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四十次学术沙龙
来源: 日期:2022-11-14 浏览:





时间:2022111319:00—22:00


会议形式:线上会议(腾讯会议)


主持人:韩其昌


参与人数:程老师,季老师,在读博士及硕士生,本科生科研助理。


沙龙议程:



一、硕士生张媛媛分享小论文:《关系欺凌的意涵、成因及其防治路径》



(一)张媛媛同学分享:


本文从内涵、成因和防治路径三个维度解读了关系欺凌问题。


在内涵层面,首先,文章辨析了“关系欺凌”和“间接欺凌”两个概念:关系欺凌和间接欺凌往往被互换甚至同等使用,其内涵存在着相当程度的重叠。但本文倾向于从不同的维度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间接欺凌与直接欺凌相对应,往往借助第三方以间接迂回的方式进行欺凌;关系欺凌的行使方式不仅包含间接的攻击,直接的方式如言语也包含其中。其次,文章界定了本文中“关系欺凌”的概念:权力不对等的双方,一方重复地蓄意利用人际关系伤害另一方的声誉或社会地位的欺凌行为。具体表现包括用“撤回关系”威胁对方,无视孤立以惩罚他人或满足自己的愿望,采用消极的肢体语言或面部表等等,这些行为中,关系欺凌者都将他与被欺凌者的关系当成了某种武器。最后,文章分析了“关系欺凌”的特征:欺凌主体的团体性、欺凌形式的隐蔽性、欺凌场域的封闭性以及欺凌结果的等级性。


在成因层面,本文分析了关系欺凌的三大成因:一是欺凌者的认知局限:媒体的攻击涵化作用引导了学生的认知,让残忍的游戏被当成正常的娱乐;青少年们基于自己的团体运作体系和彼此约定俗成的各种常规进行同伴交往,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行使着自认理所当然的行为准则,以“幽默感”营造着正义欺凌。二是被欺凌者的权力关系反馈模式:被欺凌者对关系欺凌的不当反抗以及想要得到群体归属感的现实需求也会诱使关系欺凌的发生。三是学校环境:一方面,学校全控机构的集体封闭性为关系欺凌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学生们通过自己建立的标准体系,也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全控程度。


基于对成因的分析,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关系欺凌”问题的路径:首先,从认识层面,教育者自身需对关系欺凌有正确的认识,并能有效识别学生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欺凌行为;要解构“正义欺凌”的文化,教师可通过同伴支持干预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关系欺凌形成合理的认知。学校需要结合国内外经验、国家出台的相应标准及学校自身所具有的特殊表现形式,制定涵盖各种形式的校园规章制度;根据欺凌的不同表现形式设定校园欺凌认定标准,尤其注意关系欺凌所具有的隐藏性和表演性。其次,从被欺凌者的角度,被欺凌者要有反抗的意识和行动,树立自信心,复原心理创伤。最后,从学校环境角度讲,要增强学生与学校的意义线束,营造令学生感到温暖愉悦的氛围,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空。


(二)讨论交流:


娄琳琳:


1.“关系欺凌”的概念界定位置可以提前:

2.“关系欺凌”的概念界定停留在表面;

3.表现特征:“关系欺凌”的隐蔽性、“关系欺凌的实际界定存在模糊性”不一定是“关系欺凌本身的特征,可能是概念界定中存在问题造成的。

4.把“团体亚文化”和“幽默感”联系起来不恰当,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5.在从被欺凌者角度的分析中,“被欺凌者”的反抗与本文的主题不相符。

6.最后一个建议中提到的 那个“对……的渴望”的诱因没有在前文中体现出来。


刘晶:


1.“关系欺凌”的概念需要再界定清楚一些;

2.“关系欺凌”的研究对象的表述需要更醒目一些;

3.“关系欺凌”和“校园欺凌”的不同需要再明确一下。(以上为结构性问题)

