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基地动态

沙龙 | 德育所2022年第十三期学术沙龙简报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 日期:2022-10-22 浏览:














2022年10月21日,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22年第13期学术沙龙在田家炳楼624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由博士生袁丹丹主持,程红艳教授、张添翼副教授、孙银光博士和德育所全体硕博生参加。


本期学术沙龙有两项议程:一是读书汇报,先是博士生叶贞莹进行读书分享:《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再是研一学生读书分享,鲍俊仿:《教室里的非暴力沟通》、罗可雯:《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赵蒙蒙:《静悄悄的革命》、李婧玮:《中国教育60年(1949-2009)》;二是师生共庆生日。





01 读书分享










叶贞莹:《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


博士生叶贞莹从四个方面分享了书籍,分别是人物思想背景、理论概观、书籍介绍以及读书启示。


首先,她从人物思想背景的角度,介绍此书的作者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是批判理性主义元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还著有《教育知识的哲学》。


其次,她梳理了布列钦卡的理论概观。她提出,布列钦卡认为教育学充斥着模糊的概念,对此他做了两个尝试:一是在《教育知识的哲学》中将教育理论分为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三类,二是澄清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再次,她指出布列钦卡试图澄清教育科学的三个基本概念,即“教育”“教育目标”和“教育需求”,并通过“定义规则”和“概念解释”两个途径进行概念分析。在第一章中,布列钦卡将已有的“教育”概念的定义进行分类和总结,并在日常语言和学术语言中对词义进行考察,抓取最为常见的、最具争议的一些概念特征,然后通过逻辑和经验验证,提取出合适的特征后对概念进行进一步精确化。最终得出最简洁的表述:教育是人们尝试在任何一方面提升他人人格的行动。


最后,她分享了读书启示。她认为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严谨的思路和严密的逻辑,有助于读者在学习和研究中对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


针对此书,与会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








博士生袁丹丹提出疑惑:大量的推理与澄清概念足以凸显教育的科学价值与位置吗?


博士生叶贞莹回应:要建立教育科学,要从统一的出发点来讨论教育,所以教育概念的澄清是前提。


程红艳教授肯定了此书的分享价值,认为元教育的探讨很有意义,多角度的教育分类也有益于教育研究者寻找与自己研究方向的切合点。另外,她也赞同核心概念的澄清是研究的前提这一观点,并充分肯定概念澄清能力的重要性。


张添翼副教授提出,从论文概念分析的态度和风格上看,许多论文缺乏概念之间的对话和综合分析,教育学在该方面的科学性还有待提升,此书的分享有拓展性意义。









硕士生鲍俊仿:《教室里的非暴力沟通》


鲍俊仿从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主体内容介绍和阅读感悟及困惑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首先,她简单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和《教室里的非暴力沟通》的作者苏拉·哈特和维多利亚·霍德森。


其次,她从教师当下的困境引出此书的六个章节,并重点介绍了前四章的内容。第一章“营造安全的和信任的学习环境”强调安全感是开展学习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要关注师生需要,通过学习练习给予和接受的语言,实现更好的沟通。第二章“课堂上的四种关系”重点探讨了教师与自身、师生之间和学生间的关系。第三章“重新发现有种给予和接受的天性”认为我们都有乐善好施的本性,人的大部分需要都可以通过给予和接受来满足。第四章“重新学习由衷给予和接受的语言”中提出了“豺狗式语言”和“长颈鹿语言”,提倡学会用“长颈鹿语言”来表达和自我体恤。


最后,她提出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看待服从纪律与满足需求的对立问题?二是当代青少年是否需要“钝感力”?三是如何区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自身还是他人?








硕士生罗可雯:《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


罗可雯从书籍简介、主要内容、读书感悟和读书困惑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首先,她对此书作者C.R.斯奈德和沙恩·洛佩斯以及积极心理学的学科背景做了简单介绍。


其次,她简要梳理了全书共八编的内容,分别是“从积极心理视角审视心理学”、“不同背景下的积极心理学”、“积极情绪状态和过程”、“积极认知状态和过程”、“亲社会行为”、“理解并改变人类行为”、“积极环境”以及“从积极视角展望心理学未来”。


再次,她指出阅读本书的两条感悟。一是积极心理学有助于帮助个体认识自我和寻找幸福,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痛苦,发掘心理的积极因素。二是人们对积极心理健康的关注少是因为我们着迷于异常行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也许可以改善心理治疗的污名。


