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基地动态

沙龙 | 德育所2022年第七期学术沙龙简报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 日期:2022-05-28 浏览:











2022年5月27日,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22年春季第七期学术沙龙在田家炳楼406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由博士生刘潞主持,杜时忠教授、程红艳教授、孙银光博士和德育所全体硕博生参加。


本期主题活动有二:一是博士生杜佳慧分享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我为什么不是“读书的料”底层学业不佳学生的文化再生产机制研究》;二是博士生刘丽中分享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中小学生道德民主能力培育研究》。


主题汇报一




杜佳慧:《我为什么不是“读书的料”——底层学业不佳学生的文化再生产机制研究》


博士生杜佳慧指出该论文旨在从个体认知文化角度补充与完善文化再生产理论,从而探求底层学生学业不佳的原因。她从问题提出、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和论文大纲五个方面展开介绍。一是问题提出。她指出关注底层弱势学生的教育是国家政策的重要内容;教育有必要关照底层学业不佳学生的现实处境、个人学习体会与现实情境的体验;同时底层学生学业发展虽有改善但仍面临巨大挑战。二是研究意义。她认为该研究具备补充与完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理论意义;也能充分关注底层学业不佳学生日常生活的诉求并探寻深层原因,以便更好发挥教育的实践意义。三是研究综述。通过广泛收集资料,了解当前学界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因素和文化再生产理论及其影响学业成绩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问题。四是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思路是探求底层学校生存境遇,寻找学校内部教育排斥机制与家庭教育强化机制,形成个体认知文化,构建文化再生产机制模型,并尝试提出破解机制的策略。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育叙事法、实物分析法。最后,她提出该研究目前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并介绍了下一步研究计划。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师生针对报告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杜时忠教授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他建议明确底层、底层家庭及底层学校的含义。其次,建议思考现有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是否能够有效解释学校内部排斥机制?最后提出疑问:回溯研究指的是底层学业不佳青年,成年之后是否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而获得成功的体验?程红艳教授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指出本文中回溯研究指底层学业不佳青年曾经的挫折体验对其走向社会职业体验的影响。


程红艳教授肯定了杜佳慧的开题写作情况以及该研究的价值,做研究就要克服误区,平衡新与旧、多与少的问题,以旧问题发现新知识,以小问题剖析有深度的问题。同时,她建议运用SES或者借鉴社会学家对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来衡量底层社会家庭经济水平。其次界定个案研究中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关注家庭经济地位以及家庭文化、父母受教育经历对学业不佳学生的影响。最后建议进一步探究“穷人教育学“与“文化社会学”。孙银光博士补充,建议思考如果再生产机制导致学生“不是读书的料”,那么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料?


张添翼副教授提出建议:一是在寒门为什么难出贵子的研究问题、文化再生产社会机制先定的情况下,把分析重点放在解释文化如何再生产的层面。二是在前人没关注到“文化如何再生产”的新现象中,提出新的解释机制,构成文章的创新点。


  孙银光博士提出建议:一是聚焦问题,从学业不佳学生的角度探讨文化再生产机制。二是补充底层学业不佳学生制度性自我否定发生的范围。三是思考做回溯研究时,底层父母曾经的学业情况对底层学业不佳青年的影响。四是建议明确界定底层学业不佳学生的概念。五是建议思考学校内部排斥机的生成机制内容。


杨坚博士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议明晰论文题目,分析底层学业不佳学生的成因,同时根据文化再生产理论提出研究假设。二是建议思考目前学界对现有文化再生产机制的深层次讨论。三是建议在研究假设中体现师生互动机制,从微观、中观、宏观三方面解释底层学业不佳学生与文化再生产的关系。


罗艳华博士建议重视现有文化再生产机制对底层学业不佳学生的研究。其次调整论文框架,建议在建构文化再生产理论模型的基础之上,分析个体对参与家庭和学校文化再生产过程受到的影响。


博士生刘志芳提出疑问:一是普通学校学生学业不佳与底层学校学业不佳文化再生产机制的区别。二是对学校教育排斥机制、家庭教育强化机制与个体认知文化对应的微观、中观与宏观关系以及三者互动的情况。


博士生付东兵指出需进一步探究个案学校精神贫困代际传递对社会的影响是否具有代表性。


博士生钮烨烨提出疑问:学生成绩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结果,为什么最终只从自我认知的角度分析学生学业不佳?其次,建议将关注底层弱势学生的教育发展扩大到关注贫困学生教育发展,从而表明国家政策的公正性。


博士生成传春指出标题中“成为”一词有待商榷。



主题汇报二




刘丽中:《中小学生道德民主能力培育研究》


博士生刘丽中从立论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大纲五个方面展开介绍。一是立论依据,阐明研究道德能力与道德—民主能力的原因。二是研究意义,他从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两方面阐述,分析中小学生道德民主能力的相关理论、问题以及培育方法对落实中小学生道德能力培育工作、提高学校德育实效和提升青少年道德能力有重要意义。三是研究综述,他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已有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自己的研究问题。四是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思路从形成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搜集已有数据进行前期分析,寻找实验目标,运用MCT进行前后道德测验,编制道德两难故事,最后通过实验数据对道德民主能力进行理论建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元分析法和问卷法。最后,博士生刘丽中介绍了论文大纲以及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师生针对报告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杜时忠教授首先指出本文应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林德的道德民主能力,建议从教育学角度思考道德与民主之间的关系。其次,指出本文没有精准把握社会制度德育对培养学生道德民主能力的理论和方法,建议文章应借用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法和林德的康斯坦茨两难困境讨论法的量表,编制适合中国的道德两难故事,在理论上完善中国制度德育论的构建,在实践上验证林德的道德民主能力在中国的适用性。最后建议缩小研究范围,尝试在班级中构建道德民主能力培育。


程红艳教授首先肯定了以心理学范式探讨教育学问题的价值,并建议创新性地将心理学结论运用到教育学。其次建议调整论文题目,即中小学生道德民主能力及其培育,建议深入思考研究问题与研究框架。最后指出研究道德民主能力具有前瞻性,因此应建构道德民主能力的核心概念、揭示其核心要素和独特性,并注意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不能仅从奥尔格·林德提出的道德能力测量方法开展研究。


张添翼副教授提出建议:一是要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对学生道德心理状况和“道德能力”的研究现状。如果没有前人研究,现状调查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要发现其特点与规律,并做进一步解释。二是指出“培育”一词不宜作为研究对象贯穿始终。三是对文中采用实验研究存疑,认为实验研究的核心目的是确证道德能力的“前因”,而道德能力状况以及关键前因需要提前研究。


孙银光博士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调整部分论文标题,从创新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二是从教育学角度思考,理清论文框架逻辑与思路。三是建议降低论文难度,仅从道德能力测量量表出发,测量中小学生道德民主能力。


杨坚博士建议从相反的角度思考现有制度环境对道德民主能力的影响。


博士生刘志芳建议在利用公正团体法测量时可以将研究范围聚焦到班级层面。


博士生付东兵建议将道德两难法运用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以此判断学生的道德民主能力。


博士生刘潞提出疑问:在检验信效度时是否聚焦于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


博士生钮烨烨认为立论依据应从现实角度出发,关注制度博弈的公正性。




上一篇:沙龙 | 德育所2022年第八期学术沙龙简报
下一篇:华中师大德育所2022届硕士生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