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三十七次学术沙龙
来源: 日期:2022-10-31 浏览:






时间:2022年103019:00—22:00


会议形式:线上会议(腾讯会议)


主持人:吴静仪


参与人数:程老师,季轩民博士,在读博士及硕士生,本科生科研助理。


沙龙议程:



一、博士生付东兵领读小论文:《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对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工作价值观的调节作用》



(一)论文分享


在文章的推荐原因方面,付东兵师兄基于现实的问题,从研究问题、核心观点、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结果与讨论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首先,在研究问题上,核心问题是教师知觉的校长道德领导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如何,另外还有三个分问题,分别与校长道德领导的衡量指标、校长道德领导与工作投入质量的关系等问题相关。


其次在核心观点上,校长道德领导包含个人道德、人际道德、组织到的和社会道德四个方面,分别对应德行修养、以人为本、替身领导和反思性实践四个维度等等。


再次在研究方法方面,文章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包括道德与道德领导、道德的衡量标准、道德领导与工作投入、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投入四方面的内容。调查研究包括访谈和问卷调查,在调查对象和信效度分析上都做了一定的阐述。


然后在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方面,在数据分析上采用的模型的方法,在研究结果上,通过多元回归建模、层次回归分析法等,制定相应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最后和结果与讨论上,作者证实了他的核心观点,并给出了建议。1、教师知觉的中小学校长领导包括个人道德,人际道德,组织道德和社会道德四个方面。2、校长道德领导的“替身领导”和“反思性实践”能够显著预测教师工作投入的整体以及“活力,奉献与专注”等三个维度。3、校长个人品德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教师工作投入的基本保障。4、校长道德领导的建议:不求私利,谋求学校共同利益和总体福祉,保障都是教学自由和自主权,无为而治。


付东兵师兄还推荐了书籍和文献,以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校长的课程领导、学生第二等。并且提出了四点思考:1、文章中只展示了道德领导量表,没有教师工作投入量表和工作价值观量表,作者是如何进行回归分析的?又是如何建模的?2、实证研究结果与假设不符如何得出结论和论点?3、结合概念界定进行文献综述适合于哪种类型的论文写作?4、中小学校长领导力除受个人内部因素影响外,还有哪些外部因素影响?


(二)讨论交流


博士生廖思伦:


1、该文章更倾向内在修养,但与社会关联方面较浅。然而校长道德领导力与外部因素的关联更大。

2、在教育与实践层面,校长道德领导力还没有到达一种理论层次。


博士生罗艳华:


1、结合生活实际和教育案例,道德领导力对学校有影响力。

2、在资源分配方面,校长的道德素养对学校的确有一定影响,好的校长更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资源的分配利用。

3、面对现在的教育问题,现代学校更需要这样的道德领导力。


博士生孙永敏:


1、校长道德领导力更关注校长的价值观的问题,但对现在真正的学校而言,参考性较小。

2、影响道德领导力的还有外在因素,文中提及的内容更适合规模更小的学校。


博士生付东兵师兄回应:


1、理论还是有现实价值的,文章中提及的情况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许更适合于一些特定的情况。

2、对于程老师的疑问,付东兵师兄还对替身领导进行了解释,替身领导是通过学校领导老师追求共同的理想。团队精神就是一种共同体的形成,校长不需要去领导,因为共同体的构建,老师具有了自我领导的能力。另外大家还谈及许多实践问题,对实践困难和实践途径做了探讨。


季轩民博士:


1、强调了校长的人格魅力。

2、作者是围绕校长的道德领导力作用很大这一观点,然后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述。

3、认为文章的道德与我们所理解的道德并非一致。问题设计与我们所理解的有所出入。

4、也可以从实践出发,对文章的问题进行进一步了解。


硕士生李真颖:


1、当代教师尽管有想法,但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推动学校的发展。

2、在实践中也难得遇到既有道德又有能力的校长,校长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程老师也认可了这一点。

博士生刘莎:

道德领导力是一种氛围,是通过一种共同信仰建设共同体,就如同德育所这个共同体一样。


博士生付东兵:


当代学校中中小学老师过于注重回报,在功利主义更加奉行的时代,价值观的领导显得更为重要。


博士生杜佳慧:


校长的任期制是否对共同体的构建有所影响。


程老师:


1、文章的量表可以与现实相结合,这样更能反映现实的状况。

2、对于替身领导理论,程老师强调了教师和校长的道德和责任的重要性,文章的理解还可以再深化一些。

3、程老师认为比起精细化的管理,共同体的氛围更加重要。

4、程老师回应杜佳慧师姐,校长任期和校长领导力关系不大,校长对学生的影响不能以时间来衡量,校长任期对于校长而言反而是一种权力制约。




二、硕士生龚丽冰《教育的重建》读书分享



(一)读书分享


1、背景

2、中国式教育靠什么战胜英国:

1)对于基于教育公平上的中式教学,三个现实指出了中国教育公平上的问题;

2)而基于快乐教育的英美教学,则受益于前面的教育思想,并非一种政治阴谋,而是一种整体性的覆盖。

3、寻找马小平式的教师。

1)马小平是一个得道者、布道者和学习者。

2)教育改变的可能性有三:行动上活在当下,在思想上一点一滴地启蒙。

3)改变的路径和方法有:改善环境、转劣为优、学习不限于学校。

4、思考和延伸阅读。

1)教育的比较无胜败优劣之分,我们应该辩证看待每一种教育,避免片面化,所以作者所提中国式教育靠什么战胜的英国是一种反问。

2)本文论述基于2015年之前的现实分析,但有一些问题还亟待解决,提出的教育重建方向,对当下的教育改革也有所启发。

3)真正的教育公平就像真理,要相信教育改革是缓慢的进步过程,虽不能快速实现教育的绝对公平,但可以无限趋近实现教育的相对公平。

4)教育的改革需要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新的社会环境中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

5)面向学生,培养“真人”教育;也要注重教师作为人的真实性,是否可以将教师的情感付出与教师的教育评价挂钩?

6)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力量。学生同样也是改革的力量,鼓励教师的跨校跨地区学习交流,在基础教育中学生是否也可以参与跨校跨地区学习?


(二)讨论交流


博士生娄琳琳:


1、对书本思想进行了补充:揭示了教育问题——只强调标准化非人化的教育,培养出的人都是受控制的人。

2、对于精英教育,中国的教育存在精英理想,中国精英的定义过于狭窄,对此作者公民强调公民教育和平民教育,这一点值得参考。


博士生卢迎丽:


1、困惑:思考经常基于理论,用理论解释教育现实,但是有时难以抓住要点。

2、教育领域的理论探讨已经比较成熟,学术思考和现实是相结合的。

3、《教育的重建》是一本普及书,有很多鲜活的例子。


程老师回应卢迎丽师姐:


理论并不是太多,而是实践经验较少。需要寻找更具有解释性的理论来解释现在的困局,莫顿的中层理论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博士生刘晶:


基于现实的教育问题,学校对价值的指向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这牺牲了学生的童心,但家长认为这有长远的价值。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这本书很适合家长们读。


博士生潘小芳:


1、书本可读性强。

2、早期阶段的教育,民主平等的教育更为重要。

3、从一个图书馆的案例看,自下而上的改革本身也是比较困难的。


程老师:


1、基层创新都会遇到天花板,要为基层创新提供土壤。

2、在书中,边缘创新不可能发生在核心地带,都会遇到体制的天花板。中国的教育还是存在可发展的空间。


硕士生孙丹红:


1、并非反对精英教育,精英带有社会责任感的一群人。反对的是天才教育。

2、钟摆现象:要找到平衡点。


季轩民博士:


1、自下而上的改革是有可能性的,但依赖的是平等民主的沟通机会。

2、建议:打破壁垒、建立制度。


程老师:


图书馆的建设是可以通过协商的,但对于高考这种重要的制度,个人并没有资本与之沟通。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三十八次学术沙龙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三十六次学术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