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基地动态

沙龙 | 德育所2023年第七期学术沙龙简报
来源: 日期:2023-12-21 浏览:



2023年12月20日,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23年秋季第七期学术沙龙在田家炳601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由博士生刘莎主持,杜时忠教授、张添翼副教授、孙银光副教授和德育所全体硕博生参加。


本期沙龙共有两项议程:一是博士生陈珊珊就《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一书进行读书分享;二是硕士生鲍俊仿就《自由及其背叛》一书进行读书分享,最后进行师生讨论交流。


01



34595




博士生陈珊珊从背景介绍、内容简介和阅读反思三个方面对《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一书进行了分享。首先,她就作者所处的背景以及工业化时代开始讲述,在基督教、失业等背景中剖析作者的思想转向以及社会伦理、社会保障等问题。接着,她围绕个体道德与群体道德的区别与联系、宗教资源、社会强制等内容展开讲解,并分析了理性对个体产生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最后,她对书籍内容展开评述,提出了个人思考:第一,德育中权力运行的机制是什么样的?第二,惩戒是学生管理的必要元素,在运用教育惩戒时,教师如何温柔而坚定地实施教育惩戒?又该如何杜绝中小学教育惩戒中的权力滥用?


与会师生针对读书分享进行了讨论。



1D8CA



博士生陈嘉杰回应了上述问题。一方面,虽然很难避免教育惩戒手段的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惩戒只适用于初级阶段,并不适用于教育的中期及后期阶段。另一方面,本书预设了个体是道德的,社会是不道德的,那道德的人怎么会形成不道德的社会呢?他认为在特定机制下,道德的人在进入不道德的社会之后会发生变化。


博士生刘莎认为,德育和权力的之间的关系在于:权力的使用是否超越了德育的边界。个体位于群体之下的时候,群体的压力会使得群体的自私比个体的自私更加严重。迫于权威的压力,个体有时会做出与自身思想不匹配的行为。


孙银光副教授提出,个体道德心理学与群体道德心理学具有一致性,但不完全一致。从个体角度来讲,个体和他人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的利益争夺和冲突中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群体的氛围中,个体往往会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


杜时忠教授指出,群体的自私和个体的自私是交织在一起的,群体所代表的情感意义有限,个人在群体中所受到的影响,可以从极化心理、从众心理、伦理学等方面加以探讨。另外,对于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应该有更全面、更加深刻的理解。


张添翼副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书中,作者借用了马克思阶级和阶层的概念,尝试借助理性视角解决群体之间的不公正问题。书籍与专业的关系在于:其一,作者更多地强调个体和群体之分。其二,对于道德的人进入社会之后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该书做了很好的补充。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该书可以作为制度德育论的一个理论支撑。


博士生刘潞补充,该书认为社会不公正的根源在于统治、剥削等。但在书名上,如果翻译成“非道德的社会”,会减少部分的歧义。



02


30D87



硕士生鲍俊仿从内容概要与总结思考这两个方面对《自由及其背叛》一书进行分享。首先,她对爱尔维修、卢梭、费希特、黑格尔、圣西门、迈斯特共六位人物的思想进行了逐一阐释,对其具体观点进行了论述与剖析。主要内容有:功利主义的几大原则、功利主义和人权理论相悖、美好新世界的预设、黑格尔辩证法等。同时,她也对“民族主义自由观”提出了一些疑问,并在分享的最后提出了两个问题:其一,柏林所谓的个体选择的意愿和选择的能力以及捍卫自身信念的勇气与正确行动的能力是怎么来的?应当怎么培养?需要怎样的外部条件?为什么要培养这样的一种自由能力?因为它关涉幸福吗?还是因为它关涉人性本质?其二,阅读方式:哲学类的文献该如何分拣、理解和吸收?怎么样与我们专业的学习研究结合在一起?


与会师生针对读书分享进行了讨论。



2401D



博士生陈嘉杰针对上述问题展开回应。首先,针对国外哲学家的思想,可以通过阅读其本人的书籍,系统性地加以了解。其次,通过对某哲学家的评介来了解该哲学家本身,会在准确理解其思想上产生一定困难。最后,阅读之后可以进行适当的延伸与拓展。


硕士生王健怡认为,通过梳理汇报中的逻辑,可以看出这六位哲学家从本性论上认为人是“恶”的。关于如何最大化地追求自由这个问题,她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认为人要有说“不”的勇气,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


硕士生龚丽冰提出,对于“什么是自由”这一问题的理解,即是让人们拥有做任何事的权力。在与现实中的碰撞中,人的自由是会受到限制的。在真实语境中,消极的自由也许更加符合现实中的状况。


博士生王琇提出自己的疑惑:在书籍开篇,作者论述的出发点是“人为什么要服从”,并结合六位学者关于自由的看法来论述这一问题。为什么作者要从自由的角度论述服从,而不就“服从本身视角”论述“服从”?


硕士生王超补充,服从是压迫的体现,而自由是理性控制下的自由。人都是有劣根性的,如果人被许以不加任何条件的自由,社会会产生混乱,从而难以拥有稳定的基础。现在的自由应该是道德下的自由,即受制于道德与法律的自由。


张添翼副教授对读书汇报的汇报内容、汇报要点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至此,德育所2023年秋季第七期学术沙龙圆满结束。


上一篇: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24届硕士研究生预答辩顺利举行
下一篇:沙龙 | 德育所2023年第六期学术沙龙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