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基地动态

沙龙 | 德育所2022年第十四期学术沙龙简报
来源: 日期:2022-11-05 浏览:













2022年11月4日,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22年第14期学术沙龙在田家炳楼909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由博士生叶贞莹主持,程红艳教授、卢旭副教授、张添翼副教授和德育所全体硕博生参加。


本次沙龙有两项议程:一是读书汇报,由博士生娄琳琳进行读书分享:《道德情操论》;二是师生交流讨论。




一、读 书 分 享






娄琳琳:《道德情操论》


博士生娄琳琳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分别是:亚当·斯密与《道德情操论》、“同情”道德评价的基点、道德判断中的动机论与效果论、道德判断中的良心论与义务论、关于“利己亦或是利他”的思考。


首先,她介绍了作者亚当·斯密。亚当·斯密一生奉献了《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本著作。接着,她对《道德情操论》进行了介绍,并展示了本书的逻辑导图:基于同情的道德分为他人评价(行为效果与行为动机构成了主要的评价对象)和自我评价(良知和一般准则是评价的标准),最后个体基于评价标准进行自我控制,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其次,她指出了道德评价的基点——“同情”。她认为,斯密伦理思想中的“同情”是指人们能够借助于想象力对他人行为或者情感感同身受,从而产生共鸣的一种本性。并且,“同情”与“道德”通过合宜性联系起来,这种以“同情”为基的道德评判具有交互性、情境性、相对性和非理性的特点。


接着,关于道德判断中的动机论与效果论,她从“感激”和“愤恨”引入,指出评价是否合宜的主体是公正的旁观者,评价的内容主要是行为者的动机,即无论行为产生什么后果,只有行为动机合宜,那么该行为才是合宜的感激对象。仁慈和正义则是评价动机是否合宜的标准。但是,由于动机和结果之间有时会存在矛盾,且动机具有内隐性难以进行评价,亚当·斯密又强调行为动机要留给自我评价,而现实中依据行为及其结果进行评价。对此,娄琳琳提出问题,亚当·斯密到底是动机论还是效果论?


基于此,她介绍了道德判断中的良心论与义务论,提出了“良心的运作逻辑”以及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不一致时,自我评价更为重要,所以娄琳琳认为亚当·斯密本质上仍更倾向于动机论。此外,她指出,亚当·斯密认为良知有时会被强烈而又偏私的激情影响,所以需要“一般准则与责任感”。


最后,她分享了关于“利己亦或是利他”的思考。她认为,亚当·斯密所强调的人既不是单纯利己的也不是单纯利他的,而是一种由利己和利他构成的“道德人”。




二、交 流 讨 论



针对此书,与会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


博士生姜子豪认为对于任何一本书,我们都应将其置于学术发展史的大背景中考究。“同情”后来发展为当代的情感主义,其关键的内容是将“同情”的概念发展为“移情”。《道德情操论》以及当代的一些情感主义都要求人要有移情的能力,即“我”和“他”之间产生一种内在情感联结,从而形成共同体。这对于对抗当代个人主义形成了很大贡献,非常有价值。


博士生叶贞莹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美德有很多种,为什么亚当·斯密选择将审慎、仁慈、正义、自制作为人类的四大美德呢?书中有没有做出解释?第二,任何人都可以是公正旁观者吗?







博士生娄琳琳回应,亚当·斯密选择这几个的原因主要是,在人人利己的市场主义发展背景中,人们需要形成克制利己和自爱的心,从而发展利他的美德。但是亚当·斯密同样认为人们也应该保护自我利益,所以他从利他的仁慈、克制利己、正义以及利己的谨慎来论述美德。然而,若想拥有这些美德就需要以合宜感作为标准进行自我控制,所以自我控制在斯密的理论中也被看成是美德。此外,书中没有一个公正旁观者的标准,但阐明了公正、不偏私、中立,与个人没有利益关系的几个特点。


程红艳教授认为,公正旁观者指的是内心的良知、内心的法官。它是公正地评判行为是否符合正义和良知的原则。在弗洛伊德看来,良知的形成受到家庭的影响。父母的形象拓展为更为抽象的道德形象,涵盖了更多道德的义务感,是一个内心的法官和良知不断地形成、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张添翼副教授提出,公正旁观者是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良知是后天在人际关系和教育中形成的。并且,在当时,“同情”这个概念蕴含着“移情”的意味,建议要进行区分。此外,“自我控制”可以延申到情与理的关系。


程红艳教授认为,“合宜性”是一种经过反思和调节的情感,具有反思性,掺杂了理性的因素。“同情”和“移情”在情感上具有一种同源性。但仅仅基于“同情”是有弱点的,人同情的对象往往是和我们遭受同样痛苦的人。“移情”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同情”概念的弱点。







张添翼副教授指出,《移情与道德发展》中提到移情是与生俱来的,会受到亲缘、身边朋友的影响。从功利主义角度来讲,先天移情会使得更多的人不幸福。总是关心身边的人,可能会使其他人的痛苦延迟,我们需要理性。整合概念之后,“移情”也具有了后天能够教育的成分。


卢旭副教授表示,这本书写的很好,很赞同斯密的观点。斯密不仅强调理性,也兼顾情感,甚至要基于情感,这都是从理性的角度做出的选择。关于亚当·斯密难题,斯密从来没有讲过《国富论》是利己的,《道德情操论》是利他的,这都是后来人的解读。认为应该有第三本书,通过某种合宜的手段,将利己和利他两种观点相结合。


博士生刘潞认为,我们不需要把利他和利己完全对立起来,即认为《国富论》是利己的,《道德情操论》是利他的。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得到一个规范的、公序良俗的社会,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两本书之间不存在矛盾。


程红艳教授认为,斯密揭示了人的两重性,人有利己和利他的统一性。市场逻辑和社会逻辑是并存的,利己和利他在不同场域的表现有所不同。经济活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更强调“经济人”概念,强调竞争。但在人际领域中,合作原则和利他原则是主导,更看重社会同情。


至此,本期学术沙龙圆满结束。





















上一篇:会议预告 | 新时期学校德育发展路向(二)研讨会(附直播链接)
下一篇:沙龙 | 德育所2022年第十三期学术沙龙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