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基地动态

沙龙 | 德育所2023年第五期学术沙龙简报
来源: 日期:2023-11-23 浏览:



25579




2023年11月22日,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23年秋季第5期学术沙龙在田家炳楼624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由博士生陈嘉杰主持,程红艳教授、张添翼副教授、孙银光副教授和德育所全体硕博生参加。


本期沙龙共有两项议程:一是博士生陈嘉杰就高德胜所著《道德冷漠的教育省思》一书进行读书分享;二是程红艳教授分享论文《何种质量——教育质量观的反思与重建》,最后是师生交流讨论。



01



A33C6



博士生陈嘉杰从道德冷漠与道德恶、道德冷漠与教育的关联、教育在道德冷漠中的作用三个方面对高德胜的《道德冷漠的教育省思》进行了分享。


首先他对书籍的框架进行了梳理。接着,他结合个人经历和理解,按照三个部分的框架逻辑讲解了作者的主要观点。第一部分,作者介绍了道德冷漠的定义、产生机制、意志薄弱及克服方法,认为道德冷漠是介于选择不为善和选择为恶之间的机制,是道德本能的压制,是一种间接的恶;道德麻木和道德推卸是道德冷漠产生的基础,意志薄弱是道德冷漠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教育要阻止道德推卸现象,制止道德冷漠的产生。第二部分,作者从教育与竞争的关系、教育与人的“自我离异”的关系、教育与记忆的关系、道德作为现代教育的代价这四个方面展开,批判了教育中的竞争、灌输、对个人记忆的排斥和学校道德贫瘠等问题。第三部分,作者介绍了痛苦、教育爱和教育重构的相关内容。痛苦是一个道德呼唤,是一种道德急需,而解除痛苦是教育的固有使命,教育是道德冷漠的解救之道。最后,他分享了自己在阅读后的思考和感悟,认为书中许多观点具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值得大家学习与思考。


与会师生针对读书分享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有关教育的灌输问题,博士生叶贞莹提出疑问:是否存在改变灌输现象的现实路径?


博士生陈嘉杰认为高德胜教授对灌输的批判更多指向对现实教学手段的批判,灌输出现的原因更多体现在现代教育对人的复数性的忽视。所以如果教育要重视人的复数性,培养人的想象力,重新构建善的自我,教师的教育手段自然而然会产生改变。





孙银光副教授从灌输出现的原因、灌输的目的等角度提出: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灌输不仅和现代教育有关,还和教育本身所追求的价值和目的有关,解决灌输问题需要协调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之间的关系。


有关道德冷漠,博士生杨智军对其适用范围提出疑问:在中小学教育里面来用道德冷漠形容学生的道德现象是否过于苛刻?


博士生娄琳琳结合自己的论文以及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和高兆明《道德失范研究》中有关道德的观点,指出道德冷漠和道德情感是相联系的。判定道德冷漠现象时,需要考虑“德福一致”的观点。基于此她提出疑问:对他人的爱和对自己的爱冲突时产生的道德冷漠是否是一种恶?


博士生陈嘉杰回应,看到别人作恶时能够帮助但没有帮助,心中怀有内疚情感就不能称之为恶。人有趋向善的可能性,在没有受到社会打击的情况下,内疚程度会持续加强,从而促使个体去做出善的行为。高德胜教授书中的道德冷漠针对的是学校管理部门、成人,而非没有道德判断力的未成年人。


博士生母志蕊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则更多是基于责任的公正的爱,这两者是不同的。将教师的教育爱比作类母爱对教师的要求过高,若将类母爱作为解决道德冷漠的推行方法,是不合理的。


硕士生徐烨佳结合自己在学校实习的经历,提出老师对孩子的爱和父母对孩子的爱之间的界限是很难去明晰的,可能是来自于人的本能。


博士生陈嘉杰表达了对类母爱的理解。父母对子女是无条件的天然的爱,老师和学生之间更多是出于对下一代的善,包含着人的趋善的可能性。所以类母爱更多是一种期待,而不是硬性的要求。


博士生袁丹丹认为冷漠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高德胜教授书中更多针对的是冷漠背后形成的人际疏离,并试图从道德教育的角度让学生走出自我,走向他者,培养学生消除他人痛苦的自明责任。对此,她结合列维纳斯“他者伦理”的观点提出疑惑:现在社会更多的道德冷漠存在于陌生人之间,要如何将熟人之间的爱跨度到对陌生人之间的爱,以消除道德冷漠问题?


