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8月7日19:00—21:00
主持人:谢于静
参与人数:程老师,卢老师,季轩民博士,在读博士及硕士,本科生科研助理1人。
沙龙议程:
1.共读《理解课程》第1-8章
汇报人:卢迎丽、马紫晗、张媛媛、汪小兰
2.谢于静同学领读论文《美国学术自由制度研究———以美国大学教授协会“黑名单”制度为例》
第一项议程:共读《理解课程》第1-8章
卢迎丽:导读
作者介绍:威廉派纳
课程理解的主流文本:历史文本、政治文本、种族文本、性别文本、现象学文本、后结构主义文本、传记文本、美学文本、神学文本、制度文本、国际文本
马紫晗:第二部分:历史话语
第二章 开创与变迁(1828-1927)
一、19世纪课程领域的萌芽:官能心理学和古典课程理论
二、赫尔巴特学派
三、走向儿童中心
四、追求社会效率的科学主义课程设计
五、进步主义改革运动
第三章 危机、转换、危机(1928-1969)
一、八年研究与纲领性文本
二、40年代:中间路线的胜利
三、50年代:批判、冲突、重组的十年
四、60年代:扩张、冲突和收缩
五、60年代的课程理论
第四章 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1970-1979)
一、70年代的人本主义与约瑟夫施瓦布
二、纲领性教科书和其他进展
三、课程领域的重建
四、研讨会
五、争论
张媛媛:当代课程话语(1980-1994年)
第五章:政治课程理论“再生产理论”、“抵制理论”、种族课程论
汪小兰:
第七章:把课程理解为性别文本
第八章:把课程理解为现象学文本
讨论书籍:
杜佳慧:
1这本书派纳以课程为主题,综述了很多学者的课程理解并分类,但也形成自我的课程理解的逻辑;
2综述了很多学者的观点,因为为我们展示了很多知识性的内容,包括一些学者、学者的观点、学者的著作等等;
3尤其在第5、6章中对个人的研究有启发:不仅是课程作为中介来研究教育公平,还可以以文化的角度的研究,在文化冲突过程中形成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强势文化中的学生在被认同与被承认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而弱势文化中学生在冲突与被压迫中迷失自我,难以建立自我定位与对未来自我的规划。
程红艳老师:
这本书的价值:这是一本可供我们参考外文文献的工具性的参考书。
如何阅读这本书:了解美国的教学、课程的变革,课程是我们了解一个地区现行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等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比如我们过去中国人特别看中实践的影响,就特别看重教。派纳的书从各个方面来揭示了课程的研究,反映了美国主流的对于课程的兴趣所在。首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进行历史脉络的梳理,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1-4章值得我们去好好看看学习一下。第二个是美国人对于教育公平的重视,这是一个主流的研究话题。那么我们如何研究公平,这本书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脉络,比如文化霸权、种族、性别这几个角度。这其中的很多观点都可以为我们所用。
卢迎丽:
我感觉这本书也是比较适合用作工具书来说,比较感兴趣的点是对政治文本和制度文本的分析。
程红艳老师:
这本书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脉络,比如说我们提到性别这个议题的时候,我们脑海中应当浮现出有哪些书和作者。
廖思伦:
首先认为可以梳理一下引文,第二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个理解:这本书是作者在从不同视角去理解不同课程的时候可以得到不同的身份。话语最后的落脚点就是说要给课程确立一个身份,在不同的话语范式里面课程的身份是什么。
这本书是作者对于课程的历史全纳性的一种理解,那么我们能不能就不只是去理解别人的课程观,而是要去探索作者自己本身认为的课程观是什么。
程红艳老师: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是一种解释主义的课程观。我们很难从本质上去界定它,只能从不同的维度,比如性别、种族等来赋予它不同的定义。这体现了一种去本质化,强调课程的多元性,以及意义的建构性和情境性,体现了这样一种比较建构主义的开放意义观。
娄琳琳:
这本书更像是对于课程的百科全书式的梳理。这本书对于理解课程的理解不仅仅是他本人的理解,更是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的理解。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黑人课程的取向,我们更多情况下关注的是以西方国家为主的取向,但是种族课程理论主张人人平等、社会革新的思想,扩大黑人文化。我觉得这是一种研究的取向,体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课程。
程红艳老师:
不要轻易放过这本书的一些概念和理论,要去读懂。这个作者能揭示出一些人看不到的观点,发出一些振聋发聩的声音,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好好揣摩。
张媛媛: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课程才有这些不同的理论和角度,那么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师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课程才能使我们的课程更加生动、鲜活。对于国家来说,现在的课程还是一种维护主流霸权的长期性工具,而我国的课程的政治性又不可避免且十分强烈。
程红艳老师:
程老师肯定了三位硕士一年级的同学的分享,并鼓励师妹们做好笔记,现在即使读不懂说不定在过了一年两年又有了新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做好积累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做好读书比较、读后感,对同一个主题的内容进行记录,建立个人知识库并不断回顾,这都是为我们未来的学习提供帮助。
季轩民博士:
对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课程包括两种意义上的理解。1.社会、文化等大千世界都可以把它看做一种课程。2;这些课程都可以成为课程的内容,都可以把它传授给学生。
其次,在书中一开始就强调从课程开发的范式到课程理解的范式,对比这两种范式和代表人物,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些变化,这让我想到我们现在在讲课程的时候,不单单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标准化评价学生的导向了,应该是以学生兴趣、体验为导向的,更加关注学生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第三,这本书涉及到很多政治和种族问题,它虽然在我们国家不是很明显,但是我们也可以基于这些范式进行研究,而且我们可以在理解这种课程。
疑问:这里面他反复提到泰勒,那么泰勒的理解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呢?
程红艳老师:
泰勒原理围绕四个基本过程进行,最重要的是课程目标,怎么选择课程目标,如何选择课程内容,怎么才能达到课程目标。所以泰勒原理是计划性和目的性很强的、渐进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