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三十一次学术沙龙
来源: 日期:2022-09-19 浏览:








时间:2022年91819:00—22:00


主持人:马紫晗


参与人数
程老师,卢老师,季轩民博士,在读博士及硕士,本科生科研助理1人


沙龙议程


1.
分享硕士毕业论文《价值多元时代中小学生羞耻感教育研究》

汇报人:娄琳琳


2、领读论文《他者性教育:超越教育的同一性》

领读人:卢迎丽




一、分享硕士毕业论文



娄琳琳师姐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文献评述、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内容四个方面分享她的硕士毕业论文。



二、自由讨论



廖思伦:这篇论文结构框架思路清晰,文章的表达与文字表述比较清新。但有个小问题,题目为羞耻感教育研究,羞耻感理解为一种德行,这是文章的前提假设。羞耻感产生的时候究竟是一种习俗还是一种德性,或者说在什么条件下会成为一种的德性?羞耻感究竟是从道德里派生出来的,还是因为有羞耻感才促进道德的发展,中间的转换条件是什么?


杜佳慧:这篇文章写的思路很清晰,论述具有逻辑性,这篇论文给我的思考是,在现实实践中老师会以直接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教师会以为这是羞耻感教育,但实际中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因为自身没有以成绩差为耻的想法,但是不以成绩差为耻的想法也是正确的。论文里提出羞耻感产生二元价值的冲突感,这种过程定义为羞耻感,那羞耻感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样子?如果羞耻感成立的话,那么一些学生成不了读书的料一个原因就是缺乏相对的羞耻感。


潘小芳:首先概念辨析中羞耻感和羞恶之心、愧疚感等与自尊的关系需要论述;羞耻感是比较复杂的论述,羞耻感既然是自然存在的那为何还要教,如果可以教如何进行。羞耻感是负向情感,过多激发羞耻感可能会是不道德的。


罗艳华:羞耻感像自豪感等作为一种感觉,是不是天生就有的,那天生有的需要教吗?其次,大家讨论的问题是以什么为羞耻,在这背后是价值标准的问题,从这方面上说教育的应该是教对错,以何为耻何为荣?


卢旭老师:羞耻感、荣誉感都是自然的情感,可能不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是身处社会的人都会有的,虽然是习而得之得,但是我们不需要刻意培养。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将这种羞耻感运用到道德教育上,如何让其成为一个助力因素。羞耻感不一定是道德层面,但是它是人最基本的体验。对此我们不可能刻意去培养、压抑它,但是这些都是可以应用的。羞耻感本身不是复杂的,但是在引发羞耻感的社会情境是复杂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都会引发不同的羞耻感,耻感引发的道德后果也是不同的。情感上的“度”很难把握,和理智不同,情感上的体验很难衡量,考虑的是什么样的情境可以应用耻感,什么样的情境不可以用,耻感本身有好有坏,关键在于如何应用。


季轩民博士:这个论文的出发点想将羞耻感和道德行为联系起来,但是它还有非道德领域的一面,还存在与道德相关,但是不是道德领域的。它其实是一个外在的社会道德评价系统,它本质的内涵来源于社会上的评价,是一种手段,但是谈德育的时候讲培养向善的美德,但是羞耻感不具备成为善的目的,它是否能教育是值得商榷的。


程老师:会不会因为羞耻感太多了,对成绩的羞耻感淹没了,变得习得性无助?我们讨论凸显了几个问题:1.羞耻感不一定是好的东西,因为它威胁了个人存在的价值,让自己对自我同一性产生怀疑2.羞耻感不是越多越好,越多可能会吞噬自我3.羞耻感不一定和道德相关联,也有可能与其他如无意识情感相关联。建议可以看看多学科视野,其次羞耻感和社会情境与个人认知调节机制有关,具有个人性、体验性,是不是可以做一些现象学的调查,引发羞耻感的社会情境是怎样的,教育在此应该有怎样的作用?可以做一些经验性的研究;最后在理论方面要反思,羞耻感聚焦到道德上,需要回答与道德相关的,如道德羞耻感有什么样的区别,从理论上突破,要对现象学、伦理学的著作做更深一步研究。




三、论文领读《他者性教育:超越教育的同一性》



卢迎丽师姐指出文章采用了思辨、演绎的研究方法,以教育哲学为理论基础,对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他者性--‘为他’”“他者视角下对教育”、“‘他者性’教育的限度”四大部分对文章进行了分享。



四、师生交流



韩其昌: 文章一直强调他者性教育对老师的启示,但是对于学生的主体来说也应该养成一种他者性的视角,主体把自身悬置在主体之外,学生也要去体谅教师、包容教师的难处。文章梳理他者性脉络的时候有的国外学者延伸到柏拉图。


程老师: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仍旧将教师作为主体,作者在最后讲了他者性的限度,但是他者性的新颖性也没有了,他者性也没有超越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王健怡:文章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上写的,他者性教育强调教师对他者的负责,会不会给老师带来一些压力,师生之间的关系,老师的惩戒权该如何看待?


孙丹红:他者性和教学勇气当中所提到的“第三事物”两者正好有没有什么关系?


付东兵:主体性是以学生为主体,主体间性讲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他者性是关注他者,我们的教育中家长想把孩子培养成心目中的好孩子,教育是不是可以把学生当作一个他者的个体来看,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刘晶: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献的梳理和理论演绎,在第三部分提出他者性教育与他者共生,读完会思考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们是否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上具有天然的权威,是不是可以民主的接纳学生的创新和质疑。


季轩民博士:列维纳斯的思想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他的生活背景,在特定的时期他在强调他者理论的时候更多强掉关注他者,是建立在绝对的理论上的,这篇文章而言是将列维纳斯的观点拿过来应用。


刘志芳:这个文章或者这个理论比较新颖的是提出他者性伦理,将主体作为一种伦理关系,突破了原先主体的认识论角度。但存在一种理想性,以自我主体性的让位和对他者无条件地负无限责任为出发点在现实中很难实现。而且,他者伦理作为一种关系伦理,是否会受关系本本身的影响,是否会受到差序格局影响?对“陌生人”如何担负责任? 这种责任是否有限制或者有对象之分? 最后,这种伦理关系、回应关系让我想到了诺丁斯的关心伦理。


卢旭老师:主体性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不能将西方讲的主体性当作一种政治正确,很少有人研究中国传统是否有主体性的思想,引入西方的思想我们的教育研究哲学研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现在已经没有石头可以摸了。


程老师:他者性强调他者的优先,以责任为中心,应用到中国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不太现实,这种伦理要求只能应用到共同体中。


高一蓝:他者性理论的提出有一定启发意义,在主体性理论中是带有伦理性色彩的主体性,他者性理论的突破之出是从你、我之中跳出来;我们在西方的分析方法传入之前,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很少有以哲学家为作者写的专著,我们的体现方式不同,不代表我国没有主体性思想。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三十二次学术沙龙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三十次学术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