4.细节问题:摘要只呈现核心内容即可,例如研究方法等;不必呈现过多细节;关系欺凌和间接欺凌的辨析是否必要仍然有待商榷;成因的第一点表述逻辑性不强,这一段没有围绕中心句展开论述;“当今大量的影视媒体作品中充斥着对同伴关系尤其是女性关系的种种恶意”一句表述比较含糊;“以社交和娱乐为主……在电视上看到的关系攻击行为是现实生活中的十倍之多”这一部分是否契合现实、论据是否充分仍需商榷;“沸腾的幽默氛围”所论证的内容可能与现实不符。“全控机构”可能略微有点夸张。在读完文章之后,读者可能会感到研究对象不明确。


孙永敏:


补充一些实证资料会更好;表达不够清晰,例如在“特征”这部分,每个特征加个例子会更好,分析会更有针对性;整体看很清晰,但是仔细看的话行文缺乏逻辑性,比如成因分析部分,“日常活动理论”这部分没有表述清楚;再如“正义欺凌”一词引喻失义。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联系不够深。


季老师;


1. 在题目中可以加入一些“教育”的因素,让人一读到题目就能感受到这是在研究教育问题:

2. 本文引用的文献比较老,可以参考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此外对“校园欺凌”“关系欺凌”的介绍可以更具有针对性。

3. “概念界定”部分可以加入一些对“关系”的介绍。介绍一些引发人际关系中敏感问题的因素,着眼点可以增加“关系”本身的方面,而不是仅仅从“媒体”等外在因素入手(可以做一些访谈等工作,深挖一下);

4. 本文着眼于“权力关系”,但是“权力不对等”在文中表述得不是很贴切。从过程角度还是后果角度界定“关系欺凌”还有待商榷。

5. 可以尝试探讨一下“关系欺凌”和“言语欺凌”之间的关系。


程老师:


1. 没有把“关系欺凌”的本质特点讲清楚,要聚焦关系欺凌的现实表现;


2. 要通过实证的材料(不一定非要是田野调查)厘清“关系欺凌”的定义,不要停留在浅层的下定义这一步(尤其是在所研究的概念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时)。



二、共读《教育的重建》



(一)《教育的重建》第11-12章读书汇报,汇报人:汪小兰。


1.第十一章的主要内容:

(1) 为人本主义正名

理论创新的起点是人本主义。

在历史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确立都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2) 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针对反教育行为:以官为本,以政绩为本,以经营创收为本等。

以每一个学生为本。“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而不是习惯性的关注少数学校,少数学生。

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而不是考试至上、智育至上、升学为本。

(3) 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恢复教育的人文性

落实新的教育目标: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

重视个性发展

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

走向“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


2.第十二章的主要内容:

《教育公平:一个现实的理想》

(1) 教育产业化:不公平的增长

GDP评价模式的缺陷:价值缺失与物质主义取向滋生;评价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功利主义、短期行为泛滥;也引发了公平问题。

我国教育公共问题的宏观转向:2006年以立法形式把义务教育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基本方针巩固下来;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在近年来也有所转向,国家严格控制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立新的奖助学金政策。

(2) 何为教育公平、如何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概念差异: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

对公平的认识差异:传统主义和精英主义(即让大多数人享受必要的教育,让少数人享受充分的教育,不至于浪费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民主主义(不论学生的能力如何,应当给所有国民平等的教育机会,即让尽可能多的人接受尽可能多的教育);人文主义(能够使每一个人充分的自我实现)。

罗尔斯的正义三原则:平等、差异和补偿(补偿性是对差异性的补充,差异性对待要有利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人群)→学校为何不公正:在资源分配时违反了一视同仁原则;重点学校政策向强势人群和优势人群补偿,违反了差异性和补偿性原则。

(3) 当前教育公平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阶层差距正在成为主要矛盾。城市中愈演愈烈的升学竞争、择校热正在加剧阶层差距。重点学校制度正在成为凝固和加剧阶层差距的一种机制。公费生,交费生,条子生。

农村学校教育公平问题的转移。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的实行,出现了新问题:大规模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农村的教师问题,代课教师。

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存在隐形的不平等。一是城乡不平等,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还在降低;二是性别不平等,从幼儿园到大学,女生只有在中专这个阶段比例高于男生。

(4) 教育公平的难点:

公平和效率的矛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合理吗?

