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到实验学校,负责教学的副校长缺席研讨活动,校长解释说随同教育局是到其他学校检查去了。
这几年,我常常往中小学跑,感叹校长、老师们特别忙,主要是应对政府部门的种种检查,兴师动众,疲于奔命,效果极差。各种各样的检查,已经成了中小学的“公害”!
那么,中小学为什么不能安安静静地办学呢?
关键是“管理部门扰民”!“扰民”项目何其多:
1、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项目:
例如,标准化学校验收、科技创新基地验收、阳光体育示范学校验收、示范性学校验收、艺术示范学校验收、德育示范学校验收、爱生示范学校验收、科技创新示范校验收、安全校园验收、无烟学校验收、义务教育评估验收、食品安全卫生验收、校园文化建设验收、年度达标绩效检查、年度领导班子考核等等…
2、教育主管部门下级单位的项目:
例如,教学质量评估、教育教学课题鉴定、实验室验收评估、电化教育达标验收评估、乱收费检查、教育装备评估,校本课程、远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学校档案、图书馆、食堂、财务检查、调研等等;还有什么文明城市创建、社会综治、法制宣传、道路交通、社区共建、学雷锋、12.9、反邪教、禁毒、计化生育、校园绿化、治安等等…
3、各种教育教学评比检查项目:
例如,教学比武,说课比赛、教学新秀评比、优秀教案评比、教学课件比赛、多媒体白板技术应用比赛、论文大赛、以及各种体育比赛(运动会、篮球、足球、排球、棒球、环城跑、体质检查、棋类…)、美术书法、艺术音乐(京剧、各级合唱舞蹈比赛)、手工制作、手抄报、体育达标、艺术等级考试等等…
4、片区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
包括学生和老师两方面的,如:艺术节、歌咏比赛、舞蹈大赛、运动会、广播操队列队形比赛、优秀公开课、各种选拔赛、黑板报、手抄报比赛、主题班会比赛、各种笔记检查(如:业务笔记、政治学习笔记、听课笔记、班主任工作笔记、读书笔记)…
有许多项目还是省、市、区三级重复检查验收的,其中既有政府行政部门,又有教育主管单位,还有辖区单位。总之,种类齐全,名目繁多,举不胜举…
问题是,名目繁多的教育检查评估项目合理吗
上述这些“五花八门”的检查评估项目,好像它们都“合情合理”,都符合国家、教育部、省市关于学校教育的标准,并且各级部门都在努力执行和落实要求,似乎的确在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好像的确是在“保证教育优先发展”,在把“教育强国梦”通过扎扎实实的检查评估和验收,“落到了实处”。
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听一听一位基层老师的声音!
“写给牛局长:什么时候学校能够安安静静搞搞教育教学啊??现在学校的婆婆实在是太多了,一层一层又一层,好像谁都可以对学校指手划脚,好像谁说的话都是上级精神,可上级精神也实在是太多了,哪一条精神不得学校的老师们加班加点完成啊?哪所学校不得腾出大半精力来完成上级相关精神啊?可是真的没看出来有几点精神是真正对孩子们成长有益的!牛局长,请问一下什么时候学校才能真正安安静静,全身心的投入教育教学啊???”。这是百度贴吧-涿鹿吧里一位名叫“教育如此无奈”的教师的帖子。
《滁州日报》数字版,谢发能老师《还校园教育一片宁静》:“学校要应付上级各类检查和调研,可以说是疲于奔命。校长上传下达,上面怎么要求,开会回来就怎么布置,一是顾于校长位子和面子,二是涉及学校的考核工作。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学校既要完成教学工作,又要去做那些行政指令的任务,师生皆无分身之术,有时为了应付诸多的各类检查,班主任不得不带着学生一道儿做假。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此教育又怎么能培养真人呢?其祸端皆因诸多与学校教育不相关的检查和考核。”
有的老师说:“现在的这种评估是在做‘台账式’的表面文章,它所起的负面作用远大于正面的。还有,因为评职称,升级、选学科带头人等多要与是否有课题研究挂钩,所以,现在的所谓课题研究也变味的多,许多杂志又趁火打劫,要发文章吗?拿钱来!”