最后,她提出了三点困惑,分别有关此书的教科书性质、学科发展前景以及地域适配性。







硕士生赵蒙蒙:《静悄悄的革命》


赵蒙蒙从作者简介、章节内容、阅读收获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首先,她对此书作者佐藤学和译者李季湄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静悄悄的革命”是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


其次,她依次分享了该书的四个章节。第一章“教室里的风景”提出将学生主体性绝对化的问题,提倡以“应对”为中心进行学习和教学,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提倡以量体裁衣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互相作用。第二章“改变教学”注重教学的改革,改革的方式有相互开放教室、学校组织的简化和从参观教学到参与学习。第三章“设计课程”关注课程的设计问题,提出要实现学习共同体的变革。第四章“学校改革的挑战”则着眼于改革实践。


最后,她分享了阅读的收获和疑问。阅读的收获在于:要学会倾听以及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疑问是: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要如何应对学习共同体中家校“合而不作”的困境?








研究生李婧玮:《中国教育60年(1949-2009)》


李婧玮从作者简介、内容简介、章节解读和读书感悟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首先,她对此书作者郑金洲做了简单介绍,


其次,她以时间维度和内容维度梳理了全书内容,前者包括效仿、探索、荒芜、重建和繁荣发展五个阶段,后者分别从教育学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教育学发展性问题以及我国教育学存在“合法性”问题的角度展开了论述。


再次,她对此书的第九章进行了章节解读,重点有三。其一,在教育学中国化的近期探索上,教育学中国化的解释存在矛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存在弊端。其二,在提升教育理论原创性上,要增强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批判意识,处理好内部关系,促进理论实践转向。其三,在中国教育流派的创立上,中国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展开了不懈的努力。


最后,她分享了三点读书感悟:开阔理论视野,不局限某一具体领域;提升反思意识,不盲目追求标准答案;关注历史背景,不孤立看待教育研究。


四位硕士生同学分享完毕后,与会人员对此也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悟。







张添翼副教授反对纪律和需求之间的对立,他认为需求有多个方面,而纪律也是人的需求的一部分,所以二者并非绝对对立。关于积极心理学,他认为形成该学科的概念性框架对阅读书籍有所帮助。另外,从读书分享技巧的角度,他提出汇报时要注重趣味性,关注听众心理。


程红艳教授评价了书目的选取情况,认为《教室里的非暴力沟通》一书实践意义强的同时不乏理论价值,适合硕士生和班主任阅读。《积极心理学》一书则于个人成长和幸福追寻有所助益。


博士生刘莎认为家校沟通存在不对等关系,很多时候家长想要了解学校,但苦于缺少了解途径。另外,沟通需要技巧和方式,需要得到家校双方的重视。


博士生刘丽中提出了另一种观点,认为“量体裁衣”的探索在中国的学情和师资条件下存在困难。对于当代双职工家庭来说,参观学校这类活动可能并不是一件易事。


程红艳教授分析了博士生刘莎和博士生刘丽中的观点,认为学校应当接纳前者所说的有意愿参与学校教育的家长,并为后者所提及的其他家长也创造更多参与学校教育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家校关系。另外她也提出,该问题的主要矛盾还是在于家长有意愿参与学校活动,而学校没有给足机会。


博士生卢迎丽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和学习共同体是两种不同的理念,前者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后者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师生对话,两者是从单向向双向的一个转变。《静悄悄的革命》是一种元思考,如果想要继续学习,可以往元教育的方向继续深挖。


程红艳教授在讨论的最后补充了她对部分书目的观点。首先她推荐了《静悄悄的革命》《学习的快乐》两本书,认为日本的教育经验对中国而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她提出,佐藤学对学习的认识、学习关系的重塑以及教师之间关系的重塑上都有深刻的见解,他系统地思考了东亚型教育的特点和问题,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其次,《中国教育60年》是一本工具书,注重文献资料的整理,这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




02 生日祝福






德育所为十月份过生日的同学准备了蛋糕并献上生日祝福,共同拍照留念。


至此,德育所第13期学术沙龙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



上一篇:沙龙 | 德育所2022年第十四期学术沙龙简报
下一篇:沙龙 | 德育所2022年第十二期学术沙龙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