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今日之教育,似是名师之天下!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县区级、学校级的名师何其多也。然而,透过热闹繁华的现象,不容否认学校教育的无奈现实。针对各种名目的名师工程,我们不得不提问:名师工程何时休?
何谓“名师”?简单来说,即很有名气的教师,也即是在教育教学的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教师。
办学,名师当然是越多越好!在我国,一名中小学教师要成为名师,说简单也简单,只要有资源(钱、权、色)、有需要,加之会包装会宣传,一夜之间即可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师;说难也真的是很难,不少教师,倾其一生,苦苦求索,到退休也没有成为名师。我个人认为,我国中小学里名副其实的名师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
一些学校,为了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办学名气、扩大办学影响,通过多方努力,多方求助,历经磨难,打造自己学校的名师。应该说,只要所打造的这位名师确实在教育教学某方面有特长,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得到学生、家长、同事的认可,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名师所在学校的领导,或者该学校的上级主管领导,以名师的标准要求全校、全区的教师们向名师学习,向名师靠齐,并要求每位教师都成为名师。这种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可行,更无可能性!
第一,不是每位教师都想成为名师。从道义上讲,一位教师想不想成为名师是他自己的事情,学校无权强制要求,我国没有法律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成为名师。某位教师,只想把自己的书教好,把学生教育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把自己的妻儿老小照顾好,没有别的什么念想,这位教师有什么不对吗?
第二,不是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名师。成为名师需要很多的前提条件,比方说有独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学智慧、付出别常人更多的努力、耐得住寂寞,等等。这些条件不是每位教师都具备。不顾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忽视成为名师的前提条件而奢望大家都成为名师,无异于“痴人说梦”。
第三,在一定意义上讲,名师是不可学的。因为每位成为名师的教师,都是特定情境下,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具有不可复制性。这里说名师不可学,不是说名师的精神(敬业精神、钻研精神、反思精神,等等)不可学,而是说每位教师有自身的特点,名师成长的整个路径不可学,无法复制,更难以推广。
第四,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始终以某位名师的标准要求学校每位教师成为名师,对名师本人、普通教师而言都未必是好事。
一方面,对名师本人而言,荣誉、称号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为什么?第一,名师要保住自己的名师称号,就注定要比一般教师付出更多,在生活、工作方面作出更多的牺牲。唯恐一不小心自己有负名师的称号,愧对领导、同事的信任,所以出现了“犯重病仍给学生上课”、“几十年如一日不请一次假”、“父母去世,仍在给学生监考”、“孩子在家无人照顾被开水烫,自己仍在办公室备课”等“光荣事迹”。可叹的是,一些校长、教育局长(当然包括名师自己),总是在不同的场合向普通教师讲述这些“事迹”,巴不得所有教师都学这些事迹!。第二,一些教育行政领导(校长、教育部门的主管领导)别有用心,总是在各种场合“消费”名师,拿本校、本区、本市、本省的名师说事,使名师成为教育部门主管领导对外炫耀的资本,名师被严重工具化。总之,多方奖捧、多次宣讲,导致名师头上的光环层层叠加,最终不堪重负,劳累成疾,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另一方面,对普通教师而言,不仅增加了普通教师的逆反心理,而且容易造成名师和普通教师的同事关系对立。校长、局长总是在学校讲名师如何如何,所以大家要如何如何,这极易造成名师的同事形成一种反感和嫉妒心理,使名师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恶化,不利于名师与其同事合作。
有鉴于此,我认为各级教育长官不宜拿名师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位教师,更不要过度地宣传、消费名师,把名师当成自己谋取利益、争得面子、控制教师的工具,还学校一个清静的教书育人的世界,让名师能够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作者简介: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成员,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