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杜时忠:一场公开辩论:转化“后进生”是谁的责任?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日期:2017-10-30 浏览:

这些年来,一个教育口号响遍大江南北:“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它表达了部分人对教育的殷切期待,代表了部分教育者的教育信念,更是新时期教育理想的通俗表达,然而,也引起了不少人特别是一线老师和严肃的理论工作者的怀疑。笔者把它当作一种口号,一种信念,一种激励教育者的理想追求,但绝不把它当作科学事实,或者是对教育现实的客观描述。因为,显而易见的是,在不少学校,在大多数课堂尽管不是每一个课堂,几乎都有教不好的学生,也就是所谓“后进生”、“学困生”、“待优生”,前十几年,人们普遍称之为“差生”。(这种称谓的进化也反映了教育观念的进步,代表了先进文化)


尽管可以在称谓上不断变化,与时俱进,但核心问题依旧:如何对待、如何转化“后进生”?


前几天,在华中师大德育所组织的一次教育培训上,就发生了公开辩论。还原事件如下:


培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训者即德育所的专家,与被培训者即某区三所学校的老师近200人的交流与讨论。大礼堂的舞台上,请上了六位中小学老师和两位专家,大家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表达自己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其中一位初中老师X先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几乎每个班上都有一两位不爱学习、学习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他问大家怎么办。


他提问后,主持人即德育所的专家W先生回答说,要以家长的心肠来对待,换位思考,作好后进生的转化。


还没有等被培训的中小学老师们作出反应,另一位专家D先生站起来说,他不太同意这种说法。他简述自己的理由如下:面对一个教育难题,不能指望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依靠所谓的“换位思考”来解决,不要把教育问题的解决建立在所谓老师的好心肠上,因为毕竟教师与家长存在重大的差别。比如:家长只面对一个或几个孩子,教师则面对几十、上百甚至成百上千的孩子;教师是一种职业,入职要有资格证,这是社会制度规定,但从来没有见到过当家长要资格证;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联系是基于血缘、经济,以亲情为主,而师生之间的联系是基于社会责任与角色的知识与情感联系,它是非血缘的;教育学生包括转化后进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不可推诿的责任,等等。


D先生甚至还以身说法,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观点:好学生大体都是自学成材的,因为他们已经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即使老师不教,他们也可以自已教育自己;然而,所谓的“后进生”、“学困生”、“待优生”则特别需要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不仅如此,D先生还举例他的教育经验与课堂观察,提出了一个极富“挑衅性”的话题,那就是现在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一种缺乏个别指导的教学,它不仅转化不了“后进生”,甚至本身就在不断地制造“后进生”、“差生”。他针对那位老师的问题,反问道:请位X老师,你对“学困生”究竟采取了什么教育措施?


D先生的发言与提问,立即引起了会场上中小学老师的骚动。大家议论纷纷,指责现在的家长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批评家长不懂教育,不理解老师的辛苦。有的老师甚至激动起来,反问专家:“如果你是中小学老师,你怎么做呢?”


一场火药味颇浓的公开辩论就此上演!


双方力量极其悬殊(一位专家D先生对在场的大多数中小学老师),情感与观念上相当对立。在场的中小学老师似乎认为专家即D先生站着说话不腰疼,不了解、不体谅中小学老师们的辛苦,理所当然地不同意他的观点;专家D先生则对老师们的情绪与观点不以为然,认为是中小学老师们习惯了应试教育,没有为转化差生付出应有的努力,反而在推诿自己的教育责任,其针对性也不言而喻!


就在双方相持不下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舞台上的一位小学老师即L女士突然站出来,要求发言,她激动地讲述了自己孩子的故事:因为先天原因,她的儿子在智力上明显落后于同龄的孩子。刚上一年级,他就跟不上学习进度,成了班上的“差生”。他的班主任骂他笨,揪他的耳朵,使他对上学产生了恐惧。他常对妈妈说,耳朵好疼,不想上学了,不要读书了。L女士十分心疼,但由于都是同事,她也不好意思提出来让儿子换班。事情就这样痛苦地僵持着,儿子、母亲度日如年……捱过了一年级、二年级,终于换了一位新班主任。新的班主任特别地关心她的儿子,稍有进步就鼓励他。这样,儿子也完全换了一个人,不仅能够跟上班上同学的学习进度,而且他特别喜欢上学,对新班主任特别感恩,对妈妈说,长大后要把挣钱的一半给班主任。说到这里,L女士已经是满眼热泪。她说,这位优秀的班主任就在会场,请她站起来,让大家认识一下!随着这位班主任起身,会场上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L女士的讲述,把会场的讨论引向了高潮,她的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无疑是倾向于同意D先生的,甚至可以说为D先生的观点给出了一个实证。然而,我注意到,会场上中小学老师们激动地鼓掌之后,并没有在理性认识上改变自己的观点。一些老师仍然在强调家长的不合格,及当老师的不容易……


当然,实事求是地说,现在的中小学也确实存在班额过大的情况(小学班上的学生多达60多,50多是常态;中学的班额更大),一个老师精力顾不过来,无法开展个别指导。后来D先生在补充发言中也承认了这一点,并提出要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实行小班化教学。他提出中小学老师们要实行教学重点的转移,即从关注好学生转向关注“后进生”,对他们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帮助。


这场公开辩论也使我认识到对中小学老师要持同情地理解!特别是在公开场合,不能居高临下地以老师的口吻来教育他们——因为中小学老师已经习惯了教育别人,而要以巧妙的智慧的方式与他们沟通,让大家在情感共鸣中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


特此为记!


上一篇:杜时忠:学不学赖宁
下一篇:李牧川:教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