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文/English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四十七次学术沙龙
来源: 日期:2022-12-26 浏览:






时间:2022年12月25日19:00—21:30


主持人:刘晶


参与人员:程老师,卢老师,在读博士及硕士,本科生科研助理1人。


沙龙内容:


读书汇报:《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第9章、第10章

汇报人:吴静仪、张媛媛



吴静仪分享第九章



一、本章简介


1.水泥道路来到村庄:政府在行动——案例背景

2.通往集体债务之路:两个村庄的故事 ——案例过程

村民眼里的“村村通”修路项目

抓住机会还是避免陷阱?

走向集体债务的资金动员过程

3.余波未尽:社会制度在解决问题和应对危机中的作用——案例结果

“车到山前必有路”:偿还集体债务的艰苦挣扎

“村村通”修路工程的余波影响

4.讨论与小结——案例分析


二、案例讲解


政府、村民、村庄、书记


三、案例讨论


政治的故事:默顿对于官僚制的批评:政府官员行为受制于官僚制逻辑及其相应的权威关系。

中国的官僚制逻辑:关键是对上负责的激励设计和任务环境。这导致了默顿式的官员关注任期内的“政绩工程”,从而引发牺牲长期发展为代价的行为。政策执行中的偏差和共谋无处不在。

社会的故事:被强制利用的关系:偿还债务的方式体现了一种 “屈从压力” 的

模式,强社会关系债权人的债务则能拖就拖。这削弱了乡村中信任的社会基础。

另一种解释:债务关系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究竟是被人们投机利用而削弱了,还是由于这些互动而注人了新的活力,使得社会关系得以延伸、强化或转变呢 ? 这一重要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解答。我们只能在制度逻辑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深入理解国家治理逻辑的具体实践及其意义。



张媛媛分享第十章



一、理论讨论:村庄选举的多重制度逻辑及其微观行为意义


“多重制度逻辑”分析框架:

1.将制度变迁中的多重过程机制及其相互作用作为分析着眼点。

2.制度逻辑提供了宏观层次上制度安排与微观层次上人们可观察行为之间的联系,从而为认识制度变迁的微观基础提供了一个分析角度。

3.需要关注制度变迁的内生性过程,才能对制度变迁提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二、案例分析:20002008年间的FS镇村庄选举,演变过程和趋势


从多重制度逻辑解读制度变迁过程

1.镇政府角色的演变

20c80年代后期的村庄选举,镇政府大多能通过操纵程序或其他策略性的运作来影响选举的结果,通常是决定性;2004年来,镇政府在选举中的角色发生了重要转变:从选举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转变为维护程序公正的监督者

2.转变的原因

组织环境:

1)多重目标(①顺利执行选举任务 ②帮助自己中意的候选人 ③维护社会稳定)不一致甚至矛盾

2)约束和激励(中央削弱地方政府的资源、废除农业税→减弱镇政府与村庄的相互依赖关系;干部轮换政策)

3.民众所给予的政治压力

1)象征性→积极参与、挑战政府的操纵活动、监督基层干部的行为和争取自身利益

2)县政府坚持程序公正

3)县政府的角色转变已经被村民察觉并接受


三、讨论小结


1.强调了参与制度变迁的多重制度逻辑,从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认识其各自的作用;

2.强调制度逻辑的微观行为意义,从而把研究注意力引到微观层次的社会群体间的行为和互动上,使得制度变迁的研究建立在具体可察的实证基础之上;

3.强调了制度变迁的内生性过程。


三、反思与补充


补充:

[1]王富伟.独立学院的制度化困境——多重逻辑下的政策变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0(02):79-96+189-190.

1.一个未竟的甚至有可能走向失败的制度化现象,价值因素、道德意涵及它们之间的冲突对制度化困境的实质影响

2.更加关注制度逻辑自身尤其是社会层次上制度逻辑的变迁,对更低层次上的制度变迁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思考:

1.关注更为广阔丰富的社会背景、初始条件、动态变化过程。

2.制度逻辑有层次之分,较高的制度逻辑影响较低的;制度逻辑的相互作用可以引发制度变迁,何种程度引发呢?



