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基地动态

教育学原理专业研一新生读书分享报告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日期:2017-11-16 浏览:

20171115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17-2018学年第九期德育沙龙在田家炳楼502室顺利举办。本次沙龙主要是硕士一年级教育学原理专业的同学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想,主题分别是:

1.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李美仪

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胡幸

3.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温悦彤

4.分心不是我的错——向术溯

5.“生命·实践”教育的信条——尚孟婷

6.道德教育的二十个细节——王文娟

杜时忠教授、程红艳教授、卢旭副教授、张添翼老师以及德育所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沙龙。沙龙由硕士研究生邬佳丽主持。

首先,研一硕士生们相继发表自己的读书感想,硕士生李美仪简单介绍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并通过举例引发出我国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够重视以及教育公平等问题的思考。

硕士生胡幸则介绍了马克斯·韦伯的经典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主要思想,并与新教伦理相结合告诉我们什么是资本主义理性,以及对资本家的重新认识。同时她提出自己的两个思考1、中国缺乏宗教信仰2、宗教与现代化的发展,并加以论述。

随后硕士生温悦彤通过阅读了《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这本书后对道德的利他性产生了疑问。硕士生向术溯分享了《分心不是我的错》,从“分心”“注意力缺失”等概念出发举出了一些分心的例子以及人物,还分析了分心合理性的论证。


之后硕士生尚孟婷以自己在心理咨询机构与学生相处的教育经历为例,结合《“生命·实践”教育的信条》中的部分内容,重点阐述了教育要体现生命关怀。最后硕士生王文娟精心制作了PPT介绍了自己通过比较阅读《教育学》后自己的收获和《道德教育中的20个细节》一书的感受;最后还分享了《How to master your time》一文介绍了管理时间的秘诀:有条理的强制自己关注那些重要的事情,抑制住对紧急的事情的冲动。

在所有硕士同学分享完自己的读书感想后,程红艳教授一一对各位硕士生予以点评,随后总结此次汇报有很多新颖的观点,使其对各位硕士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就同学们的疑惑作出了注解:如茅于轼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中论述利他和利己的区别其实并没有抓住道德分析的根本,道德的根本矛盾是在什么情境下选择什么样的道德准则。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解释教育现象时要体现专业水平——用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视角解读教育问题。


硕士生们也紧接着程红艳教授的步伐,也就书籍本身、分享人的观点、阅读方式相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硕士生李雪梅认为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是家庭教育,邬佳丽和胡雨则对道德的利他性行为进行探讨,孙银光博士提到《道德教育的20个细节》并不是像分享人所说的那样具有可读性,反而在分析现象时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知识,要一遍遍揣摩理解;硕士生杨腾辉和李佳琪提出阅读要读出问题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

卢旭副教授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两点建议:一多读书;二多思考,明确问题。同学们存在的问题在于停留在描述现象上,而没有提出问题


张添翼教师首先肯定了新生能够作读书分享的勇气;也总结了新生书目分享的层次、特点。并就每位新生分享的书籍作了具体的点评,阐发了自己的观点。

最后杜时忠教授进行总评并指出研一的硕士生的学习方式正在转型,同时提出读书要带着问题,不要忽略书籍的前言和后记。

关于如何读书似乎有说不完的话,结束时杜老师由衷分享感悟:有时间认真仔细的阅读一本书,是多么幸福美好的事情!各位师生无不产生共鸣,身处德育所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中,今天我们又向前迈向了成长的一步。

 

上一篇: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研一新生读书分享报告
下一篇:“从哲学省思当前教育问题”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