公平和自由的矛盾:政府在扩大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要防止行政权力的扩张。

公平和优秀的关系:教育公平与精英教育之间的矛盾。

(5) 不但要优先发展教育,而且要优先改革教育

(分配过程出现了问题)中国教育的落后,不仅仅体现在教育投入上,也体现在对教育改革的态度上。总的来说,不论是进一步增加教育资源,解放教育生产力,还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都直接指向了一种新的制度安排,需要实行实质性的教育体制改革


(二)讨论交流:


杜佳慧:


1.效率是教育的附属品是我们教育实践中的大问题。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完成某个政治任务”;

2. 教育的阶层差距日益严重,阶层固化问题在近年来逐渐显露(李春玲讲座)。(机会与过程问题,收入与文化之间的不平衡)


程老师回应:实现“公平优先”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付东兵:


1. 要透彻地把握教育现象;

2. 竞争主义的文化不利于社会公平。


程老师回应:


竞争不完全是坏的,在资源配置和社会公平方面竞争有一定的作用。一旦一个地区出现教育的垄断,教育质量往往会下降。但是,有两个问题:一是竞争只是手段,当竞争成为了教育的目的,成为了“竞争主义”,超过了限度,就不可以了;二是竞争有一定的范围,竞争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更有效,而在教育领域过度扩张却不是十分合适。教育要符合关怀的属性,竞争只能体现在考试中,而不能让竞争主导教育过程中的一切活动。


卢迎丽:


1. 应该在教育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育研究者要善于发现教育一线上的工作者的经验;

2. 要善于发现理论资源。


刘莎:


杨东平的幸福观值得反思:“普通人的幸福”往往被忽视,人的欲求无穷无尽;家长不要盲目地给儿童强加过多自身的欲求。家长和儿童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程老师回应:


一个好的教育系统要把人们的权利和福利和教育的精英主义、大众化之间的矛盾统一起来。人们的权利和福利是基础性问题。教育的阶层固化问题与政策制定过程有关。


娄琳琳:


精英主义是一种“配给的正义”,我们只实现了一种机会公平(起点公平),但“过程公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程老师回应:


“先进的社会发展观与落后的教育观念”之间的矛盾和“教育需求与落后的教育体制”之间的矛盾应该得到更多重视,看待教育问题要对某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保持清醒。


罗艳华:


杨东平对基础教育体制的研究值得我们重视,从国家层面来讲,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和高等教育相比有一定程度上的缺位。我们的教育体制需要改革。


程老师的回应:


对效率的考量本身就蕴含着公平的考量,“优先考虑谁的利益”蕴含着不确定性较大的两难问题。


孙丹红:


在后疫情时代,“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更应被反思。“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的目标在后疫情时代面临挑战


程老师回应:


以人为本指的是要以人道的形式对待人,而不是极端提倡人的个体性,“以人为本”与人的社会性不矛盾,它所反对的只是假借社会之名行剥夺个性之实。


牛碧霞:


举例说明了“双减”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面临着执行层面和理论层面的矛盾。


王健怡:


教育公平问题是老生常谈的,但是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任重道远(例如随迁子女问题、地域公平、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程老师回应:


可以留意一下杨东平提到的 “三元合一”(大规模检测、学生平时成绩、面试成绩)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趋势。


李真颖:


1.杨东平提出的学习观——为了更好的自我值得今天的学生反思;

2.教育改革需要进行“自下而上”的探索——引出一个疑问:唯分数论为何难以去除?是否是因为分数评价便于执行?


程老师回应:


考试体系的落后造成了“唯分数论”——成绩决定论。但是制度改革时钻空子的问题太多(为何上面不敢招生放权)和防止政府对高校控制弱化的需要(为何上面不愿招生放权)造成招生改革实施存在困难。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四十一次学术沙龙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三十九次学术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