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5年德育所秋季第二次学术小沙龙
来源: 日期:2025-09-29 浏览:


时间:2025年9月28日19:00—22:00

主持人:何展宏

参与人员:程老师,卢老师,在读博士生、硕士生。

沙龙议程:

1.小论文分享-《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治理:“涨落”中“协同”的共治之策》(分享人:刘晶)

2.书籍推荐(分享人:张晓轩、王童谣、李步真、杨慧文、张新玲、邓诗弋)


一、小论文分享-《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治理:“涨落”中“协同”的共治之策》(分享人:刘晶)

文章机构:

第一部分:问题提出及文献回顾

首先就是对国家的一些重要政策文件进行梳理。然后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总结,发现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治理主要是体现了职业教育。它作为准公共产品,政府,行业组织与职业院校之间,它们相互之间的既分工又合作的弹性治理关系。目前我们在国家在大力的推行业产家融合共同体,还有就是如川的。其次,通过对国家政策以及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的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这个国家逻辑或者社会逻辑,也就是围绕职业教育治理中权权力的相互作用展开。本文就是以协同学为理论视角,以典型的行业组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因为它这个名字比较长,文中主要以中物联来简称来分析物流职业教育相关主体间及外部环境的关系来提出优化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的建议。

第二部分:协同学理论与职业教育治理分析的耦合性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协同学理论和职业教育治理分析的耦合性进行了阐述。在阅读了一些关于协同学理论的书籍和文献之后,作者对协同学中的三个重要素进行了解构。第一个就是序参量,它主要是影响系统相变的要素第二就是控制参量,它是来自外部的影响因素第三个方面掌握。它是关乎系统间实现平衡的因素。协同学理论,它是一门研究各类事物间协同机制的理论,重点研究开放系统中各种子系统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在无序与有序之间转换的原理,这样它就和职业教育理职业教育治理话题具有比较高的契合性

第三部分: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样态

第三部分就是对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样态进行分析。基于协同学理论的视角,在整个系统的运行中序参量在其内部和外部的相互作用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作者主要是从序参量这个角度去分析它的治理样态。中国物流联合协中物联,它是我国第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社团组织,它影响非常大,也很具有代表性,它是我国第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社团组织,在搭好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纽带,推动和引领我国行业物流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文章这一部分就是以影响职业教育治理的三个序参量。作为分析主线,剖析中物联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具体样态。以此来洞见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模式。作者主要是从这三个序参量政府管理权力让渡行业组织步入职业教育发声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彰显职业教育跨界属性和行业组织协同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四部分:协同学理论视域下职业教育治理优化

中物联它是如何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在中物联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实践中,政府职业院校行业组织等主体。在进行决策时,系统内部的续参量以及外部的控制参量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契合当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协同治理模式。基于此,结合协同学理论,作者就对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治理进行了设想。这个治理优化里面第一部分就是写了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治理模式的一个设想,第二个部分就是作者提出的具体的一个优化路径,最后一部分就是结语。

交流意见:

博士生娄琳琳:第一要统一引入部分和最终落点内容第二要明晰对于行业组织的概念界定第三阐明序参量的重要性

博士生陈姗姗第一明晰概念界定并提出了三条界定意见第二加强对于现状阐述的数据支撑

博士生李步真:第一,需要厘清三元一主概念部分可能存在的矛盾点第二加强论证案例分析中的数据支撑,以说明组织对职业院校的发展实际作用

博士生刘莎:首先,第一部分问题提出和文献回顾的背景部分要精简,突出全文的层次感;其次,第三部分的事实描述过多,对核心维度的运行机制描述过少;最后,论文使用的理论在社会科学的适应性有待论证

卢老师认为需要明细文章中序参量这一统计学概念在文章中所包含内容的说明不够清晰

程老师:首先,认为需要解决“理论指导一切”的老问题,要更清晰地描述个案研究的案例;其次,是要有问题意识,避免重复论证最后要加强对实践经验的梳理

二、书籍推荐

1.   博士生张晓轩推荐《县乡的孩子们》

核心内容:聚焦县域教育现状,批评资源分配不均,强调县域、乡村和村小协同发展。

推荐理由:作者立足于县域,以县乡镇学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把一些家庭教育管理部门,还有基层社会纳入到这个观察中,然后通过一些案例呈现学校的日常运转,还有教师和校长的决策家长的诉求,还有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态。这本书它聚焦的一个议题,也就覆盖了近些年来县域教育的一些关键的痛点。比如说超级中学,然后县中衰落,分班管理,校长治校,比如说学生沉迷游戏,然后校园欺凌等等这些问题。这些主题它都共同指向一个问题就是县域它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同时回应这个公平和质量这种双重目标的问题。作者他提出了要把这个县域教育理解。县中乡村和村小的教育发展模式,认为它三者构成了当下这种县域教育的体系,既有公平又有效率就明确的反对这种小规模学校过度投入。

