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1年德育所第一次读书会
来源: 日期:2021-03-09 浏览:





时间:2021年3月8日19:00—21:00


主持人:谭志巧


参与人员:程红艳教授,卢旭副教授,季轩民博士,博士生8人,硕士生17人,科研助理5人。


沙龙议程:


一、共读《乡土中国》一书


(一)谢于静:第一章到第五章


1. 乡土本色:乡村社会和农民的特点。


乡土性的社会根基。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具有向泥土讨生活的传统,泥土是乡下人的命根。


乡土性的特点是不流动:“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格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


熟人社会: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还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作为熟人社会的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一切都靠熟人间的约定俗成。熟人社会来自于长时间的接触,来自于乡土社会不流动的特性。和陌生人社会的比较能显示出熟人社会的优点。


2. 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乡村之愚:见识短是没有见过城市的世面,并不是智力问题;不识字是由于熟人社会的特性,使得他们既不需要文字也没有学习文字的机会。


乡土社会是否需要文字: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是整个社会的遗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靠记忆,二靠桥梁。这里的桥梁就是词,也就是语言,而文字并不是语言中必须的。


文字产生的原因:空间的阻隔,时间的阻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与社会的时代之隔)。


乡土社会为什么不需要文字:空间上——乡土社会直接社交,不需要文字;时间上——乡土社会的日常生活和时代记忆是重复的;


3. 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乡村之私:个人的自私心来源于亲缘关系。亲缘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根据亲疏关系形成等差递减的一层层同心圆网络。“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画出一个圈子,圈子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


儒家文化中的差序格局:“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孔子讲克己复礼,推己及人;西方个人主义讲独立和权利,中国自我主义讲自我中心。


对土气的态度:中国农耕文明的长期存在,中华文化的延续性。精耕细作。中国农民的价值,土气是一种特征和传统。农民无法从土地中挣脱出来。落叶归根,农民具有对土地的深刻情感。


(二)李昕燚:第六章到第九章


1. 家族: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是小家族(大家庭)


中西方家庭的区别:


西方团体格局中的家:亲子为结构,生育为功能(生育社群;孩子长大后离开家庭;以生育为功能的家庭作为社群是暂时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由其他团体负责);夫妇是主轴,子女是团体中的配角(家以夫妻横向关系为中心)。


中国差序格局中的家:沿父系亲属差序格局向外扩大;家的功能不限于生育,还包括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功能。家是事业社群;家庭扩展成家族亲子结构扩大和复杂化;因功能的多养护,家族也必须是长期连续而不能是暂时的。父子婆媳是主轴,夫妻是配轴。事业维护了家的内在稳定性(事业讲求纪律和效率,事业排斥夫妻间的普通情感)。乡土社会夫妻间情感淡漠(乡土社会家不是情感凝合,而是事业凝合;夫妻间情感的淡漠是因为太多功能被拉入家庭;夫妻关系成了家中的配轴)。


2. 男女有别:


乡土社会的家族是一个事业社群:讲究纪律和效率;排后私情。


感情定向与感情:感情定向指一个人发展他感情的方向,感情定向具有社会文化属性。


感情产生在新反应的尝试和旧反应的受限情形中产生。


感情的特点:从社会关系上说具有破坏和创造作用,相当于激动,造成社会关系紧张的状态。感情淡漠是社会关系稳定的表示——感情淡漠是因为了解和熟悉;熟悉引起的是亲密感觉,而不是激动性的感情。


乡土社会中阻碍人与人之间充分了解的是生理上的差别:性别的鸿沟成为乡土社会的基本阻碍。


男女差别形成的隔膜难以消除:在此相异的基础上追求统一是“浮士德式”的企图,用强烈的情感去改变这种社会关系;恋爱不以实用为目的,而是追求生命意义的创造;恋爱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浮士德式的恋爱是一项探险,这样的恋爱使社会关系不稳定。


乡土社会追求稳定,不允许浮士德的精神的存在:认定男女有别,而不必求同。


形式上隔离:男女授受不亲,生活上男女加以隔属。


心理上隔离:不必希望对方心理上的契合。


3. 礼治秩序:


法治和人治的区别:法治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依据法律来维持。人治则是不依法律的统治(有权力的人凭借一己之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不依法律的统治,本质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乡土社会不等于无政府状态,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慈善的含义;礼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商朝的活人祭祀是礼,鲁四老爷不让祥林嫂干活是礼);礼未必符合现代标准:残酷与否并不能判断合礼与否。


礼治和法治的区别:


1) 本质: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法是国家权力机构规定的行为规范;