“现在的评估内容和方式,纯粹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犹如统一规格的模具,是削足适履,不少校长认为学校是在作填空工作,这种评估又有什么意义呢?”
“关于取消评估,我本人赞同,本市一高中正如火如荼在申报什么省4星级学校。整天在做假材料。劳民伤财。我看还是老老实实办实事为好。抓教育教学质量是第一位的任务。学校领导主要应做这方面的事。”
教育学家朱永新先生认为:“应该承认,老师们虽然对评估有一些偏激之辞,甚至有人主张取消各种评估和检查,给中小学校长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但是,我认为他们的意见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小学校长和老师们对现在的评估与检查深恶痛绝?”
作为在一线教学工作近三十年的教师,我对目前基层教育的现状可以说历历在目,感受深刻。我热爱我的学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我喜欢思考!记得2011-2012年的“两基迎国检”,经过全体教师半年多加班加点的“集体造假”,经国家、省、市区四级有关部门的层层验收,终于“合格”过关了。但是,什么是“两基迎国检”,我相信大多数老师和我一样至今都不大明白,大家就知道是“假的”“编出来的”,到现在不知道它的意义何在?想起来叫人汗颜!那么,就现在针对学校的许多检查评估和验收,有些仍然停留在造假和“编数据”的阶段,有些检查评估要求检查几年的“资料和成果”,检查者是需要用“材料”和“数据”说话的,如果按照上级的标准和要求,估计没有几个学校是符合条件的,不合格怎么办?那就“编”呗!
原因何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奇怪的现象呢?我们究竟要不要各种教育评估和检查呢?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1、的确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落实国家的教育政策
不可否认,上述列举的大多数“检查评估”有它合理的一面,它的目的是积极的,是本着把学校教育教学搞好的目的出发的,因此就相应的制订出了许多与地方政府相适应的策略。政策究竟落实了没有?只能靠检查督促了,因此检查评估相应就多了起来。
2、各级行政教育主管部门年底要“政绩”的驱使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你一年多来都“干了些什么?”成绩在哪里?上级也要你用“材料”和“数据”说话,怎么办?向下级要,向下级布置落实任务,完成自己的“政绩”,然后就检查评估,上报“成果”。如此类推,因此检查评估就相应更加多了起来。
3、评估检查与学校领导班子的考核和教师的利益挂钩的结果
众所周知,现在的许多检查评估往往是和领导的政绩挂钩的,是和教师的绩效工资等切身利益挂钩的。因此,学校要“两手抓”:一手要抓教育教学质量:抓老师,因为教学质量是实实在在的“硬道理”,它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学生的学习成绩会下滑,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另一手要抓“安全”等各种评估检查,它是学校的“软实力”,关系着学校的政绩与形象,关系着学校“挂牌子”的问题。(只有因为安全和腐败被免职的校长,没有因为“教学质量”免职的校长,中国教育的笑话)
4、学校应付上级评估检查的“蝴蝶效应”所致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有些评估检查就是“走走过场”,翻阅一下你的“资料”,检查者也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好我好大家好”,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不“说破”而已。并且还会互相交流经验,你们是怎么“做”的?你们的材料“编”的齐全啊!大有穿“皇帝的新装”之感!
因此,层层检查验收和评估的压力,就落在了基层学校和教师的身上,他们为了迎合上级检查评估的标准,为了学校的“面子”,为了能得到上级的嘉奖和肯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实惠,就诞生了“集体造假”的怪像!当然这也是校长们的头等大事,我工作近三十年,经常听说因为安全问题(学生伤亡)或贪污腐败问题,xx校长被免职或被“抓起来”了,很少听说过xx校长因为学校的教学质量差而被罢免…
教育一定要正本清源,主管部门应该少些没有必要的“指手画脚”,更应该少一些“装腔作势”,其实他们都明白,假装不明白!请你们讲真话、说实话,不要在乎你们的“官位”!请你们给学校一方净土,还学校一片宁静。同时呼吁政府和教育监管部门能加大整改力度,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还学校一个安安静静的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