程老师评价:将同主题的书一起阅读,如《县中的孩子》等

2.博士生王童瑶推荐《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核心内容:提出包容性制度和汲取性制度框架,讨论制度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推荐理由:介绍了什么是包容性制度以及汲取性制度,也帮我们理解了当今经济包括政治格局呈现的原因。第二个就是这本书里边论证了很多的案例,然后就让这本书作为一个对于制度的入门的书,让读者容易对于制度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让理论不再枯燥。第三个就是它会具有一些现实关怀,也是这本书开始让我去思考我们当今中国教育发展道路,尤其是关于教育制度。本书只在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政治制度确保了稳定性和持续性。尽管经济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贫富非常重要,但是政治制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包容性制度和汲取性制度的概念。那这本书里界定了就是:包容性制度,包括从政治上讲,强调人民或者是广大群众具有政治权力,能够广泛的参与政治活动,选举领导人等。

    程老师评价:这本书值得读,尤其对于关心制度问题的同学。但书中的观点过于极端二分,对中国现状无法完全解释,要有质疑精神。

3.博士生李步真推荐《激荡30年——中国企业的19782008

核心内容:通过企业史案例展现改革开放中的制度博弈,反思教育领域如何容纳边缘创新。

推荐理由:书中提出了一个分析从古至今的经济形势的框架,对于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尤其是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样的一个改变,以及这个人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的这样的变化,其实是会有比较直观的一个认识。作者更多的是从微观的视角里面去讲这个我们社会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他是怎么样去引起顶层设计的变化,然后推动了对个体经济的承认和认可的这样的一个改变。

程老师评价:作者大量引用文献依据,写作风格严谨。作者的其他书籍一起读有助于了解从历史到现代的经济活动。推荐《置身室内》《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4.博士生杨慧文推荐:《审美教育书简》

核心内容:本书提出以游戏冲动拟合人性分裂,构建审美人格,启发美育对完整人格的塑造作用。

推荐理由:作者探讨了一些媒介和方式去连接了我们的这种感性和理性的冲动,阐述了关于如何构建审美教育的哲学体系以及如何通过审美解决人性的分裂。当时18世纪的欧洲社会主要存在两个核心矛盾:个体的人性分裂和感性与理性的割裂。整个27封书信的发展脉络就是第一到十封是在去讲述人性的两个冲动,十到二十封信的内容当中,就主要在讨论审美冲动,它的这个中介作用是到底是怎么?怎么去架起这个感性和理性的桥梁。第二十一到二十七封信,他就提出了个体审美延伸到社会改造,并且提出这种终极理想:审美王国的核心逻辑。

程老师评价:符合兴趣,平时读书多积累多做笔记。读完书要习惯总结,作为二次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5.硕士生张新玲推荐:《家庭优势:社会阶层与家长参与》

核心内容:这本书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用12个家庭的一种真实的故事,去揭示了弱势家庭他们参与家校沟通时的一种真实的困境。·

推荐理由:本书主要给我两方面的启发,首先第一点就是纠正了我的认知偏见,一开始我想的觉得家长他不参与,可能就是不想管。布林德尔特这个家的一个案例,他们可能更多的是不愿意,而是说没有能力,那这就把这个研究的一个核心,从这个意愿问题转成了能力和规则的一个错配问题。第二点就是,拉鲁的调研方法也给我了很大的指导,首先就是他的一个深度访谈拉鲁,其次就是他的参与式观察。拉鲁他在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就是说学校总说关欢迎所有的家长,但是从来没有问过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欢迎方式,那咱们做教育研究就不是为了去批评批判某个家庭做的不好,而是要找到那些就是藏在那些规则背后的一些隐形的壁垒。

程老师评价:

6.硕士生邓诗弋推荐:《去学校化社会》

核心内容:本书批判学校垄断教育资源,提出教育网络替代方案,反思其激进主张的可能性。

推荐理由:它成书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社会背景首先就是这个西方不同种族,包括不同性别之间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剧烈。整个书的主要的核心思想,一句话概括就是伊里奇认为,学校教育成为了一种兜售价值观,将知识和个体化为社会不公平制度做演示的一种僵化的制度。学校它规定了童年的概念,去限制了儿童的学习范围,甚至说垄断了教育的资源,造成了人对制度的一种绝对性的依赖,然后毁灭了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并且还将这个社会的不公平,合理化,还成为了一种新的全球宗教。

程老师评价:书有价值,是在美国比较激进的时代写的书。在ai时代,伊里奇的一些观点可能会慢慢实现,其空想的观点慢慢走向了实际。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5年德育所秋季第三次学术小沙龙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5年德育所秋季第一次学术小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