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三十九次学术沙龙
来源: 日期:2022-11-07 浏览:







时间:202211619:00—22:00


会议形式:线上会议(腾讯会议)


主持人:王健怡


参与人数程老师,卢老师,季轩民博士,在读博士及硕士生,本科生科研助理。


沙龙议程:



一、硕士生汪小兰分享小论文:《班主任家校沟通的关键能力与生成路径》



(一)硕士生汪小兰分享小论文


硕士生汪小兰从班主任家校沟通能力的必要性班主任家校沟通关键能力的类型以及班主任家校沟通关键能力的生成路径三个部分进行分享。并在引言部分介绍了已有相关研究,发现已有研究并未从沟通流程这一微观视角出发对班主任家校沟通的关键能力类型做出具体、系统的划分。


首先,从直接家长、班主任这两个直接利益相关者出发,阐述了家校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家校沟通关键能力流程图,提出,家校沟通是家长和班主任在处于不同又有重叠的背景下,通过一定渠道相互地传送、理解、接收信息的交流过程。


其次,分享了班主任家校沟通关键能力的三种类型:倾听能力、共情能力和说服能力。倾听能力是家校沟通能力的基础,有效的倾听必须要具有倾听内容的完整性、倾听过程的真实性、信息理解的准确性三个特性。共情能力是家校沟通能力的枢纽。说服能力是家校沟通能力的核心。


在班主任家校沟通关键能力的生成路径方面,提出三个观点。一是要构建内外部支持环境,让家长真正参与沟通。二是充分倾听家长的声音,与家长共情。三是要运用非暴力沟通原则与合作理念提升说服效果。


最后,硕士生汪小兰反思了自己的写作,存在逻辑论证不充分、语言表述口语化、将家校沟通的关键能力局限在传统面对面形式的沟通中等问题。


(二)讨论交流


博士生罗艳华:


1. 文章语言表达还可以,但逻辑不是很严密,建议进行调整。

2. 第一章写家校沟通重要性的意义价值不大,未能很好地支撑论文,且两个分论点之间联系不强。建议论述一下为何要用交流沟通模式,进行文献背景介绍。

3. 第二章建议将沟通关键能力的类型改成沟通关键能力的结构。

4. 对第三章提出了理论立场的问题,目前的三个点主要是在论述怎样促进家校沟通,不能完全支撑怎样促进班主任三项关键能力的提升


博士生刘晶:


1. 文章结构完整,比较规范。

2. 三个关键能力的说服能力不是很强,建议说明依据和背景。和实践领域有些脱节,建议通过文献或调查进一步了解目前家校沟通出现了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三个特点在教育实践领域,要做到倾听内容的完整性、倾听过程的真实性、信息理解的准确性的可行性是多少?有没有必要性?认为说服能力有些问题,为什么班主任一定要说服家长?考虑一下是否要调整立场。

3. 细节上一些论述不太合理,部分长句过于绕口,建议对文字进行调整。

4. 从题目来看,文章是聚焦于班主任主体的,但文章又提到了内外部环境,文章涉及的元素太多,导致结构较散。


博士生潘小芳:


1. 引言部分缺乏现实的针对性,要解释家校沟通目前存在的问题。

2. 第一部分第二个标题,不应该是交流沟通模式下家校沟通能力的内涵,应该是一个流程。且流程的图不是很清晰。建议用一段文字对图进行说明(来源、要素、流程、如何生成)。

3. 第二部分,班主任家校沟通的关键能力,不应该表述为类型,本文中指的是流程。

4. 第三部分的论述和前面的交流沟通模式有所脱节。

5. 建议思考一下文章写作的主要重心。重心是教师家校沟通的能力和有效的路径。


博士生刘莎:


文章整体很好。建议在第二部分加上学生这一主体进行论述。


博士生卢迎丽:


1. 框架结构比较完整,论述比较清晰。

2. 最大的问题是核心概念的把握不清晰。论述的论点不是很清晰。建议部分要进行调整:先论述概念(先谈别人以往是如何把握的、再谈家校沟通和家校合作的区别,再融合文中的理论),再阐述必要性(找一些家校冲突的文章)。