博士生陈嘉杰回应:高德胜老师预设人的内心是趋善的,更多从义务论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道德冷漠,是针对教育领域内去阐述的,并没有扩大到社会。他认为在陌生人社会构建善,要先培养学生,让学生成为善的人,从而培养善的社会。


滑动查看更多


孙银光副教授指出道德冷漠的形成原因可以从人类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多个视角进行思考,借助多学科视角去解释教育中的问题。可以多阅读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以理解道德的相关内容。


张添翼副教授表达了对道德冷漠这一核心概念界定的思考,认为作为旁观者去评价一个人道德是不是道德冷漠的时候,可能未必会分析主观层面上的因素。他认为,研究者可以多思考如何将伦理学、哲学的思维性概念和心理学科学性的概念进行对接或者做细致分化。


程红艳教授认为研究道德教育应该有多学科的视角,不能仅停留在教育层面。有关道德冷漠问题,可以借鉴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视角展开思考。首先,她结合弗兰西斯·福山对于中国信任文化的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是一种低信任度的国家,信任半径较小,道德制度仍待完善,所以道德冷漠现象的产生与社会信任机制建构仍未完成有关。由此得见,个人层面的问题往往有着更深刻的社会根源,要解决问题,需要重建社会的信任机制,不能只依靠教育的力量。



02



程红艳教授分别从研究背景、研究结论、论文具体内容三个方面对论文《何种质量——教育质量观的反思与重建》进行了分享。


在研究背景方面,她指出:教育中存在着教育质量观窄化和异化的现象。在目前研究教育质量的文章中,缺乏元反思且未对质量和质量观进行系统梳理。另外,教育评价体系和人们实际对于教育质量的感受仍存在差异。所以她认为教育系统质量的高低是对教育效率的评价,质量的核心是效率,质量指向效率诉求。


接着,她对不同时期的教育质量观进行了梳理,将教育质量观分为完美主义教育质量观、生产主义教育质量观、服务导向的教育质量观并对这三种教育质量观的涵义进行阐释和说明。她指出,当下教育质量观存在精英教育质量观占据主导地位以及教育质量观被窄化这两个误区。


随后,她提出教育质量观要扎根于当下的多种教育质量观,在此基础上形成多元教育质量观。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论述了教育质量观多元化的原因。她认为教育效率涉及多元利益,是多元性价值嵌入的过程,需要借助多元对话来消除在教育效率判定中自身立场所带来的片面性。另外,效率一定要满足个人自由、社会发展和公平正义这三大价值。


最后,她认为要采取多元主体的质量观,对教育质量要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她提出了教育质量观的综合范式,并指出:需要让教师享有更多对教育质量的判定权,以协调教育实践中平等与效率的冲突,同时要对教育质量评估的可错性保持警醒态度。



1B900



与会师生针对报告内容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张添翼副教授肯定了教育质量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议:首先可以对当下的中国的质量观进行阐述,其次可以进一步思考多元主体协商互动可能性的基础。


孙银光副教授从论文表述,概念理解、理论建构等方面发表了看法。


博士生叶贞莹就教育质量观和教育目的观之间的关系:教育质量观是否取决于教育目的观?


至此,德育所2023年秋季第五期学术沙龙圆满结束。


上一篇:杜时忠教授赴浙师大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开展学术讲座
下一篇:喜讯 | 华中师范大学德育所所长杜时忠教授荣获 “最美社科人”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