师生讨论



廖思伦:


修路、选举两个主题,本人均参与过。村民划分为贫困户、非贫困户,政策更偏向贫困户。时代变迁过程中人为的力量形成了阻碍,扶贫过程中是否造成严重的分化?


程老师:


如果扶贫公正,则不会出现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对立。问题的出现不是来自于村民间的嫉妒,更可能来自于政策的公平性。是否存在领导意志?是否存在随意性?


娄琳琳:


社会关系构成了很大的网络,会造成教育的不公平。从古至今的人际关系网络,教育或者学术公平,是否是乌托邦?


程老师:


应该看见社会关系的双面性。如师生感情、生生之情,是正常的社会关系。不正常的关系:裙带关系分配机会。问题的症结在于背后的特权,是关系的异化。


刘莎:


1.为什么在农村可以进行民主选举?但学校、社区的选举不民主?

2.修路造成失败的原因,是前期没有做好考量。比如双减中取缔培训机构的一刀切?现实中还是存在一对一,并未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程老师:


在学校、社区里的资讯很发达,可以获得相关信息。为什么中国的民主不能实现呢?不是因为农村里大家都熟悉,而是农村的国家力量很弱。农村在现代化过程中已经逐渐不重要,现在是以城市为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政治格局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民主行为会很慎重。


刘晶:


1.周雪光老师从宏观到微观立体化的分析很深入;2.国家对教育社会组织的支持如何更有力?


程老师:


周雪光的理论更关注科层制的主体互动。你主要关注的是社会组织的合作,怎么能产生一种更好的合作?如何优势互补?如何取长补短?需要更加关注社会组织互动相关的理论。


付东兵:


村里的事情并不一定需要法律,更需要的是熟人之间的协商或者协调,没有上升到法律层次。随着时代的变迁,村干部的产生机制发生着变化。国家政策的制定,官僚的逻辑讲究政绩。双减政策在农村的执行,使得农村教育质量更差。


杜佳慧:


教育体系中的领导也遵循着政治逻辑。领导的人格、关系,和政治领域的康书记是很贴切的。教育领域是否存在一些自己的决策逻辑呢?


程老师:


校长在不同的制度逻辑下,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学校层面、区域层面,对校长是怎样的不同期待呢?胡校长处于一所薄弱学校,不能过于强调绩效,因为遵循着共同体的逻辑,所以更加倾向于平均主义。


卢老师:


1.周雪光将理论思想贯穿于整个研究中。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容易偏离理论基础,没有一个逻辑贯穿全文。

2.第十章是个历史的分析,围绕着国家的一统体制和基层治理之间的矛盾展开。很多人都是“运动式治理”的思维方式,期待在短期内政策可以起效。教育改革是长期的过程,要看来龙去脉,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考虑,是个长期的过程。要从长期的眼光看待“双减”政策的改革。第十章中讲的基层民主,从被动的虚假的到制度化的正规化的变化。教育研究最好做历时性的研究,从长远的角度考量问题。

3.现状强调全过程民主,我们也有自己的民主,和农村的民主不同。比如城市里选举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民主的实现也需要过程,我们有间接民主、协商民主。

4.乡村不大可能振兴,可能消失。


季轩民博士:


1.农村民主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有“互斥关系”的存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取向,有人煽动选举,村民形成了“泛社群组织”,这种互斥就形塑了民主。越往上,人与人之间不竞争了,所以民主不存在了,只是推选出来一个人而已。

2.历史的视角看,我们是在进步。政治制度的变化,随后才会有民主方面的变化。


程老师:


1.选举过程中可能存在非理性。民主不一定保证好的结果,更多是一种意志表达的渠道,可以对周围的事情产生影响,拥有参与感。

2.对政治学研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何雪峰的《新乡土中国》一书,本校徐勇老师的文章也可以去读。



上一篇:思维碰撞 | 2023年德育所第一次学术沙龙
下一篇:思维碰撞 | 2022年德育所第四十六次学术沙龙