3. 表达时先要明确论点,建议文章论点用小短句进行提炼。


季轩民博士:


1. 核心概念界定不清楚,题目有歧义。

2. 三个关键能力和沟通模式中一样,是沟通能力需要建立起来的一个过程,不是三种类型,需要厘清。

3. 提出要围绕“沟通能力本身是什么”展开论述,目前是从外围来展开的,没有摆清沟通能力的中心位置,只关注到了一些局部的方面。


卢老师:


1. 主线不清晰,材料用上之后逻辑线索也不清晰,给人一种堆砌的感觉。有些材料的使用不是特别恰当。写作要靠长期的积累。建议要多看、多写,多悟。

2. 建议先把线索理清楚,本文是一种典型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但是在文中似乎没有在追寻这一结构。

3. 文章需要论述“为什么倾听-共情-说服三种能力是关键”而不是去论述“为什么家校沟通很重要”。

4. 为什么不选择“人的魅力”、“人的性格”等能力而选择了倾听-共情-说服这三个能力?这三种关键能力的提出需要依据和标准。建议从实用效率的导向来论述。先有倾听,放下姿态,之后才有利于说服。

5. 写文章也是一个说服人的过程,不要自说自话,要放低自己的姿态,与读者平等对话。



二、共读《教育的重建》



(一)《教育的重建》第3-10章读书汇报,汇报人:孙丹红、马紫晗、周如川。


1.硕士生孙丹红:


1)第三章: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


①“我们的孩子幸福吗?”

我们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不幸福的。

②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

结论:没有一个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人生不是起跑线上的争分夺秒,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现象:天才少数不可复制;警惕亚裔儿童的教育奇迹;并非所有状元都能成才。

③超越狭义的“成功”

结论:突破智商至上的局限,真正对人生重要的是情商、性格、兴趣、健康。

途径:认识你自己;重视情商与性格;大器晚成是主流;成功并非人生的某一阶段。

④从追求成功到追求幸福:超越精英主义,淡化名校情结;超越出任头地、读书做官的追求;培养真正的精英;教育和幸福之间并非绝对的正相关。

拓展阅读论文《输在起跑线——再议中国社会的教育不平等》,得出结论:小升初阶段的不平等最为严重,早期教育公平问题更值得重视。


2)第四章: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


①家庭教育的独特功能

家庭教育很好地弥补了学校教育不能提供的对学生个别性的关注与指导。

家长要对于儿童教育的概念要正确(宽容善待儿童、等待、解放、发现)。

②父亲的教育功能:人的天性有两种需求:亲密性和独立性;父亲影响孩子的性别认同。拓展阅读《父亲参与及其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对这一章的内容进行了补充。

③家长要保持一颗强大的平常心。


2.硕士生马紫晗:


1)第五章:面向未来的教育


①高考季的反思:通过衡水中学、南京的拉萨路小学、人大附大三个例子,反思我们的教育究竟为大家留下了什么?我们教育的功能和目的究竟是什么?

②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首先提出教育中的三类问题,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制度的变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接着对30年前和30年后的教育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教育从满足基本需要,转变为追求一种好的教育。认为中国教育不尽如人意是由于缺失全新的教育理想和观念。

③需要树立新的教育理想:今天的学校实际上以教育GDP为本,而纲要提出要以人为本。封建主义价值观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教育变革必须是一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整体性的文化变革。

④教育需要归真反璞,恢复常识:恢复教育的基本价值、基本功能、人文性。


2)第六章:高考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①高考的三个利益主体:高校、中学、家长

②《规划纲要》和《实施意见》

③招考分离:美国的考试招生制度“SAT考试+高中成绩+面试成绩”三位一体;

招考分离恢复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④改革的方法:以改革促改革;建立社会参与、公开透明的监督制度。


3)第七章:教育改革的动力


①教育能改变吗?

首先提出最突出的三个教育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品质问题、行政化问题。其次提出了“文化决定论、制度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这三种教育无解的解释理论。接着分享了对三种解释理论的反驳。我们需要通过公众参与、自上而下进行渐进性改革。

②教育范式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介绍了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教育现代化、发达国家由政府推动的教育变革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

③自下而上的改革为什么重要?