2) 维持礼和法的力量不同: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安土重迁的乡土社会让人们重视前人的经验。人们对传统的敬畏来自于人们对经验的崇拜,礼就是按照仪式做,并对仪式充满敬畏,礼本质上是由个人对传统的服从所维持。)维持法律的是国家的权力机构;


法律、道德和礼的区别:


1) 法律:法律是从外部限制人,违反法得到的是来自国家权力的惩罚,是个人对国家权力的被动服从;


2) 道德:由社会舆论所维持,违反道德受到他人唾弃;


3) 礼:由个人习惯维持,违背礼心中会自觉不合适,是个人对传统的主动服从;


4) 社会形态不同:礼治社会以熟悉社会为背景,礼治以传统可以有效应付生活为前提;法治社会以团体合作和快速变化的时代为背景,陌生人之间的合作需要的是契约精神。


4. 无讼:


乡土社会排斥律师:乡土社会律师和恶行联系在一起(乡土社会的规则烂熟于心,律师让人想到挑拨是非,乡土社会的秩序靠礼俗传统来维持;都市社会法律成了专门知识;都市社会的秩序,靠法律维持)


乡土社会的规则体系——礼治:维持社会秩序靠礼俗传统,维持的方式是调节;所有人对规则烂熟于心(规则传统来源于长期稳定的生活经验,所以稳定不变;规则是一种内在习惯,来源与父母老师的教化,违反规则和诉讼是一件可耻之事;调节是一种教育过程,训斥诉讼双方)


都市社会的规则体系——法治:维持社会秩序靠法律制度,维持的方式是诉讼;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规则,法律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不断生成和变化,法律是在诉讼中形成,并随着社会不断变动;法律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利;诉讼关乎权力,而不涉及道德教化


乡土社会与现代司法的冲突:乡土社会讲究差序格局,而现在司法采用个人平等主义;只有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才会选择现代司法制度(在司法处打官司的人在乡民看来是败类;司法处在乡下人眼中成了包庇作恶的机构)。推行现代法治下乡的困境(现代司法制度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礼治中的败类在法治中合法;不能再乡土社会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



(三)王贻婷:第十章到第十三章


1. 长老统治


横暴权力是社会冲突的产物,需要较为充足的经济条件。特点有:主从形态、压迫性、强制性、自上而下、专制,没有反对、只有反抗。


同意权力从社会合作中演化而来,社会分工合作,达成共识,契约社会、自下而上、民主、互相监督、协商妥协,有同意和反对(公式,契约)。


乡土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可支配的经济不足,产生横暴权力空间有限,皇权松弛;除盐铁很少有交换的需要,产生同意权力的空间有限;横暴权力受到经济制约,会呈现周期性无为而治,即养民。


长老权力:社会继替(社会成员新陈代谢的过程,任务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流动)中产生。特点是:文化先于个体存在,长对幼有教化的权力、以批评教育为主、非横暴也非同一权力,接受不能反对。


2. 血缘和地缘


血缘地缘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血缘: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结构维持乡土社会结构稳定,血缘决定社会地位——限制社会活动(冲突和竞争,以人情来维持,相互馈赠的方式),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不能存在——乡土社会。


地缘:为减轻血缘带来的社会关系负担,商业贸易活动出现,随之发展出地缘社会关系。商业贸易发展(契约社会),讲究利益、信用和法律保障,理性支配人们的活动——现代社会。


实施权力来源于社会变迁(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特点是非剥削、非社会授权、非传统时势所造、引领变革的文化影响。


(四)罗艳华:总结


1.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


2. 《乡土中国》内容概要


《家族》、《男女有别》这两篇讲的都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礼治秩序》《无讼》讨论乡村社会中人们如何基于宗法制家庭的感情进行道德判断和约束。《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讲的是乡土社会的权力形式。



3. 《乡土中国》基本情况


《乡土中国》出版于1948年,收录的是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自己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提炼而成的十四篇文章。


社区分析的初步工作是在一定时空坐落中去描画出一个地方人民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结构。社区分析的第二步是比较研究,在比较不同社区的社会结构时,常发现了每个社会结构有它配合的原则,原则不同,表现出来结构的形式也不一样。


《乡土中国》属于社区分析第二步的比较研究的范围(《乡土中国》就是我企图从农村社会的基础上来解剖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基本观念,而构成一种“乡土社会” 的类型。这就不限于一个具体的农村,而是指向中国农村的基本性质。(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P35)


4. 思考与疑惑


① 对比《美国人的性格》中国人的性格:保守,求安稳,怕变化,勤奋、节俭(吃苦耐劳)。


②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环境、文化差异巨大,有很多差异性没有提及。(南北的饮食、婚俗、祭祀、男女地位、贫富、性格)。


③ 为什么作者没有提及旧乡土中国的贫穷,落后,保守,愚昧(愚昧不是因为没有文字,而是因为没有知识,没有科学文化知识)(只见社会不见人)。


④ 重男轻女,为什么女性的表现会更严重(奶奶残害亲孙女,虑待没有生儿子的儿媳妇和亲孙女)?


