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班建武:学生为何知而不行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日期:2015-12-14 浏览: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很多学生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就是没有这样去做;明明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还是这样做了。学生中表现出来的这种“知行不一”的行为往往令广大老师和家长感到很困惑和沮丧。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2010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的小学生认为应当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但真正偶尔主动干些家务的只有58%,偶尔自己洗洗袜子的也仅占一半左右。有94%的小学生十分反感乱扔纸屑,但能主动捡起的人仅占四成。

某母亲在访谈中谈到自己的孩子时说道:“看我工作忙,孩子会很心疼地表示,要帮我做家务,减轻我的负担。可是真让她帮忙洗碗、扫地时,她却很少去做。”

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知行不一的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 就学生自身的原因而言,学生是否“真知”是执行能否统一的关键。

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知行脱节,在于学生并不是真的知道道德的真谛。实际上,一个人要想真正了解某个事物的真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般来说,真知至少包括对知的理解程度和对知的认可程度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主要是说明,一个人对道德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其表面的说明上,而要能够深刻理解人们制定这些道德规范、规则背后的价值基础是什么。如果我们的德育仅仅是满足于让学生知道所谓的道德规范,那么,学生实际上还没有真正理解这一规范的内在价值。后者则重在说明,个体对道德的认识不能够只是一种理性的、冷冰冰的认识,而是要能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可、接受这些道德规范,并在自觉履行道德行为的过程中感到一种由衷的高兴和喜悦。也就是说,学生的情感认同对道德动机的唤起,道德行为的发动和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学生之所会出现知行不一的问题,在很大程度就是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道德情感的支持。

 实际上,个体道德结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环节,其中,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对于激发和稳定道德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在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道德认同,是克服知行矛盾的关键。

 2. 就行的因素来看,行需要一定的条件,缺乏必要的条件支持,学生由知到行之间距离就难以跨越。

我们知道,一个人即使具有良好的道德行动愿望,但是,如果这一道德行为的发生所需要的条件不具备,那么,个体在决定是否采取相应的道德行为方面就会受到阻碍。另外,任何道德行为的发生都不是在真空进行的。实际上,个体的道德行为深受其所处的环境的影响。如果个体所处的环境是鼓励某种行为的,那么,个体就容易采取相应的道德行动。反之,个体即使认可某种道德,他也缺乏足够的行动动机。因此,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个体道德行为的环境,是改善学生知行不一问题的重要方面。

 3. 就学校来看,则存在如何教育的问题。

 当前学校更多地是传授“关于道德的知识”,缺乏学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行动的锻炼。从当前学校德育的现实来看,很多学校往往只是在“关于道德的知识”层面上做功夫,而对于道德本身的魅力、价值方面却教育不够。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是强调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背诵和识记,缺少必要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的培养。

 另外,即使有的学校和老师重视通过创设各种所谓的道德情境去培养学生的品德,但是,学校道德教育所创设的情境无论多么“真实”和“贴近学生实际”,它们毕竟是“创设”的,是教育之网为了达到预定的效果而对真实生活的过滤,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多变性、真实性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学生即使在这些人为创设的情境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也很难保证他们在现实的道德情境中做出同样的道德行为。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要想改善学生知行不一的局面,一方面是要在加深学生对道德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如何突破学生的道德情感障碍,是提高学生知行统一的关键。另外,就学校教育而言,应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道德氛围,为道德行为的发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其次,要在道德教育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道德体验,特别是要丰富学生现实的道德经验,使学生在现实的道德情境锻炼中不断提升其道德境界。

 注:本文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公民道德与教育研究中心班建武博士,转载自童言师语(tongyanshiyu)微信公众平台

上一篇:A·J·M·米尔恩:对人权的思考
下一篇:付辉:“名师工程”何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