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6-17日,第30届全国德育学术年会在线上召开,主题为“时代特征与德育走向”。年会由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田家炳基金会协办。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孟繁华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蔡春教授,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檀传宝教授、副理事长杜时忠教授,易连云教授、孙彩平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位德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其中,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杜时忠教授,副所长程红艳教授、刘长海教授,研究员张添翼副教授、倪峥副教授、孙银光博士、周金山博士和季轩民博士作主题汇报,道德教育研究所全体硕博生参与学习交流。
开幕伊始,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孟繁华教授致欢迎词,表示首师大教育学院将服务好首都和全国的师范教育建设,加快教育学的学科群建设,为教育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并在最后预祝此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之后,檀传宝教授向所有德育同行对大会因疫情延期举办所表现出的包容和理解,主办承办方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以及田家炳基金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未来全国德育委员会能与田家炳基金会进一步深化合作。最后,朱晓宏教授宣读了2021年度全国德育论文获奖名单,并对所有获奖年轻学者及硕博生表示真诚的祝贺。其中,我所研究员孙银光博士题为《新时代国家认同教育的发展逻辑及现实进路》一文、研究员周金山博士题为《理解视域下学生“问题行为”的阐释及教育策略》一文荣获教师组二等奖;我所博士生姜子豪题为《日常生活批判视野下的生活德育理论再审思》一文荣获学生组二等奖。
主题报告
杜时忠教授
《道德从何而来?》
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所长
杜时忠教授就人类道德从何而来、道德是否出自人类本性两大问题展开论述。在道德从何而来的问题上,他首先阐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提出的基于群体选择的道德起源观;其次论述了美国人类学家博姆对道德起源的研究,强调道德良心源于并高于社会控制;再次是心理学家对人类道德起源的解释,如美国发展心理学托马塞洛认为道德是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产物,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特则用模块理论来揭示人类道德的六种基质。杜时忠教授指出,离开了进化论,就无法讲清楚道德从何而来这个问题。在道德是否出自人类本性这一问题上,杜时忠教授分析了文化论道德观与本性论道德观两种对立的观点。前者认为道德是对人类本性的克服和改造,或者说,道德并非出自人类本性,二者是断裂的、分割的;后者则认为人类道德出自人的本性,强调人与动物之间存在共同的道德基础,其代表人物美国动物行为学家德瓦尔分析了人类道德的三个层次,指出“动物占据了道德之塔几个楼层”。
程红艳教授
《共同体德育:社会本位德育思想的超越与完善》
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副所长
程红艳从五部分阐述了她的研究。首先,从社会概念的产生、社会本位德育思想的滥觞与发展回溯了社会本位德育思想的历史源流。其次,进一步指出了共同体可能面临三种困境:集体利益的虚假幻象、集体意识的符号暴力和情感冷漠的关怀危机。接着,程红艳教授从三方面提出完善共同体的社会本位德育思想的见解:一是共同体利益、亲密关系、共同理解和自我认同是共同体的核心要素;二是辨析了共同体与社会集合体的差异;三是指出学校是一种利益、民主、道德和关怀的共同体,最高境界是精神的共同体。随后,从共同体德育的他人优先的价值诉求、培育共同体精神的目标和建构共同善的过程提出了建构共同体德育的理论诉求。最后,程红艳教授基于以上论述提出改善路径:建构以共同生活为基础的关怀共同体、以经验分享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和以兴趣为基础的志趣共同体。
刘长海教授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前后分期说”之我见》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针对《现代性的隐忧: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演变》一文中所提出的观点,刘长海教授表达了不同的见解。他认为:第一,杜威在1908年公开表达过全面而客观的习俗观,并没有排斥过习俗;第二,杜威揭示了经验的宗教性特征,倡导形成一种对待经验的宗教性态度,其“宗教性”思想并未发生转变;第三,杜威关于学校道德三位一体思想的基本主张自始至终没有发生转向。最后,刘长海教授建议未来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者要做到两点:一是加强杜威原著尤其是英文原著的研读,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进行理论阐发;二是尽可能充分地占有杜威原著尤其是英文原著,以坚实的文献和史料来阐明新观点。
张添翼副教授
《纠偏型公民参与:缺失、意义、解释与教育》
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员