⑤ 中国乡村变化:城镇反哺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发展带来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现代社会比过去实在是幸福得太多,尤其是女性,中国女性得被压迫和被剥削得到了巨大改善。


(五)自由讨论《乡土中国》一书


1. 卢旭副教授:


本书写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内容也关注的是上个世纪前半叶中国,是当前的中国阶层社会的分析,带有很强的时代印记。


所谓的乡土情结其实过于美化了中国乡土社会,有乡土情结的人其实是不懂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的。《乡土中国》并没有展现中国传统乡村残酷的东西。乡土社会不是文明、进步社会、道德的社会。我们如今追求的乡村振兴是要建设现代化的乡村。


但对乡土社会的美化本来就是乡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是乡土社会文化的遗存。要承认人们对变革的反感。


中国传统社会包括三部分:乡土社会即基层社会;庙堂社会即上层社会;以及二者之外的社会即江湖社会。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庙堂社会需要文字。只有通过考科举才能走向上层社会。文字知识将基层社会和上层社会两个社会分开。但他们是紧密联系的。庙堂是一个文明社会。


2. 潘晓芳:


批判人情,构建法理社会。如今的乡村的秩序和城市差不多,如今我们的社会更像是法理社会中的人情社会,情法之间存在冲突。现代意义乡村,难以去除乡村,我们要实现平衡意义上的进步与发展。


3. 杜佳慧:


关注书写作的社会背景。现在中国的农民流动很普遍,带来了乡村与城市文化的碰撞,比如城中村。城中村体现农村的强大延续性,受到我国户籍制度、传统观念的影响。


4. 颖丽:


边际人的概念:农村人的心理状态改变。——城中村的变迁有关联。


之前的乡土社会和现在的乡土社会——文字下乡已经完成。现在需要关注网络下乡,数字下乡。农民精神生活的转型。农民与大学生之间的数据鸿沟。教育程度低的人精神被网络占领。


社会结构:传统社会结构缓慢变化,主流文化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发展。现在社会变迁飞速;需要关注适应社会变化、代际差异的变化演变逻辑等问题。


5. 刘晶:


本书将中国传统文化讲述得通俗易懂。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但法律并没有完全起到全部的作用;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人情社会长期存在,情法需要融合平衡。


乡村变化小,当下网络的入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较为严重。农村是否会消失。

6. 季轩民:


乡土中国和其他社会的对比是否具有优越性?内心对乡村有厌恶,怜悯等情感。儒家在如今已经是游魂,中国传统文化打通了人的心理结构,我们都带有传统文化的烙印。儒家的孝在当今的乡土已经泯灭了,许多老人的非自然死亡。养老最可靠的途径依旧是子女,无法依靠政府很好地解决养老问题。文学作品能够展现乡土更为真实状况。


7. 刘金平:


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现实情况,中国文化性格基因。——乡土社会,乡土性格。


1930封建社会快要结束的时候,和现在状况是不同的。现代化社会中,传统需要批判继承——如何抉择?关于现在提出的乡村振兴,如何实现乡村城镇化?


8. 程红艳教授:


揭示了乡土中国的文化激进,优点突出。法治等东西无法直接推行到农村,西方治理模式无法直接推行、直接套用。揭示了农村人人性的优点,人性没有固定的,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差序格局落足在个人中心——并非个人中心,没有只关注个人的利益,个人利益不是目的。若关注个人利益,则会发展到关注个人权利,最终会关注公共权利。乡土社会更像是一种身份中心,乡土社会是一种关系思维方式,体现共同体式的关系伦理。


强调血缘,地缘,亲密关系容易带来封闭,嫉妒,比较等,这体现乡土社会两面性。


中国追求人物我两忘,这是通过自然回归实现精神统一与救赎。


女性重男轻女: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容易强化当时的观念与男性强权。


人处在一个网络结构中,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局限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结果并不取决于自己一个人。“我”可以伸缩,不是极端个人主体,也不是自由个人主义。


二、博士论文试答辩参与收获


潘小芳:注重论文规范、核心概念界定。注意文献综述资料处理,理顺章节之间的关系。重视论证的深刻性;理论不能脱离实践。



上一篇:杜时忠:我们一起走过,一起期盼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1年寒假第五次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