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基地动态

我所张添翼、唐彰新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日期:2016-06-08 浏览:

 

529日,我所博士研究生张添翼、唐彰新在田家炳楼624会议室进行博士论文答辩。为保证论文答辩的学术权威性,本次答辩会特别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李太平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与教育学院涂艳国教授、王坤庆教授、程红艳教授、岳伟教授等共同组成答辩委员会,邹义欢老师担任答辩委员会秘书。导师杜时忠教授出席了答辩会。

    上午八点半,论文答辩正式开始。答辩分为答辩人陈述、答辩老师提问、答辩、宣布结果四个环节。首先,两位博士分别结合PPT阐述了自己论文的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等。张添翼博士的论文题目为《制度何以育德——关于学校制度情境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制度以制度情境为主,中介影响个体的品德发展”,对制度情境影响儿童品德发展的机制进行了主要论述,并系统讨论了优良的学校制度情境的标准及其建构。唐彰新博士的论文《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办学机制研究——以玉林市为例》,紧扣热点问题,以玉林市为例,探讨了我国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办学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走出困境的相应建议。

答辩委员会严格遵照程序,分别对两位博士的论文进行了认真的点评,指出其不足之处,更以敏锐的视角对后期论文的修改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同时,也给在座旁听的硕、博士研究生以深刻的启发。紧接着,各答辩老师提出了一些感到疑惑的问题,小至注释、参考文献的规范性,大到论文的核心概念阐释和论文结构。针对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两位博士思路清晰,准确而又深入地做了相应回答。

答辩委员们普遍认为,张添翼博士的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创新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唐彰新的博士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有一定的理论价值。随后,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答辩主席李太平教授宣布张添翼、唐彰新两位博士的论文通过答辩,并建议授予博士学位。

     在答辩结束之后,作为两位博士研究生的导师,杜时忠教授对他们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肯定,并对他们的未来寄予了厚望。

                             

 

 

 

 

 

 

上一篇:我所杜时忠教授一行人参加湖北省少代会
下一篇:博士毕业论文开题研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