张添翼副教授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这一时代背景,提出了应重视纠偏型公民参与的观点。他认为,不同于利他型、惩罚型、认肯型公民参与,纠偏型公民参与的方式是批判的,指向对象是共同体。纠偏型公民参与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安顿个人的“正义之心”,恢复共同体的正义,强化对共同体的认同。根据情境建构、道德本能和利己考量三要素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分析了纠偏型公民参与的心理机制。最后,提出了纠偏型公民参与品质培养的教育作为,也就是构建适宜的制度情境,强化纠偏教育。
孙银光博士
《新时代国家认同教育的发展逻辑及现实进路》
道德教育研究所讲师、研究员
孙银光博士首先从内外部两方面阐明了国家认同教育的必要性,继而从国家认同的原初特质及国家认同教育的现实价值透视了其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从全球化涡流引发的国家地位动荡和多元化场景导致的教育体系弱化揭示了国家认同教育的时代之变;为应对这种变局,新时代国家认同教育有必要从国家的现代化建构、学校的公共性赋予和学生的反身性筹划等路径进行变革。
倪峥副教授
《建国70年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变迁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分析》
玉林师范学院副教授、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倪峥副教授首先对制度变迁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分析了不同学科视域下关于制度变迁的主要观点,并构建了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其次,她从“模仿和创建新中国学校德育制度(1949—1976)”和“改革和创新现代学校德育制度(1977年至今)”这两个阶段对建国70年来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变迁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描述。再次,倪峥副教授从我国学校德育变迁的深层结构,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两个方面对制度变迁理论进行了解释,认为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变迁主要是政府主导、利益驱动、问题导向、路径依赖的制度变迁模式。最后得出结论和启示:一是建立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结合的制度体系;二是构建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制度话语体系;三是在系统思维、复杂思维下进行顶层制度设计;四是克服历史路径依赖,实现制度创新。
周金山博士
《理解视域下学生“问题行为”的阐释及教育策略》
海南师范大学讲师、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周金山博士从理解的视域探究教育中的学生“问题行为”。首先,他系统的梳理了已有的关于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指出传统理论与实践主要是基于规范视角和成人立场来看待学生“问题行为”,忽视了学生是“问题行为”的意义主体。他指出,从理解的视域看,学生问题行为是学生内在生命与外部世界相互冲突的显现,是学生意义失衡的一种表征。因此,学生问题行为召唤着教育者的关怀。其次,他从三个方面指出当前学生“问题行为”理解缺失的表现和困境:以客观事实性代替学生的“心理因”;以标准化和模式化来解读学生“问题行为”;聚焦于“问题行为”而非学生。这些方面共同导致了管理主义的盛行,消解了对学生的教育。最后,他提出三条改善路径:悬置规则,从学生意图出发理解其行为表现;关注“问题行为”背后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动态连续的视角探寻学生“问题行为”的意义链条。
季轩民博士
《基于制度德育论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讲师、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季轩民博士首先指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在制度德育框架之下的重要意义,其一是以德为先的育人体系需要制度保障,其二是制度德育的内在逻辑彰显人本理念,其三是制度整合的协同育人催生共振效应。进而分析了当前制度与德育之间之所以存在育人目标上制度与德育的断裂、育人内容上制度与德育的偏离错位、育人评价上制度与德育相互背离这三大问题的原因在于:制度与德育彰显的是不同的逻辑,制度追求的是效率以及稳定的秩序,而德育在于促进学生德行发展。最后文章探寻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应遵从 “制度观念—制度设计—制度实践”的逻辑来建构育人主体间的和谐关系从而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效。
闭幕式
闭幕式由杜时忠教授主持。首先,易连云教授宣布新一届理事成员名单。其中,杜时忠教授任副理事长,程红艳教授、刘长海教授任理事。其次,新任理事长戚万学教授表达了对上一届理事和各位同仁鼎力支持的衷心感谢,并表示将不负众望,继续传承德育学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各位同仁一道共建德育学术大家园。再次,檀传宝教授用“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成果丰硕”这三个关键词总结了本次德育年会,通过回望八年来德育年会工作总结成就,指出不足;希望新一届理事成员推陈出新,努力奋进。随后,年会承办单位相关负责人分别做出发言,表示将一如既往做好全国德育年会工作。最后,杜时忠教授代表全国德育同仁表达了对上一届理事会成员的敬意、对新任理事会成员的祝贺以及对各位学者大力支持的感谢,并宣布第30届全国德育年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