ref/10.1080/13803610701786053?scroll=top)

[6] Tirri,k. The Themes of Moral Dilemmas Formulated by Preadolescents[DB/OL].ResearchGate,1996.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4738934_The_Themes_of_Moral_Dilemmas_Formulated_by_Preadolescents(这篇论文是来自researchgate电子数据库的网上资源)

[7][8]埃里克森,E.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 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05,111-119.

[9]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八卷)[M]. 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438.

[10]吉列根,C.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M]. 肖巍,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5.

[11]刘云杉.自由选择与制度选拔:大众高等教育时代的精英培养——基于北京大学的个案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 (4):38-74+186。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教育现代化进程下学校变革的伦理追求与实践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EA180113。




上一篇:研究生论坛05 | 王丽娜:论新《规则》视角下的初中学校德育管理
下一篇:德育所成果34 | 刘长海 原方:新时代学生管理的德法共治模型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