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基地动态

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25届硕士研究生预答辩顺利举行
来源: 日期:2025-03-21 浏览:

 

  

   


         罗可雯汇报的论文题目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道德素养与学校德育质量状况研究——基于H省J市四、八年级学生的实证调研》。她简要介绍了自己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分析得出学生价值观念发展不足、学校德育课程效果亟待加强、学校协同育人工作明显缺位等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卢旭副教授指出论文中应明晰学校德育质量与家庭、社会因素的关联,进一步缩减这两部分内容。程红艳教授针对论文题目提出建议,认为学生道德素养是学校德育质量的表现,两者并不是并列关系,希望再斟酌论文题目。张添翼副教授指出应在论文中解释为什么选择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为调研对象,并进一步精简论文理论基础部分内容。


       王静汇报的论文题目是《校外少先队活动阵地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她从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现状分析与困境审视、改进策略、反思与不足等五个方面展开介绍,研究采用深度访谈和现场观察等方法,对校外少先队活动阵地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校外少先队活动阵地育人的优化路径。卢旭副教授认为文章存在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前半部分理论阐释过多会有“头重脚轻”之感,建议对相应内容进行调整。程红艳教授提出调研应注重育人功能的“实现”,建议在第三章增加关于少先队活动阵地育人成效的调研。张添翼副教授则强调核心概念的界定问题,建议将阵地育人中“阵地”进行更为清晰的界定。



      王健怡汇报的论文题目是《学校制度之善及其实现》。她详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设计与方法、学校制度之善的学理阐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剖析学校制度乏善的表征与原因。孙银光副教授指出论文文献综述缺少相关国外文献,希望能够进行补充,同时他指出论文中对制度结构的分析层面与标准需要进一步明晰。卢旭副教授建议可以将论文第一二章合并,同时注意思考“好的制度”与“善的制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张添翼副教授建议在论文中说明学校制度之善的标准。


       

        吴静仪汇报的论文题目是《“体知”视角下大学生闲暇生活研究——以H大学为例》。她从闲暇和大学生闲暇的界定出发,以杜维明的“体知”理念为研究视角分析了大学生闲暇生活的“体知”现状及其改善对策问题。孙银光副教授提出论文研究问题应进一步明晰,希望可以丰富文献综述中的外文文献,丰富闲暇生活的分类原因,同时最后一章能够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状态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卢旭副教授指出论文第四、五章问题与对策之间没能准确对应,希望能够进行修改。张添翼副教授指出应该说明闲暇生活与闲暇时间的关系,分析大学生是否有应然的闲暇生活状态,再讨论如何就此标准对其进行闲暇生活教育。


       

        龚丽冰汇报的论文题目是《争取进步:少先队组织生活口述史研究(1949-2016)》,她对研究问题的缘起、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研究内容与发现以及研究创新与不足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揭示了建国以来队员主体视域下的少先队员组织生活历史演进过程,并对少先队组织生活的基本矛盾与未来发展可能趋势进行了分析。孙银光副教授指出论文的摘要缺乏对主要研究问题及结论的总结,过于简单,建议进行补充,同时他提出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以高学历人群为主,可能存在取样缺乏代表性的问题,需要就此思考一下解决思路。卢旭副教授则强调在建构自己的理论时应该以前文的理论为基础,建议加强论文第六章的内容与前文理论基础的联系。张添翼副教授对于“争取进步”与“组织生活”的语义关系提出了疑问,建议进一步思考“争取进步”能否作为文章的核心观点,同时他建议重新表述“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部分,对文章中没有提及的内容进行删减。



       鲍俊仿汇报的论文题目是《中小学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现状调查和问题改进》。她从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设计与实施等方面介绍了中小学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现状,分析了所产生的问题、问题原因以及改进策略。孙银光教授提出需要规范访谈的编码,以此呈现更多的有效信息;问题审视部分需要增强与论文理论基础的联系,同时在分析老师社会情感能力时要考虑到老师自身的个性特点。卢旭副教授提醒重新检查校对论文的目录,页码。程红艳教授建议将绪论研究与其他部分合并,同时指出论文第五章改善路径部分对社会情感能力聚焦不够,希望能深入分析。



    另外,卢旭副教授还建议硕士生要认真校对论文内容,修改格式、错别字等问题,同时要求硕士生精简论文摘要,将摘要内容控制在一页纸内,能简单明了地阐述清楚论文观点。张添翼副教授则建议硕士生要注意论文封面学位专业的填写格式,将目录页控制在三页以内,同时检查脚注、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和排版逻辑。


    至此,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25届硕士研究生预答辩圆满结束。



文字:门子琪、何艳琴

图片:门子琪、何艳琴

编辑/排版:陈晓雯

审核:程红艳


上一篇:沙龙| 德育所2025年春季学期第二期学术沙龙简报
下一篇:沙龙 | 德育所2025年春季学期第一期学术沙龙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