基层能直接面对改革的各种问题,是激活改革的重要机制。

④教育创新的创新和路径:地方政府的教育制度创新;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个人;对外开放教育创新;NGO促进教育创新;企业促进教育创新;互联网促进教育创新。

最后,硕士生马紫晗进行了评价反思:作者语言通俗易懂,指出了教育观念、应试教育、教育公平三大问题。并提出问题:在疫情大环境下经济不稳企业缩招等现实因素是否会让传统的教育理念如学而优则仕加剧?应试教育不改革,在唯分数论的背景下我国提倡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如何能真正实现?自下而上的改革在现实层面的操作是否可行?政府如何放权以及放权后的监督机制如何建立在现实操作上很难实现。


3.博士生周如川:


1)第八章:重新认识陶行知


背景:参观前元庄

①中国教育的两个传统:大传统(民族大传统孔孟之道、儒家文化)+小传统(五四新文化小传统)。

②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理论来源:杜威进步主义教育

实践品质:依托中国经济、乡村、传统文化办中国的教育;反传统;反洋化

③重新认识陶行知和生活教育

④前元庄经验和农村教育改革:首先,提出农村教育具有为升学、为城市化、为农村三种功能。接着分析了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的3条经验、2关键词、2点感动。


2)第九章:中国教育的文化哲学


背景:创建中国新文化座谈会提出:教育改革不仅仅是经济投入,还要扩大教育资源、解放教育生产力、促进教育公平等;新的制度安排:教育指导思想、教育价值的更新、教育体制机制的研究。

①中国需要新的教育思想、教育哲学

从近代到现代教育文化的生长引入,介绍了从近代到现代的标志事件和新中国的教育文化。最后提出面向未来的教育理想、教育哲学:要对传统教育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重温五四教育文化传统;生活教育是中国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文化。

②促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首先,介绍了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基本特征、完善制度。其次,讲解了教育行政制度改革的原因(共五条)。最终提出教育行政制度改革的若干具体做法。


3)第十章: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之路


背景:珠海联合国际学院——影响现代教育的三因素:本民族文化传统、外来的教育文化、本地教育革新尝试。

①教育的深远影响

传统教育文化的沉重负担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的两极端、无所不在的教育影响。分析了科举的优势和弊端,提出应客观认识传统教育价值。

②从教育救国、科教兴国到以人为本

③传统教育的复活强化:警惕和抵御陈旧传统的复活,并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

④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主动学习、引进、模仿

⑤对自身教育变革的态度:继承、扬弃、改造


(二)交流讨论


硕士生吴静仪:


这本书清晰易懂。教育的过程不能只看重成绩,还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书中提出要通过自下而上的改革来转变教育理念,提出问题,好的教育是由于缺乏好的理念才不那么理想吗?


硕士生李真颖:


基于自身乡村教育的工作,认为杨东平老师提出的要通过自下而上的改革是很困难的。政府需要留给学校较大的自主性,让学校自主改革创新。


博士生娄琳琳:


1. 很多人将教育竞争归结于高考制度的存在、传统文化的影响、独生子女、中产阶层更加焦虑、优质资源更加短缺等原因。

2. 杨东平认为目前的教育竞争主要是教育公平的问题。

3.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更应该寻求一些职业价值观。


博士生廖思论:


1.书中提到的很多问题,我们思想上意识到了,但解决起来比较困难。

2.本书从头到尾都在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的理论,杨老师为什么推崇陶行知的理论?适用的范围在哪里?


季轩民博士:


教育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对教育仍然不满意。以发苹果的例子,指出一开始在资源分配时就建立了不平等的秩序。问题解决不了,但教育改革一直处于这个瓶颈。


卢老师:


首先回应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国和美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很不一样,陶行知根据当时中国的情况对杜威的理论做了一些调整。

其次,认为学者们讲生活具有一些理想化的倾向,生活最本质的内涵还是来源于自身,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我们和以前人对生活的理解不一样,甚至在当今时代,不同的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和理想都是不一样的。生活这一概念是不统一的,已经碎片化了。应要重建一种社会的共识。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四十次学术沙龙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